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历史阅读的指导策略

2021-06-22 17:10葛静丽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核心素养

葛静丽

摘要:读史使人明智,优秀的历史书籍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针对历史阅读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几种指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的策略,包括引导性的阅读策略和深度阅读策略。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历史阅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历史阅读   核心素养   指导策略

历史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丰富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培育家国情怀,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健全人格。

一、 引导性的阅读策略

(一)注重阅读启蒙

为了让学生爱上历史阅读,教师可以坚持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历史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历史的兴趣就会提升。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历史书籍,如《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一书包含了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还能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二)拓展课文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去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选自历史名著,因此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切入点,带动学生读一本名著。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一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借助影视资源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就是经典的历史故事,这些经典的历史故事有很多被拍成了影视作品。在教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完《虎门销烟》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去观看相关的电影,进一步感受课文的主旨内容。在学生观看影视作品之后,教师再拓展相关的历史书籍,就可以让学生逐渐爱上阅读。

二、深度阅读策略

(一)在任务中厘清历史知识

在学生阅读历史书籍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针对历史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历史时间轴、制作历史档案、编写大事年表等,以此厘清历史知识。

绘制历史时间轴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时间轴,它能帮助学生快速地厘清历史时间和对应的历史事件;制作历史档案就是把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或一些重点历史知识,以档案的形式摘抄下来,它能让学生记住重点内容;编写大事年表就是对一段时间里发生的大事进行归总整理,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任务,学生能深刻地记住相关的历史内容,并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二)在趣读中走进历史场景

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历史阅读中掌握历史事件、了解历史人物、走进历史场景。由于历史故事的发生时间距离我們很远,光靠纯粹的文字很难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但是有了图画就不一样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中的图片精美至极,有明艳动人的手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图片的辅助下,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目时,要多向学生推荐图文并茂的书。

(三)在问读中串联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1.在追问中寻找历史事件的联系

在指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思考。例如,岳飞是我们都熟悉的古代民族英雄之一,就在岳飞准备乘胜追击,把金兵一网打尽时,却被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催促退兵回朝,最后屈死在风波亭。岳飞为什么会屈死在风波亭呢?这可以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联系,那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呢?这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又能相联系。这样,在联系中,这些本来看起来孤立的历史事件就被串联到了一起,这能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在质疑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很多历史事件是没有对错的,在指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时,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判断谁是谁非,而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在阅读历史故事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读完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后,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禹都经过家门口了,为什么不进去看看家人?”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大禹的行为进行思考和讨论。虽然很多历史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和讨论中,学生会对历史人物有更深的认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在思考中理解历史现象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在阅读历史书籍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思考历史现象。例如,当学生读到历史人物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当事人,会怎么做。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再让他们去看当事人是怎么做的,并让他们对比自己的做法和当事人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思考过程能让学生思考问题越来越全面,从而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五)在拓展阅读中读懂历史人物

在和学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点寻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主动搜寻相关的书籍进行补充了解,在拓展阅读中读懂历史人物。例如,在阅读完《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第4册中的《唇枪舌剑》故事后,班里有好几个学生对那个时期的“辩士”很感兴趣。于是,笔者接着向学生推荐了作家张嘉骅撰写的套书《少年读史记》中的《辩士纵横天下》一册,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辩士”。

实践证明,在各种策略的引导下,学生阅读历史书籍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历史阅读中能开阔眼界、吸取历史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具备适应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潘天寿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核心素养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