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8-09 04:52赵林潇
时代汽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辅导员新媒体

赵林潇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以微信、微博、短视频和直播APP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给高校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日益紧迫。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紧迫性,并讨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思政 辅导员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nselor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Zhao Linxiao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media era, emerging media represented by WeChat, Weibo, short videos, and live streaming app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work mode of college counselors. It is increasingly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urgency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a number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in a targeted manner.

Key words:new media,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nselor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辅导员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是高校学生思政育人的第一责任人。面对着新媒体时代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冲击,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模式正在遭遇严重挑战。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乘势而上,主动占领新媒体传播与思政育人这一主阵地,尽快学习、掌握新媒体这一工具,将其“为我所用”,努力发挥好新媒体在思政育人方面的正面作用,缩小负面影响。辅导员要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育人工作,这既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1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社会已经悄然来临。伴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硬件的广泛普及,以微信、微博及各短视频、直播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人们信息查询、获取资讯、娱乐消费、社交沟通甚至工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广大高校的青年学生来讲,更是如此。

一方面,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对于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在外界环境影响和自身认知思考的相互交融下,大学生逐渐建立并形成个人的生活、学习、消费、感情等思想观念。新媒体传播是最为常见的外界环境影响。2019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8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手机依赖”。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累积时长为5.2小时,13%的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9小时以上,更有7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查看过微信、微博、短视频,且所查阅内容与上课无关。可见,当前新媒体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到了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的程度。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学生思政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加快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信息化育人能力,推进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显得十分紧迫。

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运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为了追求更大流量和利润,大量低俗娱乐等违规违法的传播内容不断出现在新媒体上。这些不良内容给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76%的大学生手机上安装有短视频APP,其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有特别关注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学生观看短视频的原则是:短视频平台发布什么,我就看什么,有意思有趣就可以。有31%的大学生表示关注一些街头随机恶搞、网络红人、炫耀消費、创意剪辑等娱乐方面的内容。国家网信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几乎每月都有短视频平台被约谈整顿。例如,2018年,国家网信办会同五部门依法联合约谈“哔哩哔哩”“秒拍”“56视频”等16款网络短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对其中12款App作出应用商店下架处置。国家对于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管理整顿动了真格。然而,随着新媒体传播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传播渠道持续扩展,传播成本日益低廉,传播效率不断提高,做到对不良信息的完全筛选和过滤并不容易。因此,需要加快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新媒体内容的辨析和“免疫”能力。

2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存在的问题

当前,推进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各高校开始重视并加强该方面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总体而言,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与既定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部分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观念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对学生的思政工作模式仍然停留在若干年前,基本没有融合各类新媒体工具和手段,没有融入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思政育人观念和元素。应当看到,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对于当代大学生吸引力有限,育人效果自然打了折扣。而颇受学生欢迎、喜闻乐见的网络思政育人方式没有及时加以利用,反映了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网络思政育人。

2.2 辅导员信息化能力不足

当代高校辅导员仅仅从思想上认识并重视网络思政育人是不够的,更需要辅导员能够熟悉、掌握足够的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化运用能力。要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制作思政育人的影音视频动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前期的精心的脚本策划、编排、拍摄,还需要后期的剪辑、配音和渲染。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辅导员队伍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提升制度,另一方面,除了个别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的辅导员外,大部分辅导员是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此外,由于辅导员队伍信息化能力的不足,也使得他们難以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很好地处理网络危机事件。

2.3 辅导员任务繁重,精力有限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规定,我国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职业功能包括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辅导员精力有限,完成以上工作后,很难再抽出时间去与学生深入地沟通交流,更难以开展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大多是流于形式,实质性内容较少,效果欠佳。

3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对策

做好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辅导员、学生等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一齐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好新媒体工具在思政育人方面的作用。

3.1 学校要做好网络思政育人的顶层制度设计

要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网络思政育人能力,首先要加强辅导员新媒体网络的使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网络思政育人办法制度。一是要突出强调新媒体网络育人的重要性,让每一位辅导员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二是要明确网络思政育人的考核标准,并将其纳入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与工资、职务挂钩。三是搭建网络思政育人的经验交流平台,方便辅导员开展经验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办法,提高育人质量。

其次,举办辅导员队伍新媒体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班,提高辅导员履职尽责的工作技能。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培训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打造有水平、有温度、有效果的“新媒体网络思政育人品牌培训班”,确保培训出成果、培训出质量、培训出能力,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网络思政育人本领。

第三,创造条件,为辅导员创新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模式提供保障。大力推广学生管理信息化程度,让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分析、研究网络思政育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开展实践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3.2 辅导员要不断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本领

要提高新媒体网络思政育人水平,除了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则更加重要。归根结底,育人是一项融合知识、情感的复杂活动,无论是利用传统的思政育人模式,还是新媒体网络模式,作为育人活动实施者、引领者的高校辅导员,都要精心萃取文化知识的精华,将其加工后输送给学生,以期影响、鼓励、指引青年学生,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新媒体网络育人这一工作职责、政治任务,尽快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迎难而上的信心。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主动参加新媒体网络思政育人培训班,全身心投入学习,努力夯实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工作模式奠定基础。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不断学习思政育人相关知识,悉心收集各种思政素材,开发建设与本校、本院系特色相适应的思政元素库,随时备用。

第三,利用好网络思政育人交流平台。要提升新媒体网络思政育人的质量,打响品牌,不能自己闭门造车,必须走出去,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和做法。高校辅导员应利用好各种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同其他兄弟院校辅导员分享交流育人经验,探讨问题,研究对策,共同提高新媒体网络思政育人水平。

4 结语

随着技术进步,信息化数字社会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在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方便和帮助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及不良后果。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承担起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思政育人的重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传统育人观念模式,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基金项目: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项目(重点项目)“辅导员技能工作室”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悦.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研究[J].才智,2021(01):28-30.

[2]王丽.“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法制博览 ,2020,15:243-244.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辅导员新媒体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