武汉市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初探

2021-06-20 02:51
华中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汉阳东风公司换乘

吴 苗

段丽娟

李嘉婷

出入口广场是城市地面街道与地下轨道交通连接的纽带,是城市公共区域的构成元素,也是展现城市地方文化的窗口[1]。目前武汉现已建成运营轨道交通有1号线、2号线一期、机场线、2号线南延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阳逻线、11号线、纸坊线等。其中,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全线位于地下,起于沌阳大道,经过5个城区到达宏图大道,是连接汉口、汉阳的骨干线路。

如何更好地融合地铁出入口广场的交通功能与环境功能,通过归纳总结研究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的问题,希望能为以后的地铁出入口站外广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站外广场现状调研

1.1 武汉地铁3号线概况

武汉地铁3号线经过武汉市的江汉区、东西湖区、江岸区、汉阳区、硚口区5个行政区域,其全长为28km,全部都是地下车站和地下线,共设立车站24座。沿线途径多个商圈,包括沌口工业组团、四新地区、王家湾商圈、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后湖居住区等。同时,3号线的换乘车站多达11座:宏图大道站(换乘12号线),后湖大道站,二七小路站(换乘10号线),宗关站(换乘1号线),赵家条站(换乘8号线),香港路站(换乘6、7号线),范湖站(换乘2号线),武汉商务区站(换乘7、10号线),王家湾站(换乘4号线),东风公司站(换乘6号线),四新大道站(换乘11号线)。3号线有力地衔接了武汉市地铁圈,环境比较复杂。

1.2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站外广场的分类

图1 武汉商务区出入口广场平面图

图2 东风公司B出入口广场平面图

图3 汉阳客运C出入口广场平面图

表1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的分类

表2 武汉商务区站植物名录表(尺度单位:cm)

表3 东风公司站植物名录表(尺度单位:cm)

表4 汉阳客运站植物名录表(尺度单位:cm)

站外广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交通枢纽区和城市广场区[2]。交通枢纽区所具备的环境空间是我们本文研究的重点。

根据交通枢纽区环境的特点可分为下沉式、独立式和共用式3类[4-5]。下沉式是城市下沉广场与地铁出入口结合;独立式的布局简洁,建筑设计灵活;共用式一般与城市商场或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功能设置较复杂。根据调查,对武汉市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进行了分类(表1)。

(1)下沉式

以武汉商务区出入口广场为例:广场以中央景观大道为轴线,银杏树阵广场为设计主景(表2),由巨型屏幕瀑布墙、阳光草坪、椰树小品,叠水喷泉、下沉广场等景观组成(图1)。下沉出入口广场面积较大,照明、休息等基础设施丰富,景观小品多样,缺点是无非机动车的停车位,交通转换衔接较差。

(2)独立式

以东风公司B站出入口广场为例:出入口广场面积较小,设计灵活,建筑设计与植物配置景观效果较好(表3),休息服务设施缺乏,有非机动车停车位,交通连接较好(图2)。

(3)共用式

以汉阳客运C站出入口广场为例:出入口广场与汉阳客运站相邻,建筑与人行道相结合(表4),场地面积较小,布局灵活,标识系统和基础设施完善,缺点是没有非机动车停车位,交通组织复杂(图3)。

2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分析

2.1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站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1)人性化设施

武汉地铁3号线与2号线、4号线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化方便措施。在沌阳大道站、东风公司站、龙阳村站等地有一个有趣而人性化的设计,原本建立在出入口外面的电梯被设置在了出入口里面,有使用需求的人士在这里等候不仅不用晒太阳,而且更容易找到。几乎每一站都可以从电梯直接到达车站大厅;每个站至少保证设置了一个无障碍入口通道,方便有需要的乘客进出地铁站;与2号线、4号线相同,大多数车站建有非机动车停车场和停车棚。

(2)标识系统设计

武汉地铁3号线使用的标识系统设计颜色为金色。武汉市著名旅游景点——归元寺位于汉阳,于是把3号线的颜色起名“归元金”。“归元金”代表平和、稳定、智慧,不那么鲜艳的颜色,但也不那么不显眼的颜色,属于低调有内涵的色彩。

(3)乘客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汉地铁3号线站外广场中乘客的需求,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基本满意者有85人,划分了性别与年龄:其中男性满意者为45人,女性满意者为40人;满意者为0~15岁有10人,15~25岁有35人,25~45岁有25人,45~60岁有10人,60岁以上有5人。在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大家对站外广场的座椅建议较多(图4)。

下面是休息设施建设比较优秀的案例:

汉阳客运A站站外广场的坐凳与小品结合得十分巧妙且外观效果较好。此休息设施的设计节约了空间,既满足了市民休息的需要,还保证了客运站站外广场的交通人流的需要。宗关A站站外广场的座椅与植物相结合,一方面增强了外观效果,另一方面达到了夏季避暑纳凉的作用。对于地铁出入口站外广场的休息设施的建设都有借鉴作用。

2.2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站外广场与外环境的关系

通过调查地铁3号线与城市的关系,根据出入口广场的设计形式,划分为以下四类:与住宅区结合、与大型开放广场结合、与大型交通站结合以及与商业建筑综合体结合(表5)。

(1)站外广场与住宅区结合

站外广场与住宅区结合以云飞路站为例。云飞路站已建成的有A、D、E三个出入站。云飞路A站与预留的B站站外广场与泛海国际居住区相邻;E、D站站外广场与航天花园居住区相邻;D站站外广场的西部是居住区,东部是商业区;预留的C站站外广场与公共绿地相邻。

云飞路站由于周边居住区较多,人流量较大,站外广场上的设施也比较齐全、便民,绿化较多。总的来说,云飞路站外广场景观与住宅区结合得较好。

(2)站外广场与大型开放广场结合

站外广场与大型开放广场结合以沌阳大道站为例。沌阳大道站建有A、B、C、D四个出入站。A站站外广场与公共绿地相邻,B、C站站外广场与商业区相邻,D站站外广场与大型开放广场,即与车轮广场相邻。

表5 武汉地铁3号线出入口广场的规划形式分类

表6 景观评价体系

现场调查发现车轮广场的建设较好,植物丰富,景色宜人,是适合周边居民散步出行的好去处;虽然在设计上,沌阳大道站外广场与开放广场结合得较好,但在后期维护管理上,站外广场建设不尽人意,面积较小且广场被非机动车无序占用,导致总体视觉效果不佳。

(3)站外广场与大型交通站结合

站外广场与大型交通站结合以汉阳客运站为例。汉阳客运站建有A、B1、B2、C、D五个出入站。C、D站位于商业区,与经开未来城相邻;B2位于住宅区,与升官渡社区相邻,B1、A站位于商业区,与汉阳客运中心相邻。

作为与大型交通站结合的站外广场,汉阳客运A站站外广场路灯、休息坐凳等设施较多,且休息坐凳与小品结合,造型精美别致;广场视线较通透,符合大型交通站的需求。总体来说,汉阳客运地铁出入口站外广场与汉阳客运中心结合得较好。

结语

本文对地铁3号线的景观总体评价采用抽样评价的方法,通过对沌阳大道站、范湖站、王家湾站、东风公司站、武汉商务区站、汉阳客运站、体育中心站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铁出入口站外广场进行景观体系评价[3]。

在踏勘的基础上,结合了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先对每个要素分级评分,评分范围都是0~10分,一共八项评分要素,总分80分(表6)。

得出结论,景观效果评价中:范湖站>汉阳客运站>东风公司站>王家湾站>体育中心站>武汉商务站>沌阳大道站。

地铁出入口广场应当预留出城市绿地设计的空间,景观设计考虑出入口建筑形式以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特点,突出出入口广场的交通集散功能以及城市广场的使用功能[6]。地铁出入口广场的景观艺术设计应该突出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民风民情、现代理念等,设计中各种植物应当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立体式的绿化设计,再加上声音和光的协调之美,可以使人在喧闹的城市中拥有轻松愉快的片刻,让人心旷神怡。在整体设计上应当以园林绿化的整体社会效益,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平衡整体效果和园林艺术的感觉,从而达到一种历史性的、前瞻性的艺术综合的景观效果。此外,还应结合武汉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社会经济效益和优秀的景观效果进行管理和维护。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汉阳东风公司换乘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级提升
合作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疫情中心的央企力量
诗的对比(外一篇)——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东风集团全球布局 联合出海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
业务再延伸,汉阳所获神龙公司实验室认证授牌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