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2021-08-23 11:00靳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4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靳琛

【摘要】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典名著的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古典文学语言的特点,习古典阅读方法,育古典文学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古典文学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旨在引导学生开启古典名著之旅,与先贤交流,与历史握手。

一、析教材,了布局

1.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属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阅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2.从易到难,层层推进。这四篇课文的设计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精心设计了从现代文阅读逐步过渡到原著片段的阅读阶梯,并配以阅读提示、课后练习,结合园地总结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策略。整体单元布局如下:

《草船借箭》作为单元开篇文章,采用现代文版本。由于此故事篇幅长、人物关系复杂,且学生首次接触古典小说,面对如此晦涩难懂的语言,会打退堂鼓。因此,教材选用改编版。但是要教会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编者别出心裁在《阅读链接》中拓展了原文的片段,这样既能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体的特点,又能提高学生对比阅读的欣赏能力;而后三篇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相对简单,《武松打虎》《猴王出世》的故事已经为学生熟知,并有大量的影视资料,因此没有大的改动。这与让学生初步接触原汁原味的古典小说目的相契合,并配上水墨画风格的插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依据课程难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本单元语文素养的训练重点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精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学交流;学习略读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领悟阅读方法,品味精彩语言。具体步骤如下:读前、初读、精读、赏读以及演读。

(一)读前:知小说基本知识。一是介绍章回体小说。教师要介绍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二是介绍作品背景。古典小说与学生生活脱节,因此,教师要对作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进行全面讲解。如,讲解《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重点说明《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也是战争历史类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是介绍作品内容。由于四大名著篇幅很长,学生无法全部进行阅读,但仅仅只学习课本内容,学生容易一头雾水。所以,教师要对全书主要内容、与选文相关的情节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初读:梳理情节,复述故事。古典小说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情节丰富而连贯。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具体要求在部编版中是循序渐进的:二年级借助图片、关键词、句子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六年级是创造性的复述。如,《景阳冈》课后题:“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 ) →( ) →( ) →( )。”教师要引导学生,划分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让学生对情节一目了然。

在复述《景阳冈》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抓住主人公的主要事件进行内容概括;再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话本,话本小说是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适合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等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讲述,了解“话本”,感受古典小说的韵味。

(三)精读:文似看山不喜平,学情节品语言。袁枚评价好文章应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如,《草船借箭》一文就以“借”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开头就埋下伏笔:周瑜妒忌诸葛亮诱使其立军令状,结尾写周瑜得知借箭经过后自叹不如。前后照应刻画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形象,首尾呼应,“借”箭成千古佳话。又如,《猴王出世》这篇文章中的“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等对仗工整的句子,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工整对仗、画面感强的语言,并拓展此类词语,增强语感;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写此类句子,内化语言,引导学生把语言和写作内容有机结合,便于走入名著深处,体会其内涵。

(四)赏读:识人物独特个性。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地认知。如,《猴王出世》提示语:如何成为猴王?学生回答:孙悟空勇闯水帘洞成为猴王。但与人物形象无关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孙悟空从一开始的动作描写“瞑目蹲身大胆入洞”,到后面的语言描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体现出他拥有的勇敢无畏、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暗含了作者的希望:只要努力奋进,就能收获希望。教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古典小说的强大作用。

再比如,《景阳冈》课后练习: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这两个观点对立矛盾,可借此开展以“武松是勇者”“武松夜郎自大”的辩论活动。辩论赛前:教师要拓展武松的故事线。辩论赛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脱离辩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武松;要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看待事物不可以偏概全。辩论赛后:教师应及时总结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了解武松。

(五)演读:体会百味人生。儿童戏剧表演家朱曙明说:“儿童戏剧的本质就是游戏。”为了提高读的趣味,教师还可以选用口语交际推荐的演读形式。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集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的表演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三、巧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五年级的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需要阅读策略。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更正说明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重要启事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