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朦胧诗”教学探微

2021-08-06 20:27曾婷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朦胧诗李商隐教学

曾婷凤

内容摘要:李商隐抒情诗中最为人赞赏的是那些情真意切却又含混模糊、隐晦多义的“朦胧诗”,这些诗用词精工、典丽,但内容却扑朔迷离。教学时无法通过准确把握事实真相来理解诗歌主旨,只能遵循贯穿始终的情理逻辑,以语言美的感知为基础,走向情感美的清晰与明朗。

关键词:李商隐 “朦胧诗” 教学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留存至今的诗歌约有六百首。其政治诗、咏史诗和咏物诗中都不乏佳作,但唯独抒情诗代表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成就。只因在他的抒情诗中,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或是《锦瑟》这类以首字为题的诗,大多诗旨含混、诗境迷离、诗意朦胧。这些诗究竟是纯属爱情之作,还是寄托了诗人的身世感慨一直难以确定。然而,也正是这些使人读来感觉扑朔迷离、不知真意的“朦胧诗”,成为了李商隐个人独特诗风的典范代表,也使其在整个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开拓了诗歌向心灵世界的深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夜雨寄北》和《锦瑟》历来都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常选古诗篇目,只是这些辞藻华丽、情意婉转和情调凄迷的诗歌中也有主旨隐晦和朦胧难解的困惑,“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存在疑问。

一.深情隐匿朦胧中

极度凝练的古典诗词尽现了“言有尽而意無穷”的魅力,而漫长的时空阻隔也在读者与诗人之间筑起了篱墙。深入理解诗歌意蕴本就不易,更何况是要读懂那些满腹深情却又朦胧迷离的义山诗?

1.依托现实而起。李商隐的“朦胧诗”是深情的,这深情熔铸了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切和内心的真诚。无论诗中形象是否确有实指,逼真的日常细节都带来了生活实感。“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昔日宴会上的嬉戏场景,而记忆犹新的画面也带来了不容怀疑的真实感;“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是幽居女子的寂寞生活,可又何尝不也带着现实的烙印?无论诗中深情缘何而起,真挚而细腻的柔情都能引发强烈共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此生永不断绝的极致思念,相思直到生命的尽头;“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是从白天绵延到了黑夜,辗转入梦的无竭情思。这些深情仿佛一经咏出就沟通了心灵,而且再也难以被超越。无论诗歌主旨是否另有寄托,诗人对闺中女子的同情与理解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真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爱情幻灭的绝望,却也像是诗人发出的劝诫;“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是无奈命运的伤感,但也只有深深的懂得才能看见这内隐的苦楚。诗歌内容宛如真实生活般可视、可感,诗歌情感以细腻和真诚打动人心,而这绝非是仅拥有精湛的诗歌技巧就足够的,更需要诗人内心真实的生活感受与深厚的情感体悟。

2.挣脱俗世而去。李商隐的“朦胧诗”是隐晦的,既因超越了现实时空而意境缥缈,也因隐藏了真实意旨而内涵模糊。首先,诗人善于将幻境入诗,从而增添了诗歌的幽远、朦胧之味。“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绵绵情意直达蓬山仙境,而“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则要比遥不可及的“蓬山”更远万重。诗人在“朦胧诗”中创造出了一片广袤的梦幻领域,那里有“紫府”、“神女”、“瑶台”……正是这些远离尘世的缥缈意象所构筑的虚幻世界,让诗人起于现实的情思得以无限延伸,也让诗歌意境变得朦胧迷离。然后,“朦胧诗”中的典故除了常有如梦似幻的特点,还往往在原典之外有着多重含义。“庄周梦蝶”本指物我不分的齐物思想,却也有梦境般迷人却又难以触及的寓意;“望帝托鹃”中的“杜鹃”既是“爱情鸟”的代称,又是“亡国恨”的象征。多义的神话典故使人难辨真意,徒留一片怅然心境在诗中,这样的“朦胧诗”又渐渐远离了真实可感的一面。并且,挣脱了现实束缚的心灵之作虽然带来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但也造成了不尽的不解之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究竟是为谁而作?“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的自述,还是想象对方的思念之态?《锦瑟》是为了悼念亡妻、感伤年华还是隐喻政治……似乎所有解释都能找到依据,可一切想象又都绝无现实佐证。

二.常法难教义山诗

依托现实的“朦胧诗”因深情而具有共鸣理解的基础,但那挣脱俗世而去的虚幻缥缈、隐晦多义又使读者与诗人之间产生了难以跨越的障碍,“朦胧诗”的教学也必然受到这些特点的影响。

1.寻常教法易得。古典诗词虽然数量庞大,但在创作和解读上却不失规律可循,因而在教学中也形成了一些通用的教学方法。使用最为广泛的要属知人论世,根据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来理解诗歌。盛世之下的豪情壮志、国家衰亡之时的感伤与忧虑,以及各种人生体悟都是历代诗人的灵感来源。李商隐生活在衰败的晚唐,幼年丧父而无依无靠,一生经历了六任君主,一入官场就卷入了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党之争,虽有远大抱负却终生辗转幕府、沉沦下僚,在爱情上先后遭遇了与女道士宋华阳等的相恋挫折,以及结发妻子过早离世的不幸悲剧。这段人生经历理所当然地成了解读李商隐诗歌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他的仕途遭遇让人更倾向于将那些朦胧的爱情诗看作是身世感慨和政治寄托。此外,还有立足诗歌语言的鉴赏式教学。讲究格律对仗、工于用字推敲、用意象暗喻心绪,以及使用比兴寄托等都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技法,因而也就有了从诵读中感知内容、经“炼字”揣摩深意、靠意象品味情感、借助想象补充留白或者还原画面,以及通过修辞来鉴赏等各种古诗教学方法。李商隐的“朦胧诗”教学也是如此,借助诗歌韵律来诵读理解,分析“青鸟”、“蓬山”、“紫府”等意象的寓意,探究“庄周梦蝶”、“望帝托鹃”、“沧海珠泪”等典故的含义,以及品味诗中的关键用字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

2.朦胧真意难觅。然而,这些寻常教法却并不能解决李商隐朦胧诗主旨难辨的问题。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赖于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但在这些“朦胧诗”到底缘何而作、深情究竟因何而起含混不清的时候,根本无法在课堂上达到“求真求实”的目标。知人论世方法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全面了解诗人,但却并不能揭示“朦胧诗”中所隐匿的真相,更不能就此断定它们必是有所寄托。围绕诗歌语言进行的鉴赏式教学遵循了“就诗论诗”的原则,因为“相见时难别亦难”、“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难”字和“期”字的使用,“蓬山”、“青鸟”、“紫府”这类缥缈意象,以及“沧海珠泪”、“望帝托鹃”、“蓝田生烟”等典故的确是诗歌语言的独特之处。但这些违反常规的重复用字更多在于诗歌技巧上的突破,虚幻的外衣之下也并无实指,典故虽看似有所寄托但其朦胧多义又让人对寓意捉摸不定……总之,李商隐“朦胧诗”中的情感触发并不涉及具体的一事一物,情感吐露也有意裹上了重重迷雾,常法下的教学也就只能是“朦朦胧胧”罢了。而在真意难觅的困境下,也出现了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式的教学,彻底放弃了对这些诗歌意蕴的探寻。

三.“诗教”勿失情与美

李商隐的“朦胧诗”带给人最一致的阅读感受就是“美”,但语文教学却绝不能仅停留在“美”的感知上,还要引导学生将朦胧的美感体验清晰化、明朗化,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弄清“美在何处”,进而提升“鉴赏美”的能力。

1.语言美仅在表。直觉上的浅层美感来自诗人精工、典丽的语言表达。“相思”、“年华”、“惘然”、“蓬山”、“青鸟”这些词虽然表意很虚,但却并不艰深晦涩,使人读来就有缥缈的美感体验。而李商隐“朦胧诗”的语言美不仅在于用词之绝美,还体现在这些用词的巧妙组合上:“朦胧诗”中的意象虽极富跳跃性,但在情致上却高度统一,共同组成了一个情感深厚的意象群——现实类的“東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等都带有残缺、破碎的感伤美;虚幻类的“蓬山”、“青鸟”、“紫府”、“宝灯”、“彩凤”、“灵犀”等则都美得仙幻、美得可望而不可即。也正因为“朦胧诗”的这一语言特点,才有了王蒙将《锦瑟》中的意象重新组合成七言体、长短句和对联体等不同形式后却发现都仍然可读。另外,节奏上的和谐所带来的音乐美也是极易凭直觉就能感知到的。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为代表的七言律诗格律严整,读来节奏鲜明而朗朗上口,给诗歌增添了一层韵律上的和谐美。这些由诗歌意象及其组合、以及韵律特色所赋予的表层语言美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发现,只要引导学生认真诵读感知就能体悟到,但若是仅停留于此则又丢失了“朦胧诗”内在独有的情感美。

2.情感美才是里。“朦胧诗”的深层美来自诗人内心深隐、幽微的情感表达。从“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易于理解的“相见难”到不明缘由的“离别难”,从“沧海珠泪”的悲伤突转到“蓝天生烟”的欣喜,贯穿李商隐“朦胧诗”始终的有真相难觅,更有绵密深情。教学时若执意以索引历史来“求真求实”,甚至夸大诗歌背景与诗人经历在揭示诗歌内涵上的作用,最终则不过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罢了。只有抛开诗中混沌的事理逻辑,以情理为依据才能深入“朦胧诗”的内核,突破语言感知和技巧分析的局限,将那些难以言明的直觉“美”清晰化和明朗化。虽然立足“情”来展开教学必然面临困难,因为“情感”本身就十分抽象,而且“朦胧诗”中的深情还充斥着缥缈、迷离。但是“朦胧诗”中也只有共鸣的情感才能跨越朦胧和梦幻带来的距离,使读者深入诗人的内心。对此,以“群文阅读”方式进行的“朦胧诗”专题教学,或是在教学中引入情思相似的他人作品,都是在利用“朦胧”的共性来明晰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感。毕竟这些既不直接抒情、又不寓情于景的缥缈情感在组诗中更能突显规律,反映出诗人弥漫在这类诗中共通的隐晦和含蓄;而广阔的文学视域也更能加深这种跨越心灵的情感共鸣。并且,要突破“美”的直觉体验还必须处理好朦胧迷离带来的多义问题。课堂对含混的诗歌主旨要有更多包容,不强求标准一致的诗歌解读,而是利用多义特征读出个性化的理解。

李商隐的“朦胧诗”不仅美在语言,更美在深情!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挖掘内心真实的阅读感受,进而把握诗歌的语言美和多义美,并围绕“情”进行共鸣理解才是抓住了“朦胧诗”的特质!因而把抒情诗当作抒情诗来教是第一步,创建合适的语言活动将“朦胧美”清晰化和明朗化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刘学锴.李商隐的无题诗[J].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8).

[3]余恕诚.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兼谈李诗研究的方法问题[J].唐代文学研究,1998(10).

[4]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J].文学遗产,1995(3).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朦胧诗李商隐教学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嘲桃
石榴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