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1-07-01 20:09柳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柳英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摘 要:图书馆是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文章简述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图书馆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和优势,最后总结了图书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113-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时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只有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创造。图书馆只有认清自身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职能,积极探索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1]。

1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各种观念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总体表现,能将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来,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淀的精神遗产,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高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演化而来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只有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智慧启示。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若丢弃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我国的精神命脉,可见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2 图书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优势

尽管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民众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认同,部分人甚至否定传统文化,这种现象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步维艰。《图书馆学百科全书》将图书馆定义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是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具有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此外,从图书馆的职能、人员构成、资源建设情况看,图书馆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其能够顺利和良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3]。

2.1 职能优势

从图书馆的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服务读者,为他们提供各种可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其中也包含保存传统文化,通过为读者提供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弥补读者传统文化的缺失,同时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能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发生改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读者还能产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创造性地运用前人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能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大放异彩,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

2.2 人员构成优势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配备的工作人员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不仅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服务,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引导其热爱传统文化并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文献资源建设优势

图书馆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内容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献查阅、学习及教学科研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图书馆大力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配备丰富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良好和全面的服务。传统图书馆多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顺应时代和读者阅读的需求,现代图书馆还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强化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不仅拓宽了圖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还便于读者更好地查询、学习和利用各类文献资源。此外,图书馆采用数字化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更能契合现代读者的需求,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4]。

3 图书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3.1 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我国凭借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也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导致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不少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分追捧外国节日等,这些现象均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图书馆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读书日或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以及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促使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同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5]。

3.2 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是帮助社会大众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的最佳场所。在引导读者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图书馆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会让读者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学习中,如通过张贴传统文化海报、历史名人画像等营造古朴典雅的阅读环境,对读者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影响,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3.3 大力采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图书馆还需大力采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一些手稿、孤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宝贵文化资源,在采集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图书馆需要选派有一定采集能力的工作人员深入各地区,采用实地调查、采集的方式获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或实物,并对这些资料或实物进行深层次加工,使其成为可直接被利用的文献资源,促进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开发、保护和传承。

3.4 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为激发读者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傳统文化的魅力,图书馆还需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举办国学讲座、《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典籍推介图文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图书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在读者面前,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能促使读者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3.5 积极构建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只有积极构建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才能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工作。以纸质资源为主的传统资源保存方式保存周期有限,因此,图书馆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存储传统文化资源,延长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期限。此外,图书馆还需积极构建传统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借助该平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精华汇总,不仅为我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还为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智慧启示。图书馆要大力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职能,积极探索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提高广大读者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助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佳.浅析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科技风,2021(3):133-134.

[2] 张美齐.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传承淮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1):143-144.

[3] 高墅.高校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0):178-180.

[4] 肖光.高校图书馆对东北二人转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J].戏剧文学,2020(9):152-157.

[5] 沈伟.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中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2):87-89.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