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精准解读古典诗词

2021-09-10 05:01何飞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内涵古诗词精准

何飞虹

摘要:古诗词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现阶段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肤浅,很多时候重在传授“答题技巧”,却忽视了古诗词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意蕴丰富深刻,如何挖掘古诗中的人文内涵,真正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着手,精准定位,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对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涵;精准;古诗词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词阅读欣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现阶段基本沿袭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肤浅,很多时候教师重在传授“答题技巧”,学生只是机械理解记忆,却忽视了古诗词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割裂了诗词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时间花费甚多却收效甚微,学到的知识基本都是面上的,没有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最后导致学生学古典诗词索然无味。如何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语文教学者,要自我反省:我们有没有遵循古典诗词的特质,有没有精心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于是我开始大量翻阅古典知识书籍,重新学习古典文学知识及其内涵,从中了解到了很多诗词背后积淀的深层的文化意蕴,明白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精准定位,关注诗词教学内容的生命力与有效的教学拓展,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搏,洞察其内心世界,真正读懂透读文本。

教学《陋室铭》这一篇文言文时,我觉得学生至少要搞清以下这两个问题: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借指“高雅”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借指“世俗的纷扰”,为什么同样是乐器的声音,所表达的情感差距如此之大呢?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是很难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的。

那么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可以调素琴”的“琴”字要做探究,把“琴”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音声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能顺乎自然,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琴”字的:“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琴,用来安顿心灵、禁止邪念的巧具,也就是说“弹琴”可以“正心”,让自己变得更高雅。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所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借指“高雅”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借指“世俗的纷扰”,两者非但不矛盾,反而更好地表现了“惟吾德馨”的主旨。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当我们读到部编七下古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时,自然的从“弹琴”这一舉动中体会到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通过挖掘出“琴”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有的放矢地传输优秀传统文化,精准有效地解决了重要问题,学生既真正读懂文本内容,又夯实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短短的一篇《关雎》,为什么君子追求淑女,要演奏音乐,而且还提到了“琴、瑟、钟、鼓”四种乐器?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要将其还原到《诗经》时代,从当时实际的社会背景入手,认知《诗经》的“礼乐思想”。

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中,音乐是关键,是完成人格修养的最高层次。一个人的人生修养是从诗歌开始,以礼为依据,而由音乐来完成的。这是历代儒家理想的礼乐精神。礼乐文明的精髓是“和”,“中和之美”是建立在礼乐的基础上的。儒家钟爱音乐,正是因为在音乐中见到先代的礼制和君子人格。《诗经》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而且在音乐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最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从《诗经》中可以推知当时“诗乐合一”,“诗乐合一”的核心就是“中和之美”。

琴和瑟都是当时主要的弦乐器,古人将二者相谐和演奏,其音协和动听、委婉飘绵,活泼而不失规整,总是能弹奏出令人心荡神怡的声响,所以,“琴瑟之好”一般是描述夫妻恩爱、情感和谐。“钟、鼓、磬”等是属于“打击乐器”,“钟鼓之乐”即所说的“金石之声”,比较舒缓和谐规整。《关雎》中“君子”一词是兼有社会地位和德行之善的双重意义,而“窈窕淑女”,也是兼备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的“君子”与“淑女”的结合是很守规矩的结合,是种爱情与美德相联系的和谐的结合。他们的这种爱情就是《诗经》所倡导的“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而“音乐可与灵魂交响”,“琴瑟、钟鼓”之声一经出现,就轻巧地拨动了淑女的心弦,与她的灵魂产生了强烈的共振,唤醒了潜伏在她内心深处的情思,此乃语言、文字所不能表现,此音乐与《关雎》所倡导的爱情观高度吻合。

有效解决了上面问题后,教师不妨再适机追问深究:如何理解《关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什么基本是四言句?其实通过前面对“乐器”蕴藏的内涵的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君子”那“求之不得”(失败了)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君子风度和高尚的品德,从中进一步认识到音乐的“中和之美”,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了。

“钟鼓之乐”即所说的“金石之声”,是当时宗周雅乐的主体。声音比较舒缓规整,是以四分之四的拍子为基本节奏的。音乐的舒缓和谐,必然造成《诗经》文辞的和谐。其相谐配的诗歌也是四言齐句,每句四个音节,间以杂言,很少变化。读起来和谐悦耳、韵律优美,便于记诵。

杜牧《泊秦淮》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为何将“歌女”称作”商女”?这需要从古代五音着手。古代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音律和四季相配,“商”因为音调凄厉,和秋天“肃杀”之气相近,所以与”秋”相配。所以,“商”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代指“秋”,所以商女也就是秋娘,就是古代的歌女。诗歌里,杜牧运用“商女”这一意象增强了诗歌的变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制造出了悲凉意境的沉重感。

宋词中经常会提到“西楼”这个意象,比如,部编八上朱敦儒《相见欢》开头就写到“金陵城上西楼”,为什么是“西楼”而不是 “东楼”?我们若要了解“西楼”的意涵,就必须先得了解古代时“东西方”的文化内涵。“东”,《前汉·律历志》曰:“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白虎通五行》曰:“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东”,繁体字“東”,“日在木中”曰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充满生机与希望,充满阳刚和力量;西,《说文解字》曰:“西,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也就是说,“西”是鸟儿栖息之处,显得阴柔和恬静;而且西方乃是日月下沉的方位,而日、月之落往往可以借代事物之式微及情绪之低。再者,从季节上来说,东对应的是春天,西对应的是秋天,由于西对应的是秋天,所以西这个字,就容易令人联想到秋天那种万物萧瑟、冷清之感。因此,“西楼”这个词,往往会让人产生较为感伤、寂寞的感觉。若用在诗词中,就会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因此,“西楼”常常被作者用来表达惆怅无限的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成为古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同理,西窗、西厢、西宫、西阁、西亭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读到李商隐写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时,便能感觉到情思委曲,是作者借用“西窗”来抒情,寄托对故人亲人的怀念。

我们古代的很多诗歌里曾写到跟“衣服”有关的意象。例如,唐代李白写的《子夜吴歌·秋歌》,首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为什么要提到“捣衣”?“捣衣”为什么会引起人的相思之情呢?我们同样需要认知“衣”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的游子和战士,都喜欢穿母亲和妻子缝的衣。只有穿着这样的衣,身上才暖和。衣:古代上衣叫衣。裳: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在中国人眼里,”身”和“心是一体化的。最贴身在往往也就是最亲密、最可靠、最放心和最有感情的。物之中,最贴身的是衣服。“衣”既为人之最贴身者,自然也就往往被赋予情感的意义,或用来表现和传达情感。所以,在明朗的秋月夜,长安城里的捣衣声此起彼伏,这些独守空闺的思妇们,把自己对远征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和浓浓爱意,都寄托在捣衣中呢。

了解了“衣”中的文化和思想,我们就能理解中国网友看到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时为什么会震撼之情,无以言表。可以说日本人把我们中国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直戳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人热泪盈眶。

至此,学生之所以能够确切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搏,洞察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读懂文本,正是老師精准定位,有的放矢,挖掘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传授知识,既厚实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对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冬颖《诗经八堂课》

[2]王元鹿《汉字中的自然之美》

宁波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内涵古诗词精准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猜诗词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