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2021-07-23 18:04浦婧
参花(上) 2021年7期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也顺应时代变化,呈现出管理建设科学化、网络信息服务化、资源数字智能化的三大特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网络数字信息化水平不高、数字信息资源库不足、学科化信息服务层次较低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对怎样提高图书馆的网络化服务做深入剖析,对学科的大数据分析给出合理化意见,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怎样融合当下媒体的信息量,保证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提高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服务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特点

随着我国大数据步伐的推进,图书馆的服务也顺应时代发展而改革变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言而喻。大数据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认知体系和服务模式。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对这一革新技术给予了较大认可,并以此为契机,竭力提高服务标准,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一)日常管理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能效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图书馆仅仅是依靠馆内藏书被动地等待借阅人前来借取,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传统的借还服务工作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及其他读者的教学、科研服务需求,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提供了各种信息化服务和数字产品,借助网络平台的动态环境,主动完成了图书馆日常相应的工作内容。当前,图书馆的管理能效主要依靠先进技术,不断向数字化发展,提升服务标准的同时,使图书管理员、图书馆书籍资源以及读者的关系变得更加融合。

(二)数字馆藏资源占比逐年增加

图书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之下,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也修订为数字信息化索引,传统的纸质书籍和印刷体文献占比也呈现递减态势。随着借阅者对图书馆需求的日益增长,智能化的数字馆藏资源越来越被阅览者青睐,占比也呈逐年递增态势。根据走访调查,由于数字化电子书籍的便携性,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借阅者首选数字化阅读资源,数字馆藏资源占比逐年增加,不断充实图书馆资源,满足了3/4的读者需求。由此可见,数字时代将是未来不可或缺的阅览途径。

(三)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

网络服务化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另一个特点,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更新较快,图书馆的职能从原来的图书管理者变为信息提供者和服务者,文字信息的传播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发展到多元化的数字媒介,服务上从原来的被动更改为主动模式。而这一切离不开网络信息化的革新。当下,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览需求,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设。

二、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借助新的数据信息技术,满足广大师生和普通读者服务的诸多工作环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获得了相应发展成果,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目前,没有跟进大数据的前沿脚步,具体问题体现如下。

(一)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高

网络覆盖面不够,数字化进程较慢,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调查显示,目前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都能迎合大众需求建立网站,并宣传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图书馆的简要概述、读者的阅览须知,以及部分专业的数据资源,但是网络化建设过于基础性、表面性,深层的数据资源和特色数据匮乏,存在更新不及时现象,鲜有读者互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缺乏黏性互动。有的区角虽然明示咨询服务,并附有联系方式,但共性问题是对热门信息敏感度不高,对评论缺乏互动,对读者缺乏服务热情等。此外,图书馆官方平台粉丝数量与学校规模严重不符,表明图书馆所推送的信息内容不新颖,话题不够新鲜,推送次数不够,在多媒体、多元素发展的今天,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数字资源建设不足

受经费划拨因素的影响,数字资源网络建设力度不够,这也是广大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普遍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受经费限制,所采购的数字资源不足,仅有的经费只能采购较为普通的数据库,例如知网、维普以及万方等这些中文数据资源,外文数据库也仅有国道。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览需求,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势必影响高校教学、训练乃至科研的发展水平。

(三)学科化信息服务层次较低

调查显示,目前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层次较低,信息化的服务意识不够,与读者缺乏互动,常常按读者要求而被动提供文献,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和精准化的服务。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图书馆学科化精准服务推行得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科信息掌控不精准,管理机制不成熟,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导致学科服务成果不明显;二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资源更新步伐较快,学科馆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限制,对服务对象专业知识不了解,在整合数据的过程中,信息过滤处理不好,导致服务信息提供不精准;三是图书馆学科馆员不了解目前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不了解科研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服务对象的内在信息需求,导致提供信息偏差,没有达到读者的预期要求,致使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黏性下降,图书馆资源不能完全利用。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任务艰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正面临信息技术的变革期,应以广大师生和读者的需求为工作准则,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推进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的工程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创新服务理念,满足大数据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知识阅览诉求。

(一)提升图书馆网络化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应发挥网络优势,高职院校应在图书馆原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开拓新的服务体系。首先应不断完善网络化进程,从网站建设着手,以遵循使用者需求为第一宗旨来开展工作,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致力于网站建设,不断加大馆内藏书数量,扩大数字资源的藏书占比,增强网络体系建设下与读者的服务意识,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互动,找准话题切入点,引起广泛关注;另外,还要加大图书馆网络智能建设,使读者借助手机App参与到数字信息中来,同时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短视频终端等智能软件强化移动终端的阅读效果,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实時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要以大数据发展为契机,不断开展科学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系统,根据读者的阅览路径,实施大数据分析,为高职院校馆藏提供更加明确的推送方向和更为精准的数字信息。

(二)进行科学的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各种相关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大数据的科学系统分析。从管理决策到团队建设,再到服务方向,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能均依托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目前图书馆每日阅览量、借阅频率等信息数据判定,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采取定向服务,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校园图书馆的多元化发展。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清晰地找准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并能够根据信息的反馈,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减少借阅者与图书馆的矛盾,进一步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服务举措,增加数字资源的利用效果。高职院校一定要依托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为广大师生、学者提供最基础的学习资料,科学合理、专业系统的信息数字资源是广大高职院校服务品质的基本保障。其中,数字资源是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最有利的信息保障。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图书馆仅仅依托数据库资源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应包含主流媒体对相关学术的介绍以及研究等,以便读者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扩大图书馆现有规模,除了对现有藏书整合以外,还要整合网络学术资源,做好基础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储备,针对目前读者的专业知识诉求,科学合理地做好网络信息规划,使广大读者利用手机进入高校图书馆平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方便快捷地获取专业知识。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按照查阅时间段、查阅内容等分析电子资源的点击率,从而对现有数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分类,根据读者需求建立馆藏智能资源库,自动给阅览者提供精准服务。

(四)提升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智能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读者的信息来源途径多种多样,价值导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媒介,从文字到声音,从图像到视频,发生了质的转变,这也促使图书馆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服务意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提高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满足精准性、时效性、多元性的服务特点,图书馆在提供印刷体和纸质版的文献资源基础上,还要扩大知识领域,提供读者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信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应以广大读者的内在需求为导向,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加专业、深入的信息参考资料。图书馆目前采取学科化服务,主要目的是为校园内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服务也得到了升华。图书馆管理能效的全面提高是图书馆提升服务标准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教学目标、科研方向、训练流程,科学整合大数据信息,让广大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数据建设,改变各种数据整合方向不明确的现状。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众多网络媒介,巨大的社会压力和信息变革,推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不断革新。图书馆的信息数字化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撑,服务于广大师生和普通读者的教學和科研需求。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发展,快速高效地融合当下数字信息技术产业,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加强对图书馆内的各项信息数据管控和管理流程的创新,强化对读者的服务意识,在数字化背景下,要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能效和服务标准,更加精准地满足读者的内在需求。

(作者简介:浦婧,女,本科,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中级,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