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研究

2021-09-10 15:16曹顺娣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

曹顺娣

摘要: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质与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学科属性,提出了思政育人、深度教学、教师发展的三大目标,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言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相互融合和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三大创新点,即“融合性”“潜藏性”和“自然性”,重点阐释了四步走的实施路径,包括“顶层设计”“挖掘素材”“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估”,为大学英语课程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7-0123-03

基金项目院2020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教学”专项课题“课程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學融入研究———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项目编号:2020WYKT094);202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20SJA2342)。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3]。《纲要》提出,必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个角落,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中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就外语学科而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规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学亦可以此为参照制订教学方案、大纲等并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必须依托课程,同时还要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将育人目标贯穿全过程[4]。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将思政融入课程,实现育人大格局

综合考虑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实施课程思政要求将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人文性限定在价值观框架内,制订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将现有英语教材重新组合,推出课程思政教学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并且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搭桥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大格局。

(二)将语言知识关联情感价值,实现深度教学

大学英语实施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将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知识技能提升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之目的,全面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讨如何在外语课程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让外语课程体现出“思政味儿”。

(三)改革教学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是实现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基于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交互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的认同。教师还要主动搭桥,力求对接思政课程,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书育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确立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之后,还要考虑具体的目标,即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有诸多不足,比如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一)语言教学内容如何与思政内容相结合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与课程的叠加或者复合[5]。但如何科学地实现叠加和复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绝不能脱离课程,必须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方面需要尊重英语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属性,以实现学生的德行养成。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有充足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教师应充分掌握语言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力求两者有机结合,切忌生搬硬套。

(二)语言教学如何转入思政教学

语言教学转入思政教学的桥梁搭建至关重要。在前期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吃透教材,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价值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目标设定必须基于课程内思政元素的提炼和加工,教师通过讲解语言知识来实现价值塑造,达到有机结合,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采用何种教学方式

语言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大学英语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参与实施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深度理解并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总结提高,扬长避短。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之前,必须掌握重难点,才能有的放矢,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践之路,并有所创新。

(一)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难点

1.确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教学目标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主要围绕讲授外语知识展开,注重培养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对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等深层次问题的重视稍显不足。“课程思政”要求把价值观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在设计课程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都要把价值观引领摆在重要的位置。

2.深入挖掘现有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和章节都蕴藏着一定的人文性意义,教师通过挖掘课程内含的思政元素,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将学生引领到思政课程中寻求答案,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价值观与社会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尤其重视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道德层面的要求,而这些也恰恰蕴含在人才培养目标中。

3.推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大学英语要通过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国家需要的、发展全面的专门人才。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力求从理念和实践上将“授课”全面转变为“育人”,将英语“教学”转变为英语“教育”。

(二)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有所创新

1.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性”

在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时,不能将思政强加于英语课程,也不能独立于英语课程,而应有机融入英语课程之中,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融合。因此,必须在课程设计中体现整体意识,形成系统規划。在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必须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在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中体现出系统性和延续性,使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于知识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从而达成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正确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的“潜藏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思政目标融合于英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潜藏于教学过程之中,在达成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能力目标的同时,巧妙无声地达成思想目标和价值目标。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敏锐,共情能力强,同时自我意识突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善于独立思考。因此,教师的引导方式尤其重要,应做到涓涓细流,水到渠成。

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的“自然性”

大学英语教学先天具有课程思政的育人基因。就思政性而言,外语类课程因其较强的思想文化内涵,应该更靠近“强极”一端[6]。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内容的传递往往不需明言,便能使学生自然地接纳其中的思想。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中,达到既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又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借助思政教育理论、语言学习策略、英语教学的理论,其次要采用调查问卷、师生访谈、课堂观摩等研究方法,才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探索。主要研究框架如下:

(一)顶层设计

首先,学校和学院层面应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并提供支持和方法引导。其次,教学科研团队在制订教学大纲和方案时应明确课程总目标及每学期、每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包括整体教学设计和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此外,顶层设计是开放的,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挖掘思政素材

教学团队应对教材进行充分的二次开发,并对教材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超链接拓展。具体方法包括: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包含思政元素的相关图文资料、视听说材料,分工完成思政教学案例和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查漏补缺,不断进行内容的拓展等。挖掘思政素材时要体现跨学科性,还应体现通识教育的特点,以达到培养和熏陶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跨学科意识和跨学科能力的目的,同时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三)组织实施教学

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最终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教学团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可通过集体观摩、讨论、访谈等形式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并探索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之路。

(四)形成评估

评估是为了检验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将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首先,评估必须突破语言能力的单一评价维度,增加对语言形式中蕴含的思想性、内容性、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维度,以检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其次,评估方式要多元化、过程化,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交互评价等,以全面反映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程。

五、“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完成观念转变

当前,立德树人被摆在教育重要的位置,怎样把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如何挖掘提炼思政教育资源和元素,是所有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探讨的大问题。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实践,教师将彻底改变旧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三全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实现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是指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指本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目标,即育人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通过挖掘语言知识中蕴藏的文化点和价值观,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思政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建设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和实践者,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实践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教师能够提升理论水平,还能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分享经验等过程中还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交流和探讨。

(四)促进教学改革

为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要把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外语课程也不例外。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外语教学均面临着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无疑将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也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六、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通过“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能传授人文知识,体现价值内涵,还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程思政领域必将大有作为。同时,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课程还是重要的通识课程之一,更应将课程思政贯彻始终,以实现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13)[2020-10-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成矫林.以深度教学促进外语课程思政[J].中国外语,2020(05):30-36.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6]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05):9-14.

(荐稿人:綦亮,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