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孕妇临床特点与母婴结局分析

2021-07-30 14:38成淑贤王纬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适龄胎盘母婴

成淑贤,王纬

(1.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更高的学历及职位,晚婚晚育者逐渐增多,且自2016年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高龄孕妇所占比例明显增加[1]。高龄孕妇是指分娩时年龄≥35岁的孕妇,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其发生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适龄者(年龄20~34岁)增加,给母婴自身及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需引起社会及临床医生的注意。本文回顾性分析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情况,以加强孕产保健工作,改善母婴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平均(38.09±2.99)岁,100例和适龄组(20~34岁),平均(28.43±3.26)岁,100例,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精神异常者。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各年龄组病历资料,所有入组孕妇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肝功生化、心电图、胎儿系统超声、胎心监护等检查,统计其不良孕产史、流产史、产检、胎数、是否辅助生殖等一般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ECG异常、甲功异常;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分娩、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羊水异常);围产儿情况包括: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转NICU。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儿科学》相关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或不伴有尿蛋白。妊娠期糖尿病:孕前血糖正常,妊娠期出现的血糖升高。胎膜早破:指胎膜在临产之前出现破裂。胎盘早剥:孕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分为部分性、完全性)。前置胎盘:孕28周后,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口,低于胎先露位置。产后出血:胎儿娩出24h内出现出血≥500mL。羊水异常:羊水量<300mL、羊水指数≤5cm为羊水过少;羊水量>2000mL、羊水指数>20cm为羊水过多。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g的新生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在娩出后1minApgar评分<7分。早产儿:指孕满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出的新生儿。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高龄组和适龄组孕妇的不良孕产史、流产史、胎数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龄组孕妇中辅助生殖人数大于适龄组,规律产检人数小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n(%)]

2.2 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情况

高龄组孕妇的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心电图(ECG)异常的发生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及甲功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

高龄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羊水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比较[n(%)]

2.4 两组围产儿情况

高龄组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转NICU的发生率大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围产儿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有相关统计表明,二孩政策开放以后,高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孕产妇的死亡率也有了明显的增加[2]。高龄孕妇的孕期及围产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医疗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3]。本研究通过对高龄组与适龄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情况,旨在对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依据。

有文献报道,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适龄者[4,5],通过本研究中的结论也可以看到,高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普遍大于适龄孕妇,在本研究中,高龄孕妇组辅助生殖率高于适龄组,而规律产检人数少于适龄组,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母婴的最终结局。有相关研究表明[6,7],高龄孕妇更容易并发高血压,高龄可能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内皮的损伤,都促进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而患有高血压的孕妇的并发症高于正常孕妇[8,9]。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对糖、脂、蛋白质的代谢能力降低,胰岛功能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加上妊娠期间注重对营养物质的补充,最终导致了妊娠期间血糖的升高。而随孕周增大,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若未及时补充铁剂可能会出现贫血。血容量的增加也使得心脏负荷过重,严重者会损伤心肌细胞,高龄者心肌细胞的健康状态比适龄者要差,可表现为心电图检查的异常。甲功的异常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及代谢改变有关,而高龄者的代偿能力相对减弱,临床上可能出现甲亢或甲减。

高龄者由于既往剖宫产史或子宫肌瘤摘除史导致的瘢痕子宫,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存在,且随年龄增长,孕妇子宫、产道等功能的退化,体力不足等,都导致顺产风险增加[10],因此部分高龄孕妇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导致了剖宫产率的增加,本研究中高龄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适龄组,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目前对前置胎盘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瘢痕子宫,多次宫腔操作、流产等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有一定关系,国外有研究表明,大于40岁的初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约是20~29岁初产妇的10倍,前置胎盘也会增加剖宫产率。由于高龄孕妇血压的升高,血糖的波动,全身微循环障碍,胎盘灌注障碍,胎盘老化,子宫纤维受损,使得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随年龄增长,脂肪生长速度增加,较大的BMI值会增加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的风险[11]。而血管收缩痉挛,血供减少,脐带、胎盘功能受影响,以及因多种并发症服用的药物影响,可能导致羊水量的异常。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组的巨大儿、早产儿及新生儿转NICU的发生率大于适龄组,这与妊娠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围产期出现的不良妊娠结局是密切相关的。此外,巨大儿的发生主要与妊娠期间较高的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高龄孕妇发生医源性或自发性早产的概率较高,由于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会增加。胎盘血供不足,不能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最终产出低出生体质量儿。以上因素都使得高龄组新生儿转NICU的概率偏高。本研究中两组孕妇的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样本量少有关,相关结论需要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龄孕妇发生各种并发症及不良母婴结局的风险高于适龄者,临床上应加强对高龄孕妇的健康管理,做好宣教工作,加强心理疏导,督促孕妇规律产检,一旦发现相关并发症,需及时处理,尽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猜你喜欢
适龄胎盘母婴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给单身者“算命”
网游适龄提示不能只是提示
胎盘位置有低危害吗?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普通学生家长对适龄听障儿童入学态度的调查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
胎盘大补靠谱吗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