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理趣”共生

2021-07-12 21:44胡宗华
关键词:理趣

摘要:开放式实验教学趣味十足而“理性”稍有欠缺,对此,尝试发掘“理趣”共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围绕“鸡蛋中的化学”这一主题,设计巧妙区分生、熟蛋,蛋白质的变性,蛋壳成分的研究及测定等三个开放式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内容开放、时空开放、资源开放的学习中,于现象的“趣”中发现科学的“理”,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理趣;《鸡蛋中的化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使实验教学在内容、时间、空间和行为上“开放”,在宽松的实验环境下,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发展创新思维,锻炼分析问题、解決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开放式实验教学趣味十足而“理性”稍有欠缺,对此,我们尝试发掘“理趣”共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鸡蛋中的化学》一课就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一、教学准备

电筒、生鸡蛋、熟鸡蛋、蛋壳粉、盐酸(1∶200、1∶2、1∶1)、浓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消毒酒精、硫酸铜溶液;试管架、小试管、中试管、试管夹、烧杯(大、小)、酒精灯、火柴、滴管、二氧化碳制取装置、集气瓶、镊子、钙离子传感器、质量传感器。

二、教学目标

1.以“鸡蛋”为主题,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知道研究物质除了定性研究,还有定量研究,初步了解实验误差的分析方法;

4.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三、教学设计

(一)巧分生、熟蛋

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生、熟鸡蛋各一枚,在不敲碎的前提下,你能迅速区分它们吗?

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实验探究。

预设学生有如下方法:

1.光照法。用手握住鸡蛋,靠近较强的光源观察,能部分透光的是生鸡蛋,不能透光的是熟鸡蛋。

原理: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生鸡蛋内的液体对光有折射作用,熟鸡蛋内凝固的蛋清和蛋黄不透光。

2.旋转法。(1)把鸡蛋横放在桌上,用手让鸡蛋迅速旋转;手离开后,鸡蛋转动顺畅的为熟鸡蛋,转动不畅的为生鸡蛋。(2)用手拨动鸡蛋,再用手阻挡鸡蛋;手离开后,停止转动的是熟鸡蛋,继续转动的是生鸡蛋。(3)将鸡蛋竖起,用手让鸡蛋旋转,放开手后能继续旋转的是熟鸡蛋,不能旋转或倒下的是生鸡蛋。

原理:生鸡蛋中蛋清、蛋黄是液态,和蛋売不是一个整体;当蛋売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由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可知,蛋清和蛋黄因惯性还保持原来的状态,会阻止蛋壳运动状态的改变。

创设真实的“巧分鸡蛋”情境,让学生玩起来,激发兴趣,调动热情。玩不是目的,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现象才是,促使学生在“趣”中寻“理”。

(二)认识蛋白质的变性

提出问题:鸡蛋生、熟的区别就是蛋清、蛋黄是否凝固,蛋清凝固在化学上属于蛋白质变性,即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失去生物活性(如煮熟的鸡蛋就不能孵出小鸡了),哪些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呢?

预设: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从生鸡蛋中取出蛋清于小烧杯中,用滴管分别吸取约2ml的蛋清于三支试管中;如图1所示,取一支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支加入少量消毒酒精,一支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都出现浑浊。结论:加热、消毒酒精、硫酸铜溶液都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变性,无法复原。

小结: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有高温、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高压、剧烈的搅拌、震荡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去污剂、重金属(盐)、三氯乙酸、浓乙醇(酒精)、甲醛(福尔马林)等。

提问: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预设:(1)酒精、碘酒用于肌肉内、静脉注射前的杀菌消毒。(2)用于重金属中毒的急救。如水银体温计不慎在嘴中破碎,可大量食用蛋清、豆浆、牛奶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再洗胃,使汞结合食物中的蛋白质,不至于进入体内而危害人体内的蛋白质。

引导学生回顾蛋白质变性的知识,并通过动手实验真切体会蛋白质的变性,从化学现象的“趣”中发现化学知识的“理”。接着,引出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感悟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探究蛋壳的成分

提出问题: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碳酸钙;课本或之前学过。

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这是老师告知或从资料中得来的,没有验证过,此外,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多少呢?就让我们来定量探究一下。

演示实验:将蛋壳粉放入插有钙离子传感器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200)。现象:(1)产生气泡;(2)如图2所示,钙离子浓度曲线逐渐上升。结论:(1)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2)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提出问题: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蛋壳中除了钙元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成分?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1)剥一枚熟鸡蛋,将蛋壳放入广口瓶中,塞上带有长颈漏斗、导管的塞子,将稀盐酸(1∶2)从长颈漏斗注入瓶中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检验产生的气体。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产生的气体?

预设: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说明为二氧化碳气体。

引导: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CO2,说明蛋壳中除了含有钙元素外还含有CO2-3,即蛋壳中确实含有CaCO3。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成分全部是CaCO3吗?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去膜的蛋壳,直接置于酒精灯外焰灼烧。现象:产生刺激性气味(烧骨头产生的气味)。结论:蛋壳中的成分不全部是CaCO3。

提出问题:蛋壳中CaCO3的含量是多少?如何测定?(假设蛋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组织学生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开展分组实验:(1)用质量传感器称出大烧杯的质量,再称出大烧杯+两药匙蛋壳粉的质量;(2)称出盛有足量盐酸(1∶1)的小烧杯的质量;(3)将小烧杯中的盐酸倒入大烧杯中;待反应结束时,再称出两个烧杯及杯中物质的总质量;(4)将数据填入表1中,并计算。

表1蛋壳中CaCO3含量测量实验数据

物品质量(g)或

质量分数大烧杯大烧杯+蛋壳粉蛋壳粉大烧杯+蛋壳粉+盛有足量盐酸(1∶1)的小烧杯(反应前)两个烧杯及杯中物质(反应后)反应产生的气体(CO2 )蛋壳中所含CaCO3的质量蛋壳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数据。

提出问题:各组数据不同,说明存在误差,那测定蛋壳中CaCO3含量的实验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误差?

预设:称量误差、计算误差等。

提出问题:我们需要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验满?

预设:将点燃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瓶中倒入10ml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将剥好的鸡蛋塞住瓶口(稍用力,密封即可),摇荡瓶子,静置一旁。现象:鸡蛋进入瓶中。

提出问题:鸡蛋为何能自动进入瓶中?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被消耗,瓶内气体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感受科学仪器给实验探究带来的方便;让学生初步学会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及误差的分析;切实感受到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感受到科学是讲究实证的,建立证据意识。这里,增加“瓶吞鸡蛋”实验,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物理原理融合,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中求趣,用“理趣”促进学生对实证思想的认同。

(四)鸡蛋壳雕刻

提出问题:(展示镂空的蛋壳)蛋壳硬度很小,很难用刀在上面雕刻出图案,那老师是如何在鸡蛋壳上刻上美丽图案的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刚刚实验探究出的知识,利用酸与蛋壳反应,腐蚀出图案来。请同学们回家后用雪碧瓶、白醋等,尝试在蛋壳上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吧。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研究延伸到课后,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体会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趣”。

四、教学思考

鸡蛋与学生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以此为主题展开多项活动探究,活动内容、空间、时间、形式等较为开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在玩转鸡蛋中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内容开放。本课题不是教材中的规定内容,能培养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化学、生物、物理等多学科知识,能让学生体会到:虽然这些学科平时分开学,但它们并没有必然的界限,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利用不同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应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从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

时空开放。课堂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有趣的实验探究留作了课后作业,如鸡蛋在酸液中上下游动、蛋壳上雕刻图案等。

资源开放。教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向学生开放。不拘泥于固定的实验器材,家庭用品等都可以成为实验用具,如可用透明塑料饮料瓶代替烧杯、广口瓶,白醋代替盐酸等。

开放是手段,“理趣”是追求。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从现象之“趣”中发现科学之“理”,并将这种“理趣”延伸至下一环节、课后以及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期望,让科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达到“理中引趣、趣中求理、理趣融合、情智共生”的境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县域初中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Ea/2015/08)、南通市教育科学院“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理趣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批准号:GH2018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宋國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

[2] 胡宗华.理趣课堂的思维路径[J].教育视界,2020(13).

猜你喜欢
理趣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冀军校
读出理趣始得真
中国画论中的“理趣”观
让阅读教学洋溢着理趣芬芳
诗词里的“趣”文化
浅谈苏东坡诗文的理趣
“草色遥看近却无”理趣浅析
语文教学之兴趣、理趣、情趣
生物课堂需要“理”“趣”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