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8-23 13:21李高扬张敏张明媚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李高扬 张敏 张明媚

摘    要:文章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石,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为抓手,提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并重的“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融合度、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对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84-03

一、前言

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着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契机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必然的,长期固化下来的教育观念使得高校倾向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虽然很多高校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了实质性响应,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挖掘与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2]。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然要追溯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工程管理专业是学科交叉型专业,它融合了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四门学科,虽然学生对各学科知识储备充足,但缺乏学科间知识的“发酵”,因此,在解决综合实践问题时普遍感到专业能力匮乏。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学科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优化培养方案,苦练内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身未来的多重角色,如对职业的责任、对雇主和客户的责任、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等,这些责任均归为社会责任。在这种“两能力一责任”三重目标的驱动下,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大学生是一批思维活跃、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力军,因此,高校必然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无论是本体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本身,还是外生的资金支持、师资力量、企业支持和政府制度等都开始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地举办。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大赛或学科竞赛与自己无关。因此,还需要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能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作为筑梦人和圆梦人,其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都影响着新时代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工程活动从酝酿、规划、设计、实施到运营等过程均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3],无不渗透着工程人员自身的价值判断。以往的工程管理人员基本处于从属职业地位,即对雇主忠诚。新时代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以维护职业的独立来抵制商业力量对工程职业的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应能够主动思考工程各环节的道德价值和职业良心。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加强大学生工程价值观的塑造,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传统问题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基于土木工程的管理类学科,其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四门学科交叉而来。由于这四种课程体系相对独立,任课教师分别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不同学院,教师专业背景完全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案例等都是基于自身专业背景设计。而工程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土木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和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但各任课教师难以突破自身专业背景,无法以土木工程学科内容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土木工程展开教学,导致各学科课程相互孤立,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揉为一体。由于各专业课程间融合度较低,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毕业后存在职业适应能力差、适应期长等突出问题。

四、工程管理专业“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骨干教师、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进行访谈。经过梳理,主要从提升“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方面强化培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一)提升“专业能力”

1.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度。针对各学科课程间孤立现状,将课程内容设置、教材编写和实践过程进行整合,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度。

首先,在課程内容设置方面。由专业负责人作为召集人,邀请各学科课程负责人,教研并梳理工程管理专业的系统性,讨论不同学科课程的关联以及上下游顺序。对于不同课程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问题,比如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组织”关于工程进度、成本的知识点是相近的,课程“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于施工图造价是重复的,课程“经济法”和“土木工程法律法规”存在交集等,进行拆分、整合到某一课程中,节省的学时用于增加拓展课程,并鼓励教师增开与时俱进、与行业进展相结合的拓展课程。逐渐实现“法定课程”向“师定课程”转变,实现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

其次,在教材编写方面。根据各课程拆分与整合情况,成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教学团队,比如土木工程学院的主讲教师分别与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主讲教师形成团队,土木工程教师在案例选择、场景设计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予以支持,必要時采用课堂客串形式,解决教师受限于专业背景的难题。及时整理相关教学成果,编写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等教材,对于受制于教材的师生来说,无疑减轻了“教”与“学”的压力。这种模式提高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不同课程间的融合度,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最后,在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两部分。课程设计以工程经济、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设计为支撑,确保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在工程管理的认知判断和管理决策方面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专业实习主要按照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行“校企合作、在岗实习”,较大范围实现校内校外联合指导纵向一体化。尤其对生产实习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以往生产实习时长为四周,需要在教学计划中腾出四周空档时间供学生集中实习。改革后学生分批次利用第五、六学期的课余时间包括周末开展断断续续、但为期一年的实习。这种做法既避免了实习场所容量有限,无法短期内接纳全部学生的窘境,也拉长了学生的实习时间,学生能够目睹建筑产品各个生产阶段,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理解[4]。并且学生也有充足时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提高了课程间的融合度,也实现了学生对建筑产品生产从感性认识向理性判断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转变。

2.实现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了不同方向模块供学生选择。如学校提供了趣味多样的公共选修课、A系列课等,学院提供了较多专业拓展选修课。但是课程“供给”与“需求”的对接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学生为了达到毕业要求,通常在大一或大二就修满了选修课学分。多数学生选课时,盲目从众、趋易避难。如学校公共选修课与某专业必修课重叠时,为了容易过关,并快速完成选修学分任务,在修完专业必修课之后,再重复性选修课程名称相近的学校公共选修课。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管理学”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学生拿到学分后,再在学校公共选修课中重复性地选修“管理学概论”课程。这种任务型学分的做法只是把学分收入囊中,并未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花更多精力从“供”“需”对接角度指导学生选课,与学校课程资源库建设初衷相契合[5]。

其次,较多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对未来的学习规划普遍迷茫,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也缺乏思考,因此把所有的选修学分都用在了养鱼、养花和音乐欣赏等大众课程上,能按照专业拓展选课的学生较少。当然,这种多领域体验无可厚非,但把所有选修学分均用来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学校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与个性发展而建设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的初衷相违背。

最后,公共选修课资源库的多样性是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但是数量丰富并不等于内容丰富。因此,学校的“供给”很丰盛,但是学生的“需求”却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这样,多领域的广泛体验与有重点的指导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院系和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并及时向学生提供专业拓展与个性发展的咨询、诊断与指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培育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依托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室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迈过门槛,从纯粹的学生身份变身创业者。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针对部分的教育,而应面向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覆盖面要广,能惠及大多数个体。目前,学校每年设置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个层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梯队,进行逐级培养,鼓励创新创业团队不断创新,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成员在团队合作中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将专业知识升华、延展,增强学生对未知的探索能力,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科竞赛,多维度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重要的是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组建知识互补型团队,共同解决综合性实践问题。成员之间经过磨合和思维碰撞产生创新火花,共同挑战工程实践难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产生必胜的信念。学科竞赛也成为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助推器。

最后,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并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部。目前,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获奖后不论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享有获奖带来的福利。因此,要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必须从功利性转变为育人性教育模式。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对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以获奖作为甄别学生优劣的标准,更不能简单统计学生参加了多少次竞赛、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和获得多少创业基金,来衡量学生的价值,或者以这些指标作为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或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功利性考量扭曲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各类工程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巨型工程日益增多,对社会、生态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巨大,越来越多的工程问题随之涌现出来。工程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恶劣的生态环境将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即使经济发展了,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已是国际工程界普遍遵守的原则[6]。这对工程专业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求工程專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求工程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担当。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并不能与生俱来,必须通过教育和培养来造就和提升。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高等学校,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使他们在工程实施中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推动工程与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工程管理专业内增设“工程伦理学”或“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工程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崇高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工程师,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伦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现实问题包括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工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培育他们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针对学科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新时代新的发展契机,提出“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石,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为抓手,在课程间的融合度、课程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    日报,2018-05-03.

[2]郭珍磊,郭婷婷.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    究——基于社会责任学分视角[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9(1).

[3]李高扬.工程伦理教学困境及改革思路探索[J].学理论,    2017(3).

[4]李高扬,郝彤琦,李东南.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研    究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7(11).

[5]柯慧,徐梦杰,王俊山,等.学生个性化成长视角的学校资源    支持现状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9(11).

[6]李正风,丛杭青,王前,等.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9:118.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面向电力行业需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面向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的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