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师生、同伴互动的差异分析

2021-08-30 19:49季月杜瑞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

季月 杜瑞军

摘 要:基于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CCSEQ)调查收集到的四次数据,描述比较了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水平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代大学生的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水平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两组别间的显著差异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大学生的同伴互动频率明显高于师生互动;大学生师生互动方面,学习性互动的频率要高于拓展性互动。因此,要关注师生、同伴互动;充分发挥同伴互动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关注拓展性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关键词:师生互动;同伴互动;第一代大学生

问题的提出

截止到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1]按照马丁·特罗划定的指标,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第一代大学生群体(家庭中父母都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迅速成为高等教育阶段受教育者中的主要群体。第一代大学生由于先赋性因素的差异,会在进入大学后遇到适应新學习生活的挑战。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尽量缩小这种差异的影响,做到教育公平。当前,教育公平更加注重过程公平,师生、同伴互动实践中的公平就是一种过程公平。已有研究表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提高学生卷入度的最重要因素。[2]师生互动对大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教育满意度[3]、自我概念的提升和发展[4]、社会技能发展[5]等方面都有影响。同伴互动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6];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促进学生采取深层的学习方式[7][8];同伴互动在学生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9]。因此,进行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师生、同伴互动差异分析对于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质量、提供相应的发展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文森特·汀托(Vincent Tinto)的学生发展理论探究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师生、同伴互动方面的差异及变化。汀托基于1970年奥斯丁(Astin)提出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对大学生的退学行为做出了解释模型。他认为进入大学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入学前个人特征、家庭背景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对于校园环境、校园支持的体验和学习收获的预期。大学内的学术和社会关系系统会通过高水平的融合对学生在大学里的体验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0]学习系统包括课堂表现和师生互动,社会系统主要包括同伴互动和课外实习、实践活动等。本研究通过纵向对比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群体在师生、同伴互动几个维度的差异,探究其中的变化。

1.概念界定及操作维度

第一,师生互动及类型建构。本研究通过对师生互动的相关题目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采用最大正交旋转提取为两个维度,将师生互动维度构建为学习性互动、拓展性互动两个维度,其中学习性互动主要包括选课方案、作业评价、学习建议等;拓展性互动包括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际会议、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进行心理疏导、讨论职业计划等。

第二,同伴互动及类型建构。在同伴互动的类型上,本研究通过对同伴互动的相关题目同样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采用最大正交旋转的方法提取为两个维度,采用了互动对象、互动内容的分类维度。互动对象包括结交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不同、学科不同的同学;互动内容包括相互信任、彼此评价、提供建议和帮助等。

2.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由美国的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CSEQ)第四版修改而来。师生互动量表包括拓展性互动和学习性互动,其中拓展性互动有8个题项;学习性互动有7个题项。同伴互动包括互动内容和互动对象,其中互动内容有6个题项;互动对象有4个题项。均采用四级评分,分别为“从未”“偶尔”“经常”“常常”,赋值为1分、2分、3分、4分。通过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师生互动、同伴互动的两个因素在测量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师生、同伴互动的效度和信度方面数据较好,能对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师生、同伴互动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测量。

研究结果

1.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师生互动的差异比较

第一,拓展性互动的差异比较。四年的数据中,在拓展性互动方面的平均值上,第一代大学生始终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知第一代大学生在拓展性互动方面的频率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拓展性互动的所有题项上,始终是第一代大学生选择“经常”“常常”的频率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其中,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方面,虽然第一代大学生选择“经常”“常常”的频率始终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如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选择“常常”的比例在2013年为2.5%、5.1%,2016年为3.2%、5.3%,2018年为2.2%、2.7%,到2018年,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是否为第一代大学生对学生是否参加国际会议没有影响。在就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与教师讨论您的职业规划及抱负、与教师一起做一项研究课题三个题项上,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选择“从未”的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第二,学习性互动的差异比较。在学习性互动方面的平均值上,第一代大学生始终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知第一代大学生在学习性互动方面的频率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从教师那里能获得开展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建议和帮助,从教师那里能获得及时、详细、公正的学业反馈与评价,与教师讨论学期论文或其他课堂专题的想法,与教师讨论学术课程或选课方案,在课外与其他同学一道参与由一个或多个教师参加的讨论”的问题项上,选择“从未”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学习性互动的诸个题项上都反映出从2009年到2018年,选择“经常”和“常常”比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迹象。同时,将“经常”“常常”的比例加总发现,学习性互动的频率要高于拓展性互动。

2.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同伴互动的差异比较

第一,互动内容的差异比较。由于问卷的调整,同伴互动的“互动内容”仅在2018年的问卷中出现,这里仅分析2018年的问卷情况。第一代大学生的得分均值在各题项上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说明整体来看,第一代大学生在同伴互动的互动内容方面频率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如果把“经常”“常常”的比例加总计算,可以发现,不管是否是第一代大学生,在同伴互动的互动内容维度比例都高于师生互动的拓展性互动和学习性互动。

第二,互动对象的差异比较。在互动对象的平均值上,第一代大学生始终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知从整体来看,第一代大学生在同伴互动的互动对象方面频率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如果把“经常”“常常”的比例加总计算,可以发现,在互动对象的四个题项上,从总体上来看,比例都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在同伴互动的互动对象维度比例都高于师生互动的拓展性互动和学习性互动,说明大学生在同伴互动上选择高频率的比例比师生互动的更高。

结论和建议

第一,第一代大学生的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水平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两组别间的显著差异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研究显示:非第一代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家庭文化背景,其在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四个维度的水平呈现出显著高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现象,且这种显著差异从2009年至2018年均存在。龙永红等人(2018年)的研究指出:大學是一个多元环境,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而第一代大学生父母和学生个人的目标期望容易停留在对学业成绩的要求方面,这种单一的期望和承诺容易带来低师生、同伴互动水平。[11]因此,两类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逐渐分化,影响到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成长收获。同时,高等教育阶段在资源配置时以能力作为衡量标准,一些项目需要家庭给予支持,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家庭背景方面的差异。根据纵向数据的比较,第一代、非第一代大学生的这种差异仍然显著存在。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引起重视,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大学生的同伴互动频率明显高于师生互动,要充分发挥同伴互动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师生、同伴互动能够预测学生的认知能力,同伴互动在预测认知能力发展的预测力很大;[12]且大学本科期间是大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接触最为密切的宿舍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大学生个体有重要影响。[13]这给我们促进大学生发展带来很大的启示。一是要创建良好的同伴互动氛围,打造同伴互动的校园平台。二是在学业互动方面,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三是在宿舍互动方面,在宿舍区为学生建立课外活动室、自习室或者讨论室,为学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四是在课外活动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结交不同的互动对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三,大学生师生互动方面,学习性互动的频率高于拓展性互动,要关注拓展性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通常不能依靠自己产生,教师的有效干预对此非常重要。[14]拓展性互动在师生互动方面影响力很高,利用好拓展性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多元的环境,而且还能帮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在学术活动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设置的专项项目,开发新的项目并提供支持资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鼓励教师加强指导。在就业准备方面,提供企业项目实地调研、实习项目,开展校内专项训练营等,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大学生活体验。因此,要重视师生互动,让师生互动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学习性互动,同样关注拓展性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5-21)[2021-03-2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5/t20200521_457227.html.

[2]GAMSON Z 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91 (47):5-12.

[3]李一飞,史静寰.生师互动对大学生教育收获和教育满意度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14(8):71-79.

[4] MARCELA C. The Impact of Hispanic-Serving Institutions (HSIs), Emerging HSIs, and Non-HSIs on Latina/o Academic Self-Concept[J].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 37( 4) : 499-530.

[5]LUNDBERG C A, LOWE S C. Faculty as Contributors to Learning for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16, 57(1) : 3-17.

[6]KARABENICK S A. Social Influences on Metacognition: Effects of Colearner Questioning on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6, 88(4): 689-703.

[7]杨院. 大学生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课堂学习环境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9): 75-80.

[8]郭建鹏, 杨凌燕, 史秋衡. 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J]. 教育研究, 2013, 34(2): 111-119.

[9]JOHNSON R T, JOHNSON D W.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Ignored but Powerful[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85, 36(4): 22-26.

[10]STAGE F K. University attrition: LISREL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the persistence criterion[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88, 29(4): 343-357.

[11]龙永红,汪雅霜.生师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18(12):32-39.

[12]FRANKLIN 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College Environments on Academic Learning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5,36(2): 127-153.

[13]梁耀明,何勤英.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7(4):83-88.

[14]KING A. Structuring Peer Interaction to Promote High-level Cognitive processing[J]. 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1(1): 33-3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