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2021-07-23 00:54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丁 义

膝骨关节炎是典型的膝关节软骨退化性疾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对患者积极实施艾灸能够以热辐射增强膝骨关节炎患侧部位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和水肿并缓解疼痛,实施针刺联合艾灸的温针灸有助于发挥二者协同作用,提升临床疗效[1],但是对于具体的温针灸量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探索给予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温针灸量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计12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60~78岁,平均(62.6±5.8)岁;病程0.5~8年,平均(2.4±1.5)年。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典型的膝骨关节炎症状表征并经临床检查确诊,在接受本研究前1个月内没有实施相关治疗,意识均清楚,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已排除并发肿瘤膝骨关节炎、膝关节严重畸形者,同时排除并发严重感染者、恶性肿瘤者以及其他不宜纳入本研究者。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各组患者相关方面一般资料数据分布均衡(P>0.05)。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予以单纯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治疗。中药方剂为:伸筋草15g、路路通15g、威灵仙15g、鸡血藤15g、桑葚12g、海桐皮12g、当归12g、木瓜9g。熬制完成后,将药液冷却至45℃,并浸入10×6cm规格敷贴。设备选用廊坊ZM-C-Ⅱ型中频药物透入治疗仪(调频双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将敷贴固定于治疗仪正负极,确保膝关节患侧部位皮肤同敷贴完全接触。调节好中频脉冲电流,每次持续干预25min,每日1次,持续干预14天。②研究1组在实施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予以温针治疗。选择患侧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鹤顶穴。协助患者取坐位,暴露患侧膝关节,穴位局部消毒,以0.25×40mm规格毫针垂直进针3~5cm,得气后留针。然后,将1壮点燃艾条套于犊鼻与内膝眼穴毫针针柄上端实施温针灸,调节距离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为防止发生意外烫伤,在施灸穴位垫以纸片。艾条燃尽后留针30min起针。隔日1次,持续14次。③研究2组取穴及针刺操作与研究1组相同,在1壮艾条燃尽后,再更换1壮艾条。在第2壮艾条燃尽后,留针30min起针。隔日1次,持续14次。④研究3组取穴及针刺操作与研究2组相同。在2壮艾条燃尽后,再更换1壮艾条。完全燃尽后留针30min起针。隔日1次,持续14次。

1.3 观察指标 ①膝关节功能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对应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②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最高分10分,分数越高对应疼痛越明显。③膝关节活动情况:评价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的膝关节活动度(含屈伸度、伸直度),并应用KSS量表评价。④临床疗效情况:控制:接受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疼痛完全消失,Lysholm评分改善≥85%。显效:患者关节活动不再受限,疼痛基本消失,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60%~84%。有效:关节轻度受限,疼痛基本消失,Lysholm膝关节评分改善30%~59%。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2.结果

2.1 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4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低且接近(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评分均显著超过研究1组(P<0.05)。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比较 单位:分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4组VAS评分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1组(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膝关节屈伸度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4组膝关节屈伸度均较差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以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改善情况显著超过研究1组(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膝关节伸直度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4组膝关节伸直度均较差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改善情况显著超过研究1组(P<0.05)。见表4。

表4 四组治疗前后膝关节伸直度变化情况比较 单位:度

2.5 治疗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4组膝关节KSS评分均较差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改善情况显著超过研究1组(P<0.05)。见表5。

表5 四组治疗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单位:分

2.6 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研究1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2组为83.33%,研究3组为86.67%,均显著超过对照组(66.67%)(P<0.05)。研究2组和研究3组总有效率均超过研究1组(P<0.05)。见表6。

表6 四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单位:例(%)

3.讨论

对膝骨关节炎实施温针灸疗法,可以实现针刺和艾灸的良好结合,不仅可以达成针刺穴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还能够依托艾灸的功效祛除风寒湿邪。在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中,使用中频药物透入治疗仪,通过脉冲电流方式使中药成分电解为离子状态,直接作用于膝关节患侧,既不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还不会造成明显的疼痛感和胃肠刺激,效果明显[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天后接受中药离子透入疗法配合温针灸3壮艾条以及温针灸2壮艾条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均十分满意,显著超过仅单纯接受中药离子透入疗法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性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膝关节活动度及KSS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表明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疼痛感,提升膝关节功能。在中药离子透入疗法过程中配合温针灸,能够有效温通经络、行气活血,还可以祛湿逐寒、消肿散结[3]。艾条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刺激神经,扩张患者的局部血管,促进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提升患者膝关节组织的周围温度,改善新陈代谢。中药离子透入治疗联合温针灸,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患侧功能,进而产生双重功效[4]。综上所述,给予膝骨关节炎患者2壮或者3壮温针灸量配合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以及炎性反应,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