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1-07-28 07:36刘婷婷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婷婷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教学越发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增高,并不断组织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明确要求,教师需要将此课题加入自己的教学任务,其中,小学数学老师对此不断研究讨论,以下是教师讨论出的结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刚步入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在初始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减轻负担,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学生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之后,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重大阻碍,这一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培养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得出,教师需要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重视程度,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意义

通过调查,可得出学生对数学充满恐惧感的印象,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感观印象。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运算能力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有助于学生找到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定理和公式的理解。想要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敏感程度是需要学生的核心素养辅助完成,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效率,改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错把传授学生数学学习技巧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核心素养。然而,真正的核心素养是指使学生具备数学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导学生学习的一些方法以及使学生具备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学生无法接受这种笼统的教学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属于一份长期工作,教师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念,坚持实施这一目标要求。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属于应试式教学,教师需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进行教学。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习惯于直接将自己需要讲解的知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质量和效率降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教学结束后撰写教学日志,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数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会陪着家长一起去买菜,西红柿一斤3.5,妈妈需要买3斤应该付多少钱,学生由此转换为数学思想是3*3.5=?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使家长与学生多了时间相互陪伴,提高两者之间的感情。帮助学生产生疑惑。当学生接受新事物时,要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疑问可以提出并加以解决。

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可以以一种新的角度解决问题。例如。在两位数的加减法过程中,教师可设置类似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解决:“周末学校组织去公园游玩,有两辆汽车,每辆车可以乘坐80人,一共去三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是35、33、34人,应该如何安排学生乘坐?”这种类型的数学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解决。这种形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现象,这种方式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并不能理解教学知识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没有解题思路,无法正确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利用教学情景使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学习教学内容。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注意事项及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学生在刚步入一个陌生领域时,无法专注学习,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适应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抗压能力比较差,教师需要改变自己批评学生的教学习惯,以鼓励学生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利用學生对于新事物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学任务的限制中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课外教学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视野,改变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更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通过与同事交流沟通自己的教学想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不必刻意的采取极端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慢慢改变学生的数学思想。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06):61-62.

[2]熊丽.小学第二学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24):11-12.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