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9-10 23:12李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运用分析初中语文

李波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阅读表面化问题严重,导致学生无法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阅读。针对这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反思和研究,改变阅读教学表面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这种阅读更为深入,而且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上去分析和理解文本,学生就能更好把握文本,信息处理能力也会提高,阅读效率会一下子提升,最为重要是学生在阅读中收获会非常多。另外,文本细读有助于语感、感悟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还会让语言知识经验更为丰富。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277

引言

文本细读能有效深入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理解逐渐加深,同时也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逐渐为学生创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对现代教师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同样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读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条件。

一、同类细读,课外延伸

几乎每一堂语文阅读教学都会涉及到课外阅读内容,甚至有些教师还采用多文本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虽好,但多半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阅读内容充实的同时,并未保证阅读质量,也就是读得不够细致。在文本细读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内容与内涵,教师也会借用一些与教学文本相类似的课外文本辅助教学。文本选择上可以是内容的相似、事物的相似、情感的相似、背景的相似、寓意的相似、内涵与思想的相似,考虑到文本包含的元素可能十分广泛,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融入多文本课外资料,但前提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首先启发学生思考,课文的寓意是否只是在表达愚公不畏艰难险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揭示的道理是否只局限在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单看课文内容也许是这样,但若把目光放到更远会发现,“愚公”移山的过程也是在考验人们吃苦耐劳、磨炼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教会年轻人先吃苦后享乐,以此震动心志、坚强性情、增长才能。这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达的内容是何等相似: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还原文章感情,提升细读质量

大部分作者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现感情,从而让读者在感觉和思想上得到共鸣。所以,学生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把文章中的感情与自身联系起来,细读还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终达到提高细读质量的目的。

比如,我们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作者李白表达对友人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学生就可以把作者当时的感情带入自身,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上,从而更深层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使学生快速学习相关类型的语文知识。再如,我们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唤起原有的阅读感情。古语有“水流东海不回头”,但是文本描写的黄河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中华民族有低谷时期,也有高潮时期。

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文中的文字相互结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如“作者如何描写黄河的情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是写黄河,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和李白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让学生将自己所答所想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也可以应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后通过细读还原文章,提高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在写作时的知识储备。

三、增强文章阅读理解的深度,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先明白学生进行略读和细读的原因和方式。首先是略读在阅读效率上远胜于细读,学生能通过阅读迅速地对于文本阅读中的大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细读则需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度的探讨。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单纯从情感描写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可以算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情感描写最为丰富的一篇选文,文章中以作者的双腿瘫痪为主要的情感发力点,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因为双腿的残疾,作者的情绪变得暴怒无常,对于母亲的关心总是感到厌烦和想要躲避。从作者的个人角度出发去看这段感情的描写,用“强烈”两字来形容,如果只是表达强烈的自身感情的话,那这篇文章倒也称不上是情感描写的佳作,而难得的是这篇文章的情感描写从强烈和细腻两点进行双线发展,情感强烈的描写在作者的身上体现,而情感细腻的描写,则在作者的母亲身上。首先是在第一自然段,母亲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关心着“我”,虽然没有语言和神色描写,但一个“躲”字却让一个小心翼翼、关爱着儿子的形象油然而生,于无声处将母爱写得淋漓尽致。虽然动作是小心翼翼的,但是从中透现出来的情感却异常强烈。

第二自然段是:“她忽然又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要敏感。”从这一段细节描写当中,可以看出,母亲在极力照顾着瘫痪儿子的心情,避免有一些字也会引起儿子的伤心事,从动作力度上来说,相较于第一自然段的“偷偷躲出去”,语言戛然而止的力度是要小一点的,但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儿子的关爱,却从未因为动作力度的减小而有所削减,将强烈和细腻两种截然相反的字眼融合到同一个人物身上,像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感情表达得全面而真实。这就是作者借助一些细节描写,将自己的感情埋藏于字里行间,如果只是略读的话,必然是不能发现作者这般巧妙的心思,只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去进行有深度的研究,才能发现作者文字的魅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这篇课文的细读成果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是否也蕴藏了自己的小心思,让学生将细读文本的细腻心思放到生活的感悟当中,去感悟周围的人对自己的隐而不发的爱,隐藏在情感深处的细心正在等待他们去发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提升学生知识储备,而文本细读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理解,感悟文章作者中心情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亚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0,{4}(08):156.

[2]左常杰.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閱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9,{4}(11):226.

[3]陈峰.浅析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4}(03):56.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运用分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