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研究

2021-09-10 07:22周政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思维教学研究

周政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专家推行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更新,目的是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由此许多教师正在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目的是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趣更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高中数学教学从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在许多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模式的实践下,提高高中学段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数学课堂也在普遍地实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高中数学;创新思维;中学生;教学研究

采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新的学习研究方式,要从根本上转变高中学生接触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与问题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友谊,建立起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以后的思考问题方式与解决问题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课堂不再被教师完全把控,不再是“一言堂”,学生拥有了充分的主动权,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打造品质课堂,贯彻落实好数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要求。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思维等发展的一门学科,随着新课标的落实,想要真正将数学教育的培养落到实处,构建品质课堂,在根本上转变高中学生进一步接触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与问题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建立起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以后的思考问题方式与解决问题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以及教育“立德树人”的引领下,学习品质、创新思维成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新的量化点,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创新力、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独立学习等方面,学校课堂应该展开相应的专项培训,打造高质量的品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方面个性的养成,培养多元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想要进行一堂优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教师要做好引导,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品质。学习情境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著名学者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十分强调“情境教育”,要在老师的引导中进行合作与探究。在高中函数学习中,学生接触数学计算与数学图形应用的题目,简单的函数与图形学生可以接受,但拼合而成的图形对学生来说就比较复杂,这实际上时因为学生并未真正了解函数与图形相结合的实际意义,只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计算时得到启发。比如在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进一步接触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比教师单方面教授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教师要提高让学习小组探究的教学意识,在教学时向学生发出有效提示,鼓励学生自我思考与合作学习。向学生提出问题,抛出橄榄枝,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比如在引入椭圆时,因为学生都已经知道圆的定义,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旧的认知去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定义画出圆,然后让学生自我进行思考:如果将绳子的两端均进行固定,那么会画出什么图形呢?这时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进一步得出椭圆的定义。

所以,教师要时刻观察课堂发展的动向,学生在接受学习时给予教师的反馈,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上课时思维的脉络,利用例题让学生去分析问题,也就是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实践的问题,可以是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小组交流,在独立思考无法解决时,进行小组合作,还以上文“函数”学习为例,可以在初步接触函数概念时,用简单的例子进行理解,用最简单的换算进行举例,然后用变量、常量进行引入函数的计算等进行实践学习。

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打造新的教学模式,“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概率、实践”、“综合与应用”等四方面内容是数学教材中教师主要教授的板块内容,不同的板块内容需要教师选择相应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而非同一授课模式,在数学课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通过例题的讲解,教师将概念阐释清楚,学生举一反三,能够真正应用于后面的习题练习,进而应用于实践之中。

其次,从教学细节入手,细节决定成败,往往一节课的细节是否完善可能决定了一节课教师教授、学生听讲接受否能够成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预设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函数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不规则图形的几何计算问题等,教师要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预设学生思维可能受阻的“障碍点”进行“支架式”教学。教师要从时间细节上进行把控,教师要有足够充分的备课准备时间,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分配一节课中教师讲授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

所以,教师在进行一堂优质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情境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初步接触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学习,在教学时向学生发出有效提示,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明确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有意识通过构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更容易在不同的方面把握数学学习的教育实践,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的弊端。不过,创新品质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创新品质课堂”模式下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的运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去磨合与完善,善于理解、勤于交流。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策略,将每一步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学习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莎.问题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电子版),2016(9):78.

[2]卞苏华.简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数理化学习.2011(7).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创新思维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