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混合式教学的价值与方法

2021-08-06 20:54陈敏张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初中语文

陈敏 张婷

内容摘要:文章以人工智能为依托,从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结合初中语文线下教学的现状,强调初中语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并对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工智能 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

如今,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曾明确强调,要发展教育,就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的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进入新的学习时代,未来的教育必将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型教育,绝不是对传统教育的修修补补,是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1]。因此,人工智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战略,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也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要真正实现这样的变革,我们首先要结合初中语文线下的教学现状,思考的就是如何转变我们的理念,施行我们的技术。

一.初中语文线下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单一。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工具也逐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当下,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比较常见的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为辅,以老师的口头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上,绝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运用和展示上,不能深层次,多方面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技术恰到好处地传达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以教师口授为主并简单辅之教学媒体应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加重了师生互动性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不利情况,有碍于培养初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的线下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也比较单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教材,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上的挖掘抑或是广度上的拓展。不能进行深度上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思维较为刻板、不活跃,不能进行广度上的拓展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能恰当使用信息科学技术合理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思维深刻而灵敏,能最大程度挖掘教学内容,学生亦必学有所思,如果老师能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丰富教学素材,对素材进行合理整合,举一反三,学生亦必学有所得。

2.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思维受限。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灌输式的传授为主,这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学习效率低下,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们却往往更倾向于从自身的角度去激发和引领孩子们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3.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层次、不均衡,中国的教育资源同样也是分布不均衡的。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同一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初中语文教育资源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物质基础上,还体现在语文教师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毫无疑问,人才的大流向肯定是发达地区。在教育资源落后的地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必然不盡如人意,亟需通过网络技术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教育知识来源,提高学生整体受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初中语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价值

1.促进高效与公平

斯金纳很早就提出:“教育必须变得更有效率,应该建构节省时间和劳动力的教学机器,适应不同孩子的特殊交流方式,让教育更加公平[2]。”线上教育就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传播的媒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线下教育即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空间中,面对面进行教学为主的一种教学形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减少二者的弊端,更能最大效益的发挥出两者的优势。简单来说,线下课程是线上课程的基础,线上课程是线下课程的补充与完善。例如在初中作文课中,老师面对面为学生讲解理论性的知识,并可以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情、动作、姿态去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课后,作文的批改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生成分数以及评语,为每个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职业素养的不同以及个人有限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偏向,造成了各地区的学生的思想素质、语文素养良莠不齐。初中时期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当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有机会与发达地区的学生享有同样的语文课程教学时,对他们的的成长意义是重大的。同时,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线上课程冲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机器助教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随地地共享名师名校的课程,做到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与大众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2.实现有效与个性。古今中外,个性化的学习一直都是教育追求的梦想。古语有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为了“教”而“教”,为了完成教学指标,为了完成升学率,只能将学生变成“学习机器”。教师一味地灌输新知识,不给学生思考与创新的机会,学生虽学,但却不知所以然。例如对待阅读理解,教师要求学生们背诵答题模版;对待古诗词和作文,学生们更多采取的是死记硬背而不是从生活和理解的角度出发。因而通过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通过利用程序来深度理解学生的机理活动,挖掘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模式,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与人性化的智能导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对于认知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同时,线上教学能促进群体交互与知识建构。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知识的交流传播,互相协作发展,人工智能也能将零碎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融合,将语文的课程资源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联系,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初中语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

1.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初中语文线上教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写为AI)广义地讲,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而智能行为包括知觉、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3]。在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之下,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了人脑的思维,表现出了非凡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初中语文中发挥其优势作用。我们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例。维果斯基在《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智慧发展》中明确地指出, “儿童的智力发展状态至少有两种水准———现在的发展水准与最近发展区”[4]。他提出学生的发展至少要确定两种维度,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一种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即學生的潜力。教师可以运用工具和设备帮助学生达到最高的发展水平,教师要学会在两种水平之间设置恰当的目标,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能超前预测,弥补两种水平间的距离。学习引起的变化既包括即刻的行为表现,也包括学习的潜能塑造。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行为,但对学生的潜能却不能精准的把握。在此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超越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方案。

在课前,人工智能首先围绕着教材布置预习内容,学生及时反馈预习成果,人工智能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测并给学生留下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课上思考。接着,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线下教学,能够对学习效果和方案进行及时改进。在课后,学生在线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人工智能自动形成精准的数据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老师在后台对于学生的错误率和薄弱点一目了然。人工智能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来鼓励学生在某类知识点上多加巩固。它的目的不在于“题海战术”,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求知欲,在兴趣中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环境,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创新与思考,真正爱上语文课。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学生的畏难情绪减少,从而将语文学习的重心放在了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建立上。

2.初中语文教师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角色转换。朱熹曾说过:“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我们现处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若不紧随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容量, 不仅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 而且也会影响自身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做“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专业人”。这不仅对教师提供了要求,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道路。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教师的角色变为了媒介的转换者和辨别者。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要时刻进行知识的探索,更要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道德价值。人工智能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却需要教师的把控。在鱼龙混杂的学习资源中,初中生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会眼花缭乱、迷失方向。若是学生接触到不良的学习资源,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许会偏离轨道。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更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识别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到达自主学习、正确学习。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简述了初中语文线下教学的现状、初中语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作用以及实施的方法,为未来的初中语文的教学实施提供一种思路。传统的语文教法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下,必然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初中语文教师学会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对于教学法的创新以及语文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2):58-67.

[2]B.F. Skinner. Teaching Machines[J]. Science, 1958,128(3330):969.

[3]Nils J. Nilsson.人工智能[M.郑扣根,庄越挺.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智慧发展[M].土井捷三,神谷容司,译.大津:三学出版有限会社,2003:19.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2020年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初中语文线上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项目编号:C202011117030Y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