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之思考

2021-07-01 19:53吴家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吴家萍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摘 要:文章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要求,指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图书馆的服务息息相关,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067-03

工程教育專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目前,中国工程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了由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向贡献者、引领者的成功转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各高校管理、服务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专业认证的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 专业认证加深了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

根据专业认证对图书馆的定位和要求可知,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应根据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在提高师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更新知识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认证对图书馆的定位和要求不仅激发了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也促使学校各级领导更关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图书馆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同时也加深了用户对图书馆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1.2 专业认证的过程是图书馆员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

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倡导的三大理念之一,专业认证推动了本科教学模式的改变,强化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的意识。图书馆是学生业余学习的主要阵地,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3 专业认证的过程是图书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不断多样化,因此,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专业认证可以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因为专业认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学生除接受教师的课堂授课外,还可以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徜徉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汲取精神营养,享受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的各项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涉及图书馆服务的指标分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其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服务和支持条件等7个一级指标,其中图书馆服务隶属于第7个指标——支持条件,其与教室、实验室及设备、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实践与创新活动以及学校教学管理条件等一起组成支持条件中的二级指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图书馆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最新技术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文献传递(检索)、学科服务、教学科研知识库、课题查新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图书馆服务息息相关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涉及图书馆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师生应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二是师生应掌握资源检索技巧,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与加工能力;三是应培养师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师生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四是图书馆应满足师生的文化知识和信息需求,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检索工具,使其能够在浩瀚的书海中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的预期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图书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具体可概括为图书馆资源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达成度、图书馆服务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图书馆服务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及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

4.1 图书馆资源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达成度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为了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购买的,因此馆藏资源是否满足教学及科研需求是衡量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图书馆应坚持“师生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高校学科建设要求和科研需求购置馆藏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

4.2 图书馆服务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为了给师生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图书馆应对开放时间、借阅规则等进行改进和优化。首先,图书馆应延长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师生利用图书馆;其次,图书馆制订的各项规则应符合大多数师生的要求;再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应及时、高效;最后,馆内的各种指引和标识设置应合理、美观,使师生一目了然。此外,图书馆的相关智能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

4.3 图书馆服务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服务育人功能并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管理应做到规范化、精细化;二是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购买丰富的馆藏资源供师生阅读和查询;三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师生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四是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及智能计算技术等打造智慧图书馆,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4 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首先,图书馆员应礼貌热情、仪表端正、行为举止文明;其次,图书馆应提供在线服务以满足师生随时查阅、利用资源的需求;再次,图书馆应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处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应运用大数据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学科服务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

5 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的相关策略

5.1 高校图书馆应向智慧化转变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不仅在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的作用逐渐减弱,图书馆逐步向智慧化的方向转型。

5.2 高校图书馆应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

首先,图书馆需加强专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认证需要考核所有与认证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是否全面,同时考察专业文献的更新和完善程度。因此,图书馆在进行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采购时,在考虑师生一般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更要保证认证专业相关文献资源的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以及连续性。其次,图书馆应为师生提供舒適干净的阅读空间。与传统教育的投入导向有所不同,专业认证强调以成果为导向。导向的改变使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业余阅读的重要性。教学方式的改变使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的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图书馆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其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和研究。

6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优化图书馆功能、完善馆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认证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图书馆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技术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探析[J].高教学刊,2019(4):156-158.

[2] 高蕴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路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6):77-80.

[3] 徐樾.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与图书馆建设研究[J].才智,2017(22):126.

[4] 申雅琪,张晗,徐璟,等.图书馆支撑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9(4):137-141.

[5] 向远媛,温国强.大学图书馆成效评估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11-17.

[6] 施国洪,王治敏.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91-98.

[7] 廖嘉.图书馆智慧服务核心要素理论框架构建[J].图书馆,2020(4):36-43.

[8] 魏萍.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图书馆服务工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10):20-22.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