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04 01:55刘向东
关键词:中学英语思维品质深度学习

刘向东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路线,结合初中英语阅读课例的研究,阐述了学生深度学习的五种阅读教学策略:设计阅读教学单元,设置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明晰学生先期储备,整合意义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确立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创设积极体验的真实情境;选择正确引导的评价方式,完善深度学习。运用这些策略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教师深度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深度学习;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7-0023-05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总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转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其中思维品质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那么要想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分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迁移、生成或创造,即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多视角观察和了解世界,对事物做出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最早由美国教育家Marton 和Saljo提出,他们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关注内容间的联系,注重理解,强调意义。何玲、黎家厚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深度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和分析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思维发展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在真实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式地学习新知识,最终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或创造性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深度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对英语学习者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诉求,而核心素养的培育则需要学习者通过理解、思考、探究、反思等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品格,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价值体现。

二、深度学习路线

深度学习路线(Deeper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包含以下七个操作步骤:

步骤一,设计标准与课程。教师应从标准和课程着手。针对深度学习,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之后,确定概念技能、要点问题以及彼此相关联的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顺序学习,关注最重要的信息,使课程变得有意义而又连贯。

步骤二,预评估。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情,设计更有意义的教学单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背景知识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及相关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联结学习。

步骤三,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有活力、轻松但灵敏的求知欲是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深度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步骤四,預备与激活先期知识。在追求深度学习之前,充分评估,并帮助学生累积必须的支撑内容。因为学生的背景知识存在差异,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以便新的知识可以实现与每位学生现有背景知识的联结。

步骤五,获取新知识。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10-80-10法则。10%的时间准备新单元,即预备与预曝光、预评估,搜集信息;80%的时间在所教授的单元上;10%的时间复习旧单元;最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

步骤六,深度加工知识。这一步是打开深度学习意识之门的关键,是DELC的核心环节。教师深度加工教学知识,挖掘拓展语篇内容,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浅层走向深层,发展深度学习能力。

步骤七,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既包含教师对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评价、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同伴表现的评价,还应包括动态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内容学习上表现的评价和对学生加工知识过程的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可以保障学生个性化地体验深度学习。

三、聚焦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主阵地。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能;学习文化知识,拓展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它有利于解决传统阅读教学中思维层次浅层化、教育模式僵硬化、紧跟考试题型的功利化等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路线,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设计阅读教学单元,设置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

设计阅读教学单元,设置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第一任务,其前提是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解读能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是否准确、对文本解读是否精深、对学情的解读是否到位,都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高度与深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充分接触文本并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从而合理地认识文本材料的教学价值,并结合学情设定科学适切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握篇章的特点、挖掘文本的内涵和作者要传递的思想、文化,然后确立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思维活动、触发学生的探究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就有生命的课堂。

(案例一)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Section B 2b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 讲述了当今学生周末要比在校时更加忙碌,因为他们不得不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文中的三个人针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观点。授课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认为本文结构清晰、观点鲜明,可以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同时对比性观点很有讨论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进行再加工,并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高阶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深度学习。因此,教师确立了如下的思维品质目标:

1.Know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through General-example pattern.

2.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reasons of their own.

3.Be able to show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topic.

在本案例中,教师深度解读文本,设置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理解走向文本的分析和遷移运用。

(二)明晰学生先期储备,整合意义相关联的教学内容

课前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调查了解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偏好,分析学生的知识及经验储备,为后续阅读教学提供依据。阅读语篇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包含语言知识、作者思想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课前有必要选取有用的策略激活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由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先期知识,以便完成新知识和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结。同时,教师根据教材的设置,可以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将知识以整合化、情景化的方式储存。深度学习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关注并整合关联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提高深度学习的效果。在人教版中关于“节日的功能”话题出现过多次,教师将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激活学生有关节日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这一话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进行内化,从而提高深度学习的效果。

(案例二)

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的阅读部分讲述了中西方的中秋节和圣诞节。授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为了在输出环节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整合了八年级上册Unit8美国感恩节和七年级下册Unit6中端午节的内容。教师让学生通过四个问题即“When is the festival? How do you celebrate the festival?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 and why? ”对阅读材料中的节日及涉及到的中西方节日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这一环节是学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的过程,也是阅读环节中最关键的部分,目的是为下一步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打好基础,也是深度学习的价值体现。

(三)确立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创设积极体验的真实情境

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以话题为主线,首先要确立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其次可以在单元话题的引领下设立分话题,利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完成一系列由浅到深的任务,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可以体验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就能使其真正内化语言、学会语言。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在真实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式地学习新的知识,最终能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或创造性地解决一个新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案例三)

在解读七年级上册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B 2a-2c阅读部分时,确立本节课的分话题是“了解并能描述学校活动的时间和相关内容”,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链式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利用问题“Do you like these activities?” 和“What activities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搭建展现其个性思维的平台。拓展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If you are the headmaster,how do you arrange the school activities of this term?”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深度加工教学知识,深入拓展语篇内容

这一过程是DELC的核心所在,其本质就是建立知识的联结——在恰当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内化知识并形成个人观点和看法的过程。这个层次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学生运用理解、判断、分析和评价等能力对作者观点、写作目的、语篇结构特点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文本,设计探究学习的链式活动。这条逻辑链围绕教学情境主线,学生随着关联情境的推移,完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具体任务,逐步入境,从生活情境、文本情境到实际问题情境,思维活动逐步从浅层走向深层,最终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其深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案例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Section A 3a 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为例,本文记叙了Ben和家人及邻居经历风暴袭击的过程,描写了风暴来之前人们的准备、风暴来时人们的感受及风暴给社区造成的破坏,但文章更突出了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是能带来正能量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人们在灾难来临时的反应进行深入探究,并让学生对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乐观精神和品格进行分析和评价,谈论自己的看法,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针对文本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如:

1.If you were Ben, what would you do at that moment?

2.What else can they do after the storm? Give

some advice.

3.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

4.How can we help each other in times of difficulties?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深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帮助自己获取有意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对学习的由衷热爱,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激活源。

(五)选择正确引导的评价方式,完善深度学习

深层阅读教学的评价应以《课标》与制定的学习目标为依据,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深层阅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同时深度学习的达成与教学评价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重视和鼓励学生的个人评价中,学习的层次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程度,深度学习才有可能达成。教师对学生正向的、积极的评价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维活动、进行高阶思维发展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的保障。

(案例五)

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的Section A 3a主要介绍了中国和外国孩子们对孙悟空的喜爱,以及孙悟空神奇变化的本领和帮助弱者、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教师提问Do you like Monkey King and why?时,如果学生尝试回答没有成功,教师则鼓励学生: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Just try! 或Try it one more time and I think you can make it.当学生表现很好时,教师评价:You got it! Excellent!等。学生得到鼓勵,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为后续教学活动打好基础。所以教师正向、积极的评价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深度学习的意义与思考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它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生成或创造,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性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学习者通过理解、思考、探究、反思等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品格才可实现。深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联结整合,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批判理解,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迁移运用。通过深度学习,英语学习者对已掌握的新旧语言知识、中西文化知识进行理解、整合,并经过分析、鉴别、反思对所掌握的新知识进行理解吸收,形成新的语言知识序列,进而促进其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的提升。通过这一深度学习的过程,学生掌握了复杂概念和情境结合的非结构化知识与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新的情境,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学习结果发生迁移运用,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话题为中心,链式的活动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积极参与到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中的学习:以基础阅读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检视阅读落实归纳语篇的中心大意;以分析阅读设计高阶思维问题驱动,促进思维可视化,助力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以主题阅读实现语言的内化与迁移,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这种阅读过程引导学生有序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判断等综合思维能力,建构和发展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更使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文化高度、文化宽度和文化深度有了深层解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解读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能力、挖掘文本深层含义的能力以及精准评估学情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教师设计阅读教学单元、带领学生进行深层阅读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需要具备分析与转化的能力。教师在DELC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如何将解读的内容转化为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这是实施基于深度学习路线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深度学习路线注重信息的整合、知识的联结、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需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考虑策略与活动的契合度,选择适宜的策略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作用,达到实现深层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   玲,黎家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

[2]傅咏梅.从同课异构看文本解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3]苗   壮,李风琴.深度学习下高中英语3H+GEET复合式教学情境的创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

[4]Jense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思维品质深度学习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