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23 17:52张存琴
考试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张存琴

摘 要:在新课堂改革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对各个阶段教育都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其中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对学生当前学习情况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适当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遵循核心素养培养标准,不断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创新与优化,促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课本所学,保障教学的质量。所以,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分析,并阐述了实际教学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质量;培养

一、 引言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确保在实际开展教学的同时,能够实现深入地分析与探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路线,促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而且在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还应该适当的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做好优化与分析,适当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

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部门对地理教学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是新课标所衍生的教学方案,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确保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因此,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开展,并引导学生运用整体的眼光学习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而且地理核心素养在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再加上地理具备生活性的特点,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还应该掌握当前课堂教学情况,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首先,培养学生人地观念,在生活中能够对地理知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其次,综合思维的培养,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解决课本知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运用综合性思维解决,学习地理思维,不仅需要强化对课本知识的重视,同时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再次,学生对地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围绕学生进行课堂创新与优化,避免过于局限于课本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锻炼学生重视地理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后,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由于地理是一门具备综合性的学科,仅靠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这样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从而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所以说,针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含义,教师必须要有着充足的了解,并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服务对象,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地理知识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制订针对性教学方案,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达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能够通过地理对外部事物进行观察,并利用地理知识有效的解答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尊重学生的各项发展,并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进行优化,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地理重视学习,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弥补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创新。

四、 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策分析

(一)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高中地理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遵循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要求,则应该在教学前期开展针对性分析,针对自然观念及人文意识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解,确保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不断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为学生建立人文意识做好准备工作,并针对简单地理背景的描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热情,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知识学习。例如,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节课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对课本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应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与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地理环境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并将其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课堂,高效参与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然意识,加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而且在此环节开展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更多帮助。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更新,让知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学生年龄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及环境资源观,从而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要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开展

针对高中地理知识教学来讲,教师必须要强化对自身责任的重视,并适当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督促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并发表自身的意见。再加上仅靠地理知识教学无法提高教学效果,甚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限制,所以教师应该事先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合理的创设地理户外活动,并根据课本内容不断创新知识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户外实践中能够掌握课堂无法接触的知识,并在實验探究中总结经验与真理,树立良好的地理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并动手操作,加强对各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形成地理实践性及兴趣。而且地理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该实现分析课本知识教学要点,不断做好优化与创新。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活动安排在周末,并且应该对户外实践有着较为全面的理解,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带领学生到自然博物馆或者气象部门参观,使得课本中抽象及难度相对较高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如“气象部门这样对各个区域天气、雨水及日照进行检测与预测的?”这样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知识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完成课本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气象观测的过程中尝试性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对课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积极与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进步的同时,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