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书院”模式下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21-07-01 20:26姚春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院阅读推广传统文化

姚春玉

关键词:“图书馆+书院”;传统文化;阅读推广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精髓所在,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石。文章阐明了“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开展背景及优势所在,提出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利用该模式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若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118-03

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国民的心中,深刻影响着我国世代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国家层面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以文件形式要求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服务优势,主动结合其他服务形式,形成“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和推广新模式,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图书馆+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服务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风尚相结合,让古老的書院形式重放异彩,同时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二者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推向了新的高度。

1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与背景

1.1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理论基础

“书院”一词起源于唐代,是当时私人的书斋或官方用于整理典籍的机构,其融合道家、佛家、儒家等思想,开展书目典藏、讲经论道、传道授业、著书立传等文化活动,是当时文化典藏、研究、传播与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自唐至今,书院历经1,20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文化教育、学风民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书院这一文化服务形式为公共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提供了新思路。书院在近代已没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书院又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山东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先后重修书院,随后新建设的书院也在不断增多,书院这种古老经典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公共图书馆一起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发挥着典藏文献、教化育人的功能。

1.2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背景分析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形成源于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形式和丰富服务内容的需要,图书馆主动联合业界其他图书馆或民间图书馆,共同为民众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在2014年由许嘉璐提出,并首先在山东省图书馆建立尼山书院试点,效果良好,后逐步推广至全国。早在2008年,大连图书馆设立了白云书院,用于少年儿童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效果良好,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在区域内推广,这是“图书馆+书院”模式的雏形。自“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成功实施以后,全国地市级图书馆均开始实施这种新的模式,如上海市图书馆设立东方书院、吉林省图书馆设立正谊书院、德州市图书馆设立尼山书院、衡水市图书馆设立汇嘉书院等。随着“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建设、完善和优化,更多的读者有机会接触古文原典,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焕发出新的光彩。

2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在阅读推广中的优势分析

2.1 资源整合优势明显

在“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中,文献资源的来源不再拘泥于图书馆资源,还有更多来自书院及民间的典籍,充分整合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力量,具备开展多种类型和形式阅读推广活动的资源基础。书院以讲学育人见长,但其在聚集社会资源方面的力量略显不足,自身仅拥有部分藏书,而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的聚集地,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文献资源,且图书馆作为公共职能部门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号召民众捐献或借阅典籍,为书院的讲学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因此,“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能够充分整合社会文献资源,并利用其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同时,图书馆在征求民众同意后,还能将部分民间藏书数字化,将这些宝贵的文献长久地保存下来,并以多媒体等形式呈现给民众,促进古籍的利用。

2.2 空间人文优势明显

书院是我国特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在当时承担了人才培养和学风民俗传承的作用。从外部装饰装修和内部陈设看,书院保持着古朴素雅的造型,内部陈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格调;从选址看,书院一般选在幽静安谧、风景秀美之处,风景与书院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澄明舒雅的学习环境。“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书院的装饰陈设优势,通过局部的重新设计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将其转化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为读者阅读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极佳的外在环境,彰显阅读空间的人文优势。

2.3 内容精准性强

书院以讲学见长,其讲学内容多以国学等传统文化为主,在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与研究上专业优势明显;图书馆作为收集文献的专业机构,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典籍,资源优势明显。“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的阅读推广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书院在图书馆选取优秀的文化典籍,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的讲解,可以使推广活动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2.4 拓展创新性强

区别于传统的读者服务形式,“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具备展示、借阅、研讨三大功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其他的服务形式,进而形成一系列服务品牌,如:“国学讲堂”“公益学堂”等服务品牌不断出现,逐渐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生力量。从推广形式上看,“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极大地拓展了阅读推广的范围,以图书馆为主体,以图书馆和书院承办或承担的服务形式能够让推广活动深入各个社区、街道,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创新阅读推广手段,提高推广效率,增强推广活动的趣味性。

3 “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

3.1 构建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阅读环境

青少年是传统文化的学习主体,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使读者置身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逐步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阅读环境包含两个主要方面,即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阅读场所中的典籍、场所、设备等,软件环境指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服务及研究活动等。目前,公共图书馆及书院的硬件配置总体差距不大,能够满足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但软件环境差距悬殊,多数“图书馆+书院”模式下的阅读服务仅重视书院的阅读氛围塑造。传统文化阅读环境的塑造通常不仅仅指在图书馆或书院的阅读和学习阶段,还涵盖社会、学校、家庭等几个层面,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只有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中才能切身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对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应联合书院到公益机构、科教机构及社区举行专题讲座,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让广大读者在图书馆内外都能沉浸在浓郁的传统文化环境中。

3.2 创设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阅读平台

随着“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成功应用,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但很多图书馆将重点放在了“求同”上,忽略了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区域内的民众对本区域内的传统文化认可度较高,且区域传统文化对本地民众的民俗产生了长远影响。因此,在“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应联合书院构建区域传统文化阅读平台,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整合社会各界优质师资力量

书院与图书馆存在差别,图书馆侧重于文献资源典藏,为民众提供公益性的阅读场所和借阅服务;书院则侧重于珍贵图书的收藏及知识的讲解与研究,教师是书院的灵魂和标志,高素质的教师能够为读者传道解惑。在“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图书馆也多是借助书院的教学优势,为民众提供公益性讲学,书院中教师的讲学质量优于图书馆员,但由于书院教师数量有限,讲学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形下,公共图书馆需要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凝聚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师资力量,以志愿者或有偿聘用的形式进驻书院,促进传统文化教师力量朝着多元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

3.4 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文化的推广加入了新元素,也给“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下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提供了新思路,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线下书院和线上书院能够同时存在,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观看书院的名家讲座、文化培训、诗词比赛等活动,还能够在线上积极参与。此外,图书馆及书院微博及微信公众号还能定期向读者推送讲学安排,接受读者的反馈。部分地区“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文化教育品牌,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4 结语

“图书馆+书院”是新兴的文化服务模式,为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模式下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具备文献资源优势、空间人文优势、内容精准优势和拓展创新优势,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还应联合社会各界营造全方位的传统文化阅读环境,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平台,凝聚优秀师资力量,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引領健康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伍力.“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4):102-103.

[2] 蒋倩,张雪静.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见:基于“图书馆+书院”模式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9(9):22-26.

[3] 陈顺.“图书馆+书院”模式的形成、发展与构成要素研究[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2):3-7.

[4] 张莉.讲好中华典籍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1):144-145,147.

[5] 叶杨晖.“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下关于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以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1):41-44.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书院阅读推广传统文化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