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8-23 17:52张宏伟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张宏伟

摘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事业的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需要的素质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推动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度。教育改革的大纲中提出要想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寻求新的突破,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各学科的能力发展,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前提。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是陌生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以后高中继续深化学习化学知识的起点。因此对初中生加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化学知识,化学学科是给予初中阶段的学生全新认识的一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还要对各种化学实验了如指掌。目前我国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还是传統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还是单纯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育方式凸显的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对化学教学的方式和思路进行改革,力求在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新的突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育的现状

初中化学课堂的教育模式还是处于传统模式的教育理念下,这种模式通常还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的传授的过程,遇到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点时,教师还会对知识内容进行选择,选择一些考试容易出现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机械记忆,以便可以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缺乏教学模式创新精神,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提高化学成绩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理解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就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基础阶段,无法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探究,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都来自教师课上传授内容的积累,只有浅显的理论基础知识,缺少了对深度知识的挖掘和探索,不利于学生整体化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些化学老师的观念比较落后,没有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书本阶段,没办法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解答,也就无法通过生活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涉及了化学知识的运用,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完全限制在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上,无法应用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没有实践的理论知识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丝毫的实际运用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是初中学生接受化学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基础时期。在这一阶段必须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是也是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化学的涵养。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从更高层面去了解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良好化学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对化学知识越来越深层次的学习,了解了化学知识和人们实际生活的紧密关系,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将来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因此,核心素养的形成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要把学科的核心素养放在教学内容的首位,为培养出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而服务。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有助于教师依据核心素养的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减少他们因为怕难而产生的畏惧心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

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有趣的教学模式和生动的课堂学习气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学生在相对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更能放松身心,使头脑更加灵活,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化学来说,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复杂的公式和符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或者厌烦的心理。因此化学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剖析知识层次的习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对“乙醇”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喝酒驾车的视频材料来对这节课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酒精中可以令人眩晕的成分到底是什么?警察为什么对酒驾查处得这么严?学生生活中不乏会看到警察检查酒驾的现象,学生突然灵机一动,原来警察查酒驾都可以和化学联系到一起,一方面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课堂效果。学生在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再加上教师有趣的活动内容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教学效果,更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最终形成。

(二)在化学课堂中增加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动手操作是辅助化学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生也比较感性,自己动手操作永远比呆板地坐在课堂中机械记忆效果来得要好,用到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对大脑的实验记忆进行提取,从而进行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课堂小实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也有了进行更深度学习的动力。而且种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使没有老师的讲解积累,也可以自觉地对知识进行的深度思索,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化学知识的储备量,也提高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化学涵养的深度培养。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产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一个空的鸡蛋壳和一小瓶的白醋,在做实验之前让学生带上实验用的专门的手套和口罩,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正式的仪式感在里面,学生也会在做实验的时候更加认真。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把白醋倒进空鸡蛋壳里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的时候就很容易观察到二氧化碳产生的过程,再结合教材的概念,学生就能够更快更深地记住二氧化碳的定义。通过学生对学科内容相关实验的操作,不仅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对其他相关现象进行深度学习,增长学生化学知识的认知范围,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助力。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