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重塑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9-09 13:17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474350别建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汀钙右心室阿托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474350)别建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为呼吸内科多发病、常见病,高发于中老年人,可引发肺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为常见COPD并发症,可致使COPD病情逐渐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影响长期生存率。现阶段针对COPD合并PH的临床治疗,常根据诱发因素实施抗炎、平喘、解痉、吸氧治疗,但对机体肺功能改善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降脂、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可经多途径降低肺高压[1]。阿托伐他汀钙是第3代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断细胞中羟甲基代谢,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并增强其活性,且其可促进血管扩张,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血管重建,调控肺动脉压力。因此本研究前瞻性选取我院COPD合并PH患者76例,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我院76例COPD合并PH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中COPD诊断标准,伴有明显肺动脉高压、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超声检查可见右心室心肌变薄、扩张,室壁内腔扩大、局部变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活动性肝病、活动性肺结核、哮喘、肺癌;心、肾严重功能障碍;近两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史;精神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38例,女13例,男25例,病程3-15年,平均(9.15±2.74)年,年龄57-74岁,平均(65.72±4.03)岁;实验组38例,女16例,男22例,病程4-16年,平均(9.85±2.76)年,年龄58-75岁,平均(66.38±4.07)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利尿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20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症状消失,呼吸等级达到0级或降低≤2级为显效;症状明显缓解,呼吸等级降低≤1级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②肺动脉压: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PASP、肺动脉平均压(PAPM)。③炎症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取静脉血3ml,离心(2000r/min,15min),分离上清液,以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④右心室重塑:随访3个月,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最大三尖瓣反流速度(TRVmax)、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A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92.11%较常规组的73.68%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肺动脉压 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PASP、PAPM均明显下降(P<0.05);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实验组PASP、PAPM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动脉压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肺动脉压比较(±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PAP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8 54.87±6.74 35.27±5.02a 41.35±6.24 28.45±5.36a常规组 38 53.65±7.12 40.31±4.48a 40.57±5.89 32.68±4.75a t 0.767 4.618 0.560 3.641 P 0.446 <0.001 0.577 0.001组别 n PASP

2.3 炎症指标 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n TNF-α(n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38 63.28±8.45 31.25±3.67a 30.42±4.72 15.36±3.34a常规组 38 61.84±7.16 39.43±4.56a 29.83±5.02 18.96±4.13a t 0.802 8.615 0.528 4.178 P 0.425 <0.001 0.599 <0.001

2.4 右心室重塑 随访3个月,实验组脱落2例,常规组脱落3例。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RVAD小于常规组,TRVmax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右心室重塑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右心室重塑指标比较(±s)

组别 n RVAD(mm) TRVmax(m/s)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 36 48.23±5.12 41.35±3.62a 4.37±0.58 5.52±0.74a常规组 35 47.64±4.76 44.57±3.59a 4.51±0.49 5.04±0.64a t 0.503 3.763 1.097 2.920 P 0.617 <0.001 0.276 0.005

3 讨论

PH是一种常见COPD并发症,可引发恶液质、骨质疏松、骨骼肌萎缩等多种肺外表现,且可进展为肺心病,缩短患者生存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故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以改善预后。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常规组的73.68%,治疗后PASP、PAPM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降低COPD合并PH患者肺动脉压,增强疗效。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常用他汀类药物,可阻断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增殖、收缩,扩张肺动脉血管,以改善机体症状,且其可降低RhoA/Rho激酶活性,拮抗NF-κB转录,从而抑制炎症因子转录,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反应,防止肺血管重构[3]。因此在常规化痰、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提高疗效。另外本研究显示,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RVAD小于常规组,TRVmax大于常规组(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OPD合并PH可改善右心室重塑。分析原因可能与阿托伐他汀钙具有多效性有关,除降脂效果外,还可减轻炎症反应、扩血管、缓解胰岛素抵抗、拮抗平滑肌细胞增殖,故能用于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治疗[4]。

hs-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COPD发生后机体血清hs-CRP含量可明显增加,且其含量能反映机体肺功能;而TNF-α是一种由活化单核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可刺激炎症因子释放,加重炎症反应[5]。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抑制COPD合并PH患者炎症反应,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COPD合并PH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右心室重塑,增强疗效。

猜你喜欢
汀钙右心室阿托
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双联抗血小板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比较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