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析

2021-09-10 05:42岳丽燕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激发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摘要】不论哪一学科教学,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均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引导。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自制力和认知力较差,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不仅会大大提升课堂活跃度,也会增加学生课下学习时间。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教学法是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都是从音乐知识理论入手,夯实专业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技巧性较强的音乐内容学生很难较快掌握,过程也是较为枯燥的,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了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提倡兴趣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实现音乐教育目标。

1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意义

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为整体优化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应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工作。作为小学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充分全面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全面的培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科学引导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翁。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的提升以及培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积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的引导,科学全面的投身于音乐学习实践中。作为素质教育的特色学科,音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专业性,尤其是一些音符等内容,学生在认知以及理解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比较大的思维障碍。为进一步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全方位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教师有必要科学培育以及整体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程的学习主体,另一方面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科学全面的培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能够切实全面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身于音乐学习实践中。如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开展音乐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音乐练习以及音乐实践,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

2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小学生是否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因素。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跟唱教学是许多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即为学生找出一首歌曲的音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唱歌,这种无变化性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难以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基于此,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认知,端正教学态度,在重视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目标与小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积极寻找、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并正确运用多媒体丰富音乐课堂,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亲身实践,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与价值,最终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情感的升华;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平安夜》这首歌曲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平安夜、圣诞节的知识,运用外国文化初步调动学生兴趣,之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外国国家过平安夜的习俗、景象等,并为学生播放应景的音乐,通过视频、音乐的双重作用带领学生走进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强弱规律,于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2创设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在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思维更能得到舒展,學习效率也会更高。就小学音乐课堂而言,让小学生的身心浸泡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与限制在枯燥的口头说教中,其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除了要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外,还需注重教学氛围、教学环境的创造。教师应正确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音符是音乐的基本语言,将音符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不仅能生成悦耳动听的音乐,更能促进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小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认知能力有限,若想通过口头的讲解与笔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这些内涵,运用这些知识颇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运用音乐促进小学生理解,同时运用音乐引导小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与价值,最终对音乐产生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或热烈欢快、或宛转悠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学习情境,通过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调动学生内在情感,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所要传达出的氛围与思想情感,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创造,让学生从浓厚的音乐氛围中捕捉灵感,获得对其中思想的感知,将这种朦胧的感觉或意识通过肢体动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3优化教学评价,提升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必不可少,通过有效的评价,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让学习不再盲目,这对于学生兴趣的生成来说至关重要。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幽默、诙谐的评价或充满鼓励与赞赏的话语,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音乐的信心,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与成就感,更享受音乐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生音乐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激励体系,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实际学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感受音乐魅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陈小培.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黄河之声,2017(03):45.

[2]卢杭林.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J].音乐时空,2015(13):173.

作者简介:岳丽燕(19821214)性别:女 ;籍贯:山西文水2007年6月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校音乐学专业;职称:中小学二级;现从事工作:小学音乐教师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激发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