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 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

2021-09-10 07:22李洪威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本文立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讨了以写促读的概念、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具体的运用价值,旨在通过以写促读模式的恰当运用,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形式,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写促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3-0025-02

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呈现在基层工作者的视野之内。其中,以写促读便是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认可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1]。那么究竟什么是以写促读?其是否存在切实的可行性?以写促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发挥哪些价值呢?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在自身教育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个人获得的浅显认识与看法初步归纳如下,望带给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些许启示。

一、以写促读的概念及其可行性

(一)以写促读的概念

所谓以写促读是指通过写作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的一种理念。在以写促读中,写作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手段,而阅读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与追求[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写促读与以读促写是非常相近却有着较大区别的两种理念,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加以区分与正确运用。

(二)以写促读的可行性

首先,阅读与写作两者本身密不可分。大量写作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而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后又能以更专业的视角去鉴赏、品味阅读到的文本、篇章[3]。阅读离不开写作,写作同样离不开阅读,从两者的密切关系来看,以写促读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存在较强的可行性。

其次,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应割裂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也不能只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4],正确的做法应是同时兼顾阅读与写作教学,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这一要求也决定了将以写促讀模式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其有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最后,小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便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教学中践行以写促读的理念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二、以写促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以写促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所发挥出的突出价值进行详细阐述。

(一)读前写作,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兴趣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对阅读带有大量文字的文本不感兴趣。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不愿主动进行阅读[5]。为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应想方设法去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只有当学生愿意阅读,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融入所要阅读的文本内容中,进而取得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效果。在阅读前进行少量文字的写作可以使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充分开发与延伸,从而产生阅读兴趣[6]。可以说,阅读前的写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认真回想平时见到的燕子,尝试以“燕子”为主题写下简短的文字。燕子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因此,学生很快便拿起手中的笔写起来。有的学生写“小燕子有一身黑黑的羽毛,远远看上去像一架小飞机”,有的学生写“小燕子在秋天会飞去南方,到了春天再飞回来,我想是因为北方的春天太美丽了,能把飞到很远之外的小燕子都又吸引回来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将自己对燕子的认识与看法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要点明本次要学习的课文与燕子有关,学生便很容易产生了解的兴趣与积极性,因为他们也想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如此一来,借助读前写作小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便被激发出来。

(二)读中写作,帮助学生勾画阅读文本的细节

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习惯于将具体的阅读文本内容分散开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7]。这样一来,学生难以了解文本中的细节,其自主阅读水平与能力也难以提升,这不利于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写,可以帮助学生勾画阅读到文本内容的细节及脉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文本时,笔者便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并将阅读过程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与此同时,还要写出自己认为值得摘抄的原因。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涨,不断抄写着自己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摘抄了这样一句话“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并对自己摘抄的原因进行了说明:“这句话通过反问的方式告诉我们海上日出就是一种伟大的奇观,这是巴金爷爷看到海上日出后的感受,也是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有的学生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我认为巴金爷爷是一个非常喜欢看日出的人。因为他在文章里是这样写的‘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这里的‘常常’就是最好的说明。”就这样,学生边读边写,读懂了阅读文本的细节,也读懂了《海上日出》蕴含的情感,这正是采取以写促读模式的意义所在。

(三)读后写作,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理解

当结束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后,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的感悟与体会。这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看法与认识,将会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后写作,让学生在读后写作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学生阅读了《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文本后,笔者鼓励学生梳理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及认知,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有着很多有趣而又精彩的事物。可是,有的时候,人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学习,忘了带上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这些奇妙的美好。所以,在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之余,不妨积极发现,感受这些无穷的自然之美吧。”从这名学生写下的简短文字来看,其对《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文本的主旨有了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同时,这一理解也使他能在日后生活中有更多新的感悟。由此可见,读后写作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结  语

总而言之,以写促读模式的恰当运用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科学、灵活地运用以写促读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及文学素养,还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其写作能力,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张翠芳.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2):1.

袁荷花.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1):81.

黄莹莹.以写促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明日,2019(28):297.

张琴珍.以写促读,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192.

李健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以读促写”的指导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11):84.

毛永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J].学周刊,2018(31):58-59.

郭黎明.立足文本,以读促写:浅谈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16(12):48-50.

作者简介:李洪威(1980.12-),男,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