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个性化习作教学”

2021-09-10 20:46袁丽群赵月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农村小学

袁丽群 赵月

【摘要】在农村小学,要进行个性化习作教学,我认为首先要为学生拓展生活的空间,搜寻更多的农村生活题材。其次,在有材料可写的情况下,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农村小学 习作教学

一、习作教学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只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习作中去,使习作为生活服务,让习作因生活而美丽。

1、教会学生觀察生活。我们农村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风景秀丽的田野,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的瓜果、蔬菜,活泼可爱的鸟兽虫鱼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材料。但对学生来说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又缺乏发现的眼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感受美,发现美,记录美,使身边熟视无睹的万物活在心里。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农村的广阔天地对学生来说是完全开放的。他们平时接触到最多的是田园、菜园、果园,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熟悉的是栽种、施肥、除草、松土等农事。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鼓励学生向父母学种植、饲养等技能,通过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使学生的习作题材丰富,内容更广泛。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只有体验,才会真实。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积累习作题材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爱玩的天性,组织开展猜谜语、放风筝、拔河、捉昆虫、玩泥塑、扳手腕等活动,让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补充教材内容的单一。

二、习作教学如何体现个性化

《语文课标》中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它从学生的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习作个性化的要求。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1、个性化的拟题。课标中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以往习作教学以教师指导为主,往往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大而空的题目,而且题目相对陈旧,落入俗套,缺乏新意。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必须找准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的话题,题目由学生自己确定。

2、个性化的情感。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而应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3、个性化的表达。要想写出优美的习作,就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习作创造力的贫乏。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想象世界,使学生在想象里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形象。有了丰富的想象,还得学会把它表达出来,写成文章。

4、个性化的批改。教师在评价时,应尊重原作,写上充满人性化、个性化的批语。对习作中一些充满灵性的个性化语言,或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教师进行了大加褒奖,用了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评语,让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

5、个性化的评议。一篇作文,需要有教师的批改,但更多地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A、自主评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在修改过程中教师要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B、小组评议。《语文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评议可让学生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自己个性化的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参与评阅他人的文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学会了欣赏别人,尊重他人;被别人评阅作文的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C、全班评议。在学生自评与小组评议结束后,由小组推荐或个人自荐数篇习作参加全班交流评价,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也参与其中。由作者先读文,然后全班同学随机点评,点评时要求不重复别人的观点。同学们发言十分踊跃,既有对优点的肯定,也有对缺点修改的建议。学生、老师在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参与,形成互动性评价。这种全班交流式的评价参与面广,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思维的碰撞中会闪现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灵感,精彩纷呈,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总之,要使小学生习作富有个性,表现真性,闪现灵性,引导创造个性化的生活是基础,体现个性化的情感是关键,提倡个性化的表达是保证。教师要努力创设广阔的习作环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留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玉勤. 浅谈小学生习作个性化教学[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000(040):17-17.

[2]王正祥. 兴趣 积累 练笔 评改——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C]//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 2005.

1.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 2.周铁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农村小学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