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的临床护理

2021-09-10 21:16张蝶熊茂婧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

张蝶 熊茂婧

摘要:目的:探究80例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与整形外科2020.06~2020.12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为对象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住院时间9~27d,平均(18.52±4.31)d;80例患者发生2例口腔感染,其余并发症并未发生,发生率2.50%,经过有效处理完全康复。80例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100%。结论:对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行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应予实施。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颌间牵引;临床护理

颌面部骨折术后若仍未得到有效治疗临床常用颌间牵引术予以支持,从方法上看,颌间牵引有牙弓夹板和种植钛钉两种方式,牙弓夹板固定是根据需要恢复的部位将小橡皮圈与挂钩连接进行牵引,以使咬合关系恢复[1]。种植钛钉是一种新的颌间牵引方式。两种方式患者口腔功能均受限,难以正常咀嚼,感染率、营养不良率等提高,不利术腔愈合,给予其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对此,本文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与整形外科2020.06~2020.12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与整形外科2020.06~2020.12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患者为对象。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18~45岁,平均(35.24±5.81)岁。病因均为车祸、暴力等外因所致。

纳入标准:颌面部骨折术后经诊断需行颌间牵引。

排除标准:牙周炎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颌间牵引后因为牵引力、牵引夹板束缚等影响,患者会有牙痛、术区肿胀、食欲下降、语言功能受阻等表现,受此影响后,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针对该情况,护士会应充分考虑患者病因、伤情等因素,评估其心理状况,并在术后3d内强化心理疏导,同时为其营造舒适、干净的养病环境。针对不能说话的患者,准备纸笔或画板与患者交流。

1.2.2饮食护理:因为颌间牵引对患者口腔有影响,予患者代金氏管喂流质食物,进食少渣饮食。代金氏管喂方法:将胃管剪成约10cm长短,与注射针筒乳头部分连接,即为代金氏管。抽吸流质食物后,将代金氏管末端放置口内健侧磨牙后间隙,将注射针筒内食物缓慢注入。因患者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所以应注意加强患者营养,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如:鱼汤、鸡汤、肉汤、蔬菜汁、水果汁等。并注意检查进食后患者口腔情况,包括咬合关系是否正常、颌间牵引钉、结扎丝是否稳固等[3]。同时做好口腔清洁,清除食物残渣,引导其含漱漱口液。

1.2.3口腔护理:颌间牵引会提高清洁口腔的难度,产生盲区,若不能有效清洁盲区,容易诱发牙龈炎、龋齿等。故而,护理时利用口镜与手电筒,探查口腔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处理方案。例如,清醒且配合度高的患者,应用一次性冲洗器连续冲洗各个位置。患者每餐进食后,先使用温水漱口,再使用1%聚维酮碘溶液10ml含于口内1min后吐出,或用吸痰管吸出,并在半小时内不进食任何食物。对于配合度低的患者,采用吸引联合冲洗的方法,需注意缓慢、仔细[4]。

1.2.4疼痛护理:颌间牵引3d内患者会有明显的肿胀疼痛感,应耐心告知患者原因。术后24小时内可以用冰敷,缓解疼痛感,冰敷需要间断时间,每次冰敷时间为20-30分钟,每1-2小时冰敷一次。或者也可以播放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对疼痛不能耐受的患者,可在签署相关同意书后,使用镇痛泵止痛,或者使用其他药物止痛。

1.3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2结果

80例患者住院时间9~27d,平均(18.52±4.31)d;80例患者发生2例口腔感染,其余并发症并未发生,发生率2.50%,经过有效处理完全康复。80例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100%。

3讨论

颌面部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后不代表不会发生变化,相较于其他部位骨折经治疗后等待痊愈而言,行颌间牵引后患者还有较高概率出现咬合关系不正常、口腔功能障碍等,同时术后患者还普遍存在术腔肿胀、疼痛等问题,对患者康复产生负面影响。临床护理是颌间牵引术后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口腔可保证清洁,防范发生细菌感染、咬合关系不正常等问题,全面提高患者口腔健康对,同时护理还不会对口腔已经治疗的部位产生不良影响[5]。本研究中80例患者住院时间9~27d,平均(18.52±4.31)d;80例患者发生2例口腔感染,其余并发症并未发生,发生率2.50%,经过有效处理完全康复。80例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100%。综上所述,给予颌面骨折术后行颌间牵引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其快速康复,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可提高颌间牵引治疗有效性,缓解患者术后术腔疼痛、肿胀等问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鹏,瞿丽.颌间牵引钉在颌面骨折颌间牵引中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应对策略[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8):40+44.

[2]申海花.口腔颌面部骨折200例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3):330-332.

[3]涂静,白沅艳,邓立梅.延续性护理在颌间牵引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1):98-99.

[4]李旻谕.颌骨骨折颌间牵引的口腔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0):238+241.

[5]廖胜英.颌骨骨折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术后口腔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16):180-182.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1例慢性肾脏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