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2021-09-10 01:14吴敏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高中物理思考

吴敏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搞好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本文针对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探究性实验的特征,并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实践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引言:在新课标中指出,物理课程应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突出特点

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只要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教学的内容都安排了实验,将原来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实验内容明显增多,要求更加严谨规范,包括探究性实验、示范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做一做”实验等,并且课程中有问题与练习,课后还有分组分类实验等,实验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让学生不在觉得实验是枯燥乏味的练习,将独立完成的任务变成团体合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教材对实验的做法,使用的器材不再有硬性的要求,这样可以让学生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也丰富了实验的方法,有利于实验的设计,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师生更加注重实验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实验的步骤,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

二、落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一)强化新课程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为主,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实验的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教师应成为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模范,无论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新颖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在学生心里播下创造的种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兴趣的培养。物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一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二要靠学生亲身到实验中去激发。教师要善于把握实验的科学性,挖掘实验的趣味性。

例:教师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督促、检查方案,或展示、或竞赛、或讨论,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课本或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很有帮助;物理实验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并且多给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实验的训练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探索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探索实验原理,发展科学思维素质

学生实验的“灵魂”是实验原理,只有把实验原理放在处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位置,才会使物理实验教学“活”起来。若能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对实验原理进行挖掘和探索,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按科学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在基本实验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对实验原理的正确理解。要知道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那一种做法更好,更可行。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个关键。二是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使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以下十三种: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对这些常见实验工具不仅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甚至要知道实验仪器的原理。

例: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中,需要测定电流表的内阻,书中直接给出了半偏法,对这一方法的出现学生普遍感到很突然。我们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测电流表内阻的方法,然后对学生中使用最普遍的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能不仅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营造主动探究的氛围,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新课程的实验课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一堂课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往往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能否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能否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

在一节课中,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个交流环境中,若要使学生有好的课堂氛围,有热烈的讨论,有激烈的争论,有独特的发言。因此,要求教师从尊重学生出发,有和善的,温文尔雅的教态去创设这个环境。民主、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有与人为善的教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实验课中学生的“哇”、“喔”等声音,是学生最真切的情感体现[1]。

(四)课外探究性实验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假如作业还是传统的习题,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削弱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知识探究性作业。例:问题①要求學生观察变速自行车为什么能变速?②速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③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比是多少。④电饭煲为什么我高温和保温两档?等,并要求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可以根据题目适当的画图表或者电路图等有关信息,使物理与生活、技术联系起来,使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得到深化[2]。

总结:所以在新课改革的浪潮中物理老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老师还要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归纳,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刘文忠.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 数理化学习,2008,(11).

[2]乐可法.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基础教育,2003,(4):22-23+50.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高中物理思考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