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工作建设路径优化

2021-09-05 03:48白亮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白亮宇

摘 要: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通过社团管理工作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将思政育人、服务育人融入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去成为本文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新时期独立学院大学生培养现状特征,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发现社团工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探该项工作的建设路径,提出优化对策,为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者优化社团管理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 社团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25-0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为顺应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战略呈现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特征[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经济倒逼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积极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经济增长必要性和紧迫性[2-3]。因此,独立学院着重培养的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实操能力,逐渐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来源之一[4-6]。大学生社团作为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主要通过参与社团管理与活动引导大学生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和理解,促进复合型人才“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挖掘潜力,文化养成”等方面的提高,是独立学院开展“三全育人”思政工作的重要平台[7-9]。

作为独立学院教育管理人员,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开展大学生社团工作建设成为独立学院提升自身实力、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以新时期独立学院大学生培养现状特征,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发现社团工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探该项工作的建设路径,提出优化对策。

二、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0]。2017年6月1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通知中,强调在构建和完善党领導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基础上,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对大学生的组织吸纳、组织规范和组织提升等作用。以团委为中心,通过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提供外围的延伸手臂[11]。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兴趣培养等方面积极延伸拓展,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是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因此,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工作中的作用,具体总结以下几点:

(一)推动思想引领助力大学生正向发展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成员因志愿和兴趣具有共性,且注重实战引导,团队需求高,能够发挥较强的团队凝聚力,集体观念得以深化;以社团载体构建线上正能量媒体平台分享资讯信息,关心社会热点、国家政策、人生哲学等内容,以正视听,稳定大学生群体;通过线下举办科技竞赛、主题演讲、辩论、征文、朗诵等社团活动时,弘扬中华文化经典,强化爱国爱党意识。因此,良好的社团建设可以较好地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多元复杂的文化中引领大学生走正确的思想学习道路。

(二)突出大学生教育本位性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独立学院专业社团指导教师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双重导师。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朋辈关系,突破了第一课堂原有的被动式教育,引导社团成员如何合理解决专业难题,并提供科学实施方案;在生活指导上,给予关心引导,助力学生树立自信,走向成功;另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愿的需要,主动向指导教师了解社团专业发展需求,加强主人翁意识,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从而突出大学生教育的本位性,获得感和幸福感得以提升。

(三)提升大学生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社团的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促使社团与社团、成员与社团、社团与社会之间产生丰富联系。社团成员在组织建设、对外合作交流和日常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能够更好地认知自己、定位自己,目标日益清晰;二是能够较好地认知社会,把握社会,强化社交能力,构建自己的“朋友圈”;三是遇事理性果断,积极寻找应对方法,灵活处理,提升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与对外交流,与时俱进,开拓视野,让大学生更接地气,更有目标感。

三、社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团组织地位较低,管理缺乏规范化长效机制

当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以团委为核心,组建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推行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体两翼”模式。社团联合会在管理机制中出现随意、松懈、低效率等问题,并在活动指导、场地审批、活动经费等方面和学生会之间没有实现均衡发展。具体问题主要突显在:一是社团准入标准不严格、审批程序粗糙、没有详细备案、社团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组织结构不健全、发展缺乏规划和必要的人员支撑;二是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管理停留在表面,难以发觉“前期热情,后期不问”型社团、“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不深入、考评考核体系不健全;三是活动策划执行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完善、优质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平台。

(二)经费不足与活动场地紧张,导致社团发展过度商业化

“有人没钱,有人没地”的尴尬局面导致社团成员长期缺乏归属感和集体观念,降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对社团发展不关心、不参与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大学生社团正向发展。大部分社团通过成员缴纳会费、拉活动赞助等形式,筹备活动经费;部分社团过度追求利益导致大学生社团与大量的社会商家达成合作,致使大学生提前消费、盲目消费,提高校园欺诈风险。过度商业化、社会化促使成员忽略社团的发展本质和实际需要,社团外部评价被带上“有色”眼镜,降低大家加入社团的兴趣。

(三)专业指导老师指导帮扶落实不到位,对社团组织发展不够关心

专业系统的指导和思政育人体系是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次数较少、无固定指导时间、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时常发生。具体表现为:一是对于社团指导老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包括选聘程序、职责范围、考核标准、激励标准等;二是社团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学生事务繁重,难以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社团日常管理需要;三是社团指导教师的选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对口专业性,难以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服务。并对成员开展思政育人工作力度有待提高。

(四)社团发展类型不均衡,活动举办缺乏品牌建设

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文化娱乐较多,科技创新型和志愿服务型社团相对匮乏,思想引领类社团更是值得关注并认真落实的重点领域;各类型社团所举办的活动存在高度不够,文化层级低,内涵不足,受网络快餐式文化入侵较大等问题;对于社团标志性的活动来说,缺乏系统性的社团文化元素,比如社团标识的制作与使用,活动规范化宣传,合理运用网络短视频平台等问题,社团建设缺乏品牌建设。

四、社团建设路径优化对策

(一)有效推行社团全员参与制,加大社团整合与改革力度

在社团组织方面,一是社团联合会组织换届、部门分工、人员精减着重放在实干、高效等方面,积极引导社团基础建设落地,完善大学生校园活动功能空间;二是推进新媒体平台建设,推广社团建设品牌,制订阳光型社团发展计划,考评体系与财务运作量化、透明化;三是通过编制执行社团日常管理标准化手册、科研活动报销补贴标准、学科竞赛活动奖励办法等措施,严格审批准入门槛。

在社团考核方面,一是通过合并、撤销、新建社团进行社团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行全员制社团体系,即入学的每一位同学都加入各类喜欢的社团中去,将自我评价、社员互评、活动评价考核打分存入个人学籍档案,计做学分;二是以就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竞赛体系为抓手,社团联合会为载体,推动全员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强化职业信念,对接市场用人标准;

(二)建设“产学研”专业综合性社团,强化“一系一品”品牌效应

在社团发展方面,一是建议独立学院依托创新协同工程中心,紧密对外合作,转化科技产能,设立专业综合性社团;二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企业与各专业予以接轨,对接人才供需标准,提高专业对口实践层次,为毕业生与企业高效开展就创业双选平台提供优质资源保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良性循环;三是在此基础上夯实“一系一品”大学生社团品牌建设,每个专业系的社团指导教师要积极拓展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努力营造创新孵化体系,将互联网经济与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传统育人系统中去,突显专业特色,助力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评价向好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社团指导专业性

在学院发展层面,组建专班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院团委书记担任组长,分团委书记、学生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团委秘书、各学院团学组织负责人组成。该小组一是要紧密围绕团中央部署,组织社团成员开展大学习,定期交流讨论学习成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优秀事迹、典型人物进行规模报道;二是组织聘任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指导老师进驻社团,开展“一对一”对接帮扶工程,帮助社团负责人梳理组织结构,提升科研水平,落实社团发展规划路径,规范日常活动开展秩序;三是社团负责人以社团工作月报形式反馈给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办公会决议和常务管理人员的回复执行管理策略。

另外,工作领导小组要突出“大国工匠,踏实奋进”的指导原则,筛选国内外重大赛事活动,统一调配学院资源,给予以场地和经费的支持。向高质量赛事进发,引导社团“以赛促建,以建促评”,带领更多的师生享受社团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为新时期下独立学院成功实现转型建设提供利好因素。

(四)以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为主导,提升社团品牌建设

结合“互联网+”发展形势,注重科技成果实用化,造福社会,惠利于民,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高效、智能;贴合办学地方实际,开展贫困助学、科技助农、赛事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锻炼队伍综合素质,珍惜当下,有力传承;以此为动力来源打造社团品牌,实现优质社团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项敬尧.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01):4-9

[2]管培俊.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17-19

[3]史向军,夏玉汉.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新时代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21-25

[4]邓捷,贾志永,蒋浩然,等.关于独立学院应用技能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J]学周刊,2019(11):6

[5]徐永扬,屠强,朱俊海,等.培养独立学院应用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工业设计,2018(10):127-128

[6]王纪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培养质量提升途径分析[J]知识经济,2018(15):172-173

[7]王文燕,郭德明,张立刚.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養的影响反思[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7):28-30

[8]张方超.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9]王淑红,杨小朋,夏鑫,贾洪荣.独立学院大学生社团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7

[10]朱继东.新时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学习习近平在全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党政研究,2017(2)

[11]曹军会,李春祖.基于“一心双环”格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原则与路径[J]独立学院辅导员学刊,2017,9(05):93-96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