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读教材,让课堂充满活力

2021-08-27 07:54杨婷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0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解读教材

杨婷

摘 要: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小学美术课堂常常出现与学生生活脱节的问题,如何让教材与生活有效关联,尝试用同体异构的形式,在对比中找寻行之有效的解读教材之法。想要让课堂灵动起来,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巧读教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材;解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集合众多学者的专业智慧,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专门研制和编写的文本,适合相应特定阶段的学生学习。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我们对教材要有正确的理解,结合当下实际环境、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接地气的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功能和价值。

一、深入浅出,提升学生创意力

中小学学科建议指出:“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和评价等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美育人,促进全面发展。”在执教三年级“动物装饰画”时,两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不同解读,学习效果截然不同。

教学过程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新授环节,用猜谜导入,再讲授如何创作动物装饰画,用夸张、变形、点线面装扮。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大都不符合要求。

教学过程二:

用真实的大象图片和装饰画大象做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装饰画的特点并且揭示含义。在新授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想要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变成动物装饰画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哪些技巧?”第一步,变外形。这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加了一个小练习,让学生用习得变外形的方法来做尝试,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步,添花纹。点线面是学生一直接触的美术元素,可是如何讓熟悉的美术元素创作出美观的装饰画,这需要好好地解读教材。教师在施教时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美的原则。疏密、虚实不同的点、粗细、直曲不同的线、灵动规则与不规则的面,都是让装饰画更有创意的秘诀。第三步,加色彩。想要让动物有装饰味道,可以大量地运用对比色、邻近色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更有效。

二、巧抓切口,提高学生表现力

文化理解是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1.纵横解读,活用教材

三年级“我设计的服饰”一课涉及的材料广,而三年级的学生做大型的手工作品其实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性。我们纵向、横向地解读了教材,一年级“新花布新衣服”、二年级“相同图案排排队”,这两课对如何让学生设计漂亮的图案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四年级“适合纹样”、六年级“印花布”,对于花布的设计、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三年级的学情,我们选择了其中的拓展内容——染纸。染纸是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它是花布制作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但离孩子的生活遥远,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让孩子尝试复杂的工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的视频,到探究折法、染法,创作染布作品,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体验到了成功,创作出的染布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2.内外解读,聚焦教材

二年级“花儿朵朵”是一节题材丰富的课,可是对于大花园里什么花都好看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如何让孩子们识花朵、画花朵、爱花朵呢?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将内容分类,使课堂更加聚焦。比如,结合母亲节渗透文化,用猜谜的形式导入:“孩子们,马上就到母亲节了,老师想送朵花给自己的妈妈,你能帮我挑一朵合适的吗?”在挑选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了解了不同的花语;再让他们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找一找花的特点,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有了第一节课扎实的基础,孩子们对花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在第二课时,开放的课堂更显得有意义,每个孩子自信地选择自己想表现的花朵,至于材料,不仅选择自己拿手的,还能说一说哪种材料更适合哪种花,可以更精心地创作。

3.跨科解读,升华教材

二年级“想想说说写写画画”是一节集图与字的课,二年级的孩子写话能力弱,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写话,用不同的形式记录生活,架构起字与画之间的关系。在研读教材时,恰逢二年级科学课有郁金香绘本活动,这正是“想想说说写写画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我们用学生的郁金香绘本活动引入,让孩子们直观地知晓,原来这就是想想说说写写画画。可是如何将一大段文字用写加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低年级的孩子有效地学会想想说说写写画画的方法,我们提炼了两个方法:画代替字和画补充字。用难度递进的方法,先挑战一句话,“我最喜欢吃——”,请学生用改画的形式把这句话写下来,并写进每天的日志中。跨科式地解读教材,消除了低年级孩子的畏难心理,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孩子们的美术表现素养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升华。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范本,但它绝对不是教师教学的抄袭本,如何巧妙地解读教材,让课堂落地生根,让教材焕发活力,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的。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解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