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总黄酮工艺

2021-07-09 09:17李娜杨蕾李菁杜少兵周慧慧王小平白吉庆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黑豆液料黄酮

李娜 1,杨蕾 1,李菁 1,杜少兵 1,周慧慧 1,王小平 ,白吉庆

(1.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陕西咸阳 712046)

黑豆在《神农本草经》中便以“生大豆”记载,具有益精明目、利水解毒的功效[1]。据文献报道,黑豆皮含有大量的花青素[2-3]、黄酮醇类化合物[4-6],具有抗氧化[7-8]、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糖、保护视力[9-10]等作用。目前,黑豆皮总黄酮的提取优化工艺研究文献报道较少。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能提高组分的溶出速度和效率,近年来在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1-12];响应面法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成为越来越多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之一[13-15]。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提取黑豆皮总黄酮,采用PlackettBurman优选提取因素后,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为黑豆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新鲜黑豆经陕西中医药大学白吉庆副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种子,采于陕西省衡山县,经人工剥皮,干燥;芦丁对照品(10080-200707)购买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无水乙醇、NaNO₂、Al(NO3)3、NaOH均为分析纯。

UV-6100 DOUBLE BEA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XSE105DualRange电子分析天平(瑞士赛多利斯集团;0.01 mg;0.1 mg);LG-01高速中药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KQ-300VDE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总黄酮测定参照文献[16-18]方法,取芦丁对照品,精密称定,加乙醇使溶解,定容25 mL,摇匀,制得0.185 6 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入5%NaNO2溶液0.3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10%Al(NO3)3试液0.3 mL摇匀放置6 min;再加入4%NaOH溶液4 mL,并加入乙醇至刻度线,摇匀,放置15 min。用相应试剂作空白,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X,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Y=10.323X−0.003 8(r=0.999 6),表明芦丁的质量浓度在0.018 56~0.074 24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黑豆皮粉末(过60目筛),置于50 mL带塞玻璃瓶中,用移液管按照不同液料比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称定质量,超声提取后取出静置,补足减失的质量,过滤,滤液放置备用。

2.3 总黄酮提取量的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0.5 mL置10 mL容量瓶,按“2.1”项的显色方法测定吸光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

式中:Y为吸光度,V为供试液体积(mL),W为样品质量(g)。

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取黑豆皮粉末(过60目筛)0.2 g,精密称定,采用超声提取法,按照表1的因素水平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因素A)、超声功率(因素B)、液料比(因素C)、超声提取时间(因素D)、超声温度(因素E)对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表1 单因素试验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2.5 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

取黑豆皮粉末(过60目筛)0.2 g,精密称定,采用超声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按照表2的因素水平组合进行试验,选择对黑豆皮总黄酮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

表2 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因素及水平Table 2 Plackett Burman Experimental design factors and levels

2.6 响应面试验设计

取黑豆皮粉末(过60目筛)0.2 g,精密称定,采用超声提取法,依据Plackett Burman试验结果,选取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再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见表3。

表3 响应面设计因素水平表Table 3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factor level table

2.7 工艺验证

取黑豆皮粉末(过60目筛)0.2 g,精密称定,加66倍量体积分数为67%的乙醇,超声处理(功率270 W),滤液按照“2.1”项方法测定总黄酮。

2.8 数据处理

采用Design-Expert 10.0.7 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由图1可见,总黄酮提取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在65%处达到最大值,因此选择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在50∶1时,总黄酮提取量达到最大值;超声功率变化幅度不大,在240 W处有最高值,选择超声功率为240 W;超声温度到达30℃后趋于平缓,在50℃略高,因此超声温度选择50℃;超声时间在20 min时,提取量达到最高值,30 min后反而降低,故超声时间选择20 min。

图1 各因素对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Figure 1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extraction amoun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Glycine max coat

3.2 Plackett Burman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4、表5。

表4 Plackett Burman设计试验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Plackett Burman Experimental design

由表5可见,回归方差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对黑豆皮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液料比(P<0.05)。

表5 Plackett Burman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Plackett Burman Regression model

3.3 响应面法试验结果

响应面的试验结果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对表6的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回归拟合分析,得到编码回归方程为Y=62.21+4.18A+2.68B+10.01C−2.75AB+0.83AC+0.89BC−2.97A2+4.88B2−8.51C2。

表6 响应面设计试验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由表7可见:模型极显著(P=0.008 1<0.01),失拟项不显著(P=0.685 4>0.05),说明模型合理;因素A乙醇体积分数(P=0.041 5<0.05)影响显著,因素C液料比(P=0.000 6<0.01)影响极显著,影响显著性顺序为C>A>B,二次项C2(P=0.007 9<0.01)影响极显著。

3.4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等高线的形状反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高线为椭圆形表明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20,24]。依次固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液料比形成响应面图。等高线图呈椭圆形,3D图陡峭,表明交互作用越显著。从图2可以看出,在液料比方向的响应面曲线明显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方向的曲线陡峭,说明液料比因素对响应值总黄酮提取量影响更加显著,这与表7结果一致。经Design-Expert 10.0.7 软件计算得到黑豆皮中总黄酮提取量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6.6%,超声功率270 W,液料比66.4∶1(mL∶g),预测值总黄酮提取量为73.59 mg/g。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设置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液料比依次为67%、270 W、66∶1(mL∶g)。

图2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影响的曲面图与等高线图Figure 2 Surface profiles and contour maps of interaction of each factor affecting extraction amoun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Glycine max coat

表7 响应面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3.5 验证试验

3批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的平均值为(73.50±0.18)mg/g(n=3)与预测值(73.59 mg/g)非常接近,表明该模型合适有效。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黑豆皮总黄酮,相比回流提取更加方便简单,操作安全,适合于黑豆皮总黄酮的提取。同时,响应面法设计合理的试验,大大缩减了试验次数和时间,并通过回归方程寻求了最佳工艺参数,优化得到总黄酮提取量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7%,超声功率270 W,液料比66∶1,在此条件下,黑豆皮总黄酮提取量达到73.50 mg/g。

考察影响因素的试验过程中,Plackett 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温度对总黄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与超声过程中仪器自身发热导致温度不恒定有关,同时本实验的黑豆皮经过人工剥取,原料难以获得,取样量较少,但相对之前黑豆皮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来讲,比溶剂提取法更简单有效,所含杂质更少,总黄酮的提取量提高了7~9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设计,表明模型合理,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本文对黑豆皮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提高药食两用黑豆的资源利用效率,为黑豆皮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黑豆液料黄酮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嘿,小黑豆
那只名叫黑豆的老鼠
新型多功能饮品复合调配分离瓶的研发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黑豆豆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为何要多吃醋泡黑豆
混砂机液料流量的精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