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1-09-10 20:46张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张仙

【摘要】小学是孩子们陆续开始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从一颗幼苗开始培育,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启蒙教育时期。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往往没有完善的社会意识以及交际意识,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去进行纠正以及规范化的指导,这也是教育的作用与目的。而语文作为一门关于人文社科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教师不仅要发挥其语文文化的教育作用,还要渗透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这门如此重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语文课程包含着最基础性的语言文化知识,更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集感性的情感抒发与理性的思想理论于一体,内含着丰富的文学作品,而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其独立性的思想主旨,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主观性的情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时,能够受到许多作品的影响,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思想方向的建立,不仅吸收基础的文化知识,还在潜移默化的吸收思想文化。所以,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化的学科,更是一门关于思想修养的人文性学科。而在小学这个重要的启蒙教学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的学习观念以及规范化的行为习惯,就要通过语文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完成小学语文现代化的教学目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对于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因为现在的大环境正是不断变迁发展的时候,高素质人才的输入能够加快时代变化的脚步,促进各行各业的上升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及时的去进行人才初期的培养,不仅在文化水平上去增强学生们的能力,也要在性格品质上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进步。并且因为小学正是学生们精力旺盛,生理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能够时常纠正学生们早期的不良习惯与意识,帮助学生们认清自我,理解自我,找到自我,并进一步的认识世界,帮助学生们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

2.优化语文课程功能

在现在的新课改措施的推进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去完善教学目标的预设,并改善课程功能,给予学生们新时代的学习体验。而语文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学科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其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承担着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流传至今,自然是有着符合时代发展的意义,如温良恭俭让,都是在语文学科中能够涉及到的内容,并且也与德育教育内容高度吻合。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优化语文課程功能的措施。

3.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在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之后,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而教育作为能够稳定与提供精神文明力量的重要环节,我国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愈发重视。时代不断的在发展,环境不断的在更迭,学生要想在洪流之中稳扎稳打,就需要有着坚定的意志力。所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选择。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正处于图像思维的阶段,老师的讲道教学模式对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环境将德育因素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而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以及良好的态度相辅相成,为学生们构筑出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情境之中,接受教师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情境之中受到感染,理解教师教学内容。比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去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播放朗读音频,用音乐将学生们围绕,并让学生们通过跟读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母女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月下美色。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分段落为学生们进行剖析讲解,去渗透关于亲情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懂得感恩,并珍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2.挖掘教材内容,进行主题教学

大部分小学语文课本都是品位高尚的作品,具有很强的道德素养和艺术美感。 教师应将德育纳入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品读与欣赏,从而将德育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教育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选择与德育教育主题相符的内容,进行主题性的教学,带领学生们感受作品情感。比如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以这个经典故事的主题为内容,为学生们拓展关于夸父逐日等故事,为学生们讲述执着精神,去渗透这种执着坚定的意识教育,要让学生们懂得在学习中要有所坚持,才能够有所收获。

3.开展实践活动,贴合学生生活

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局限于班级内部,而且要扩展到班级外部。 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内涵与生活的内涵相等的原则。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去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要知道,语文这门学科其实作用无限,教师能够以语文教学的力量来带领学生们一步步的踏入其中,去感受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体验。比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去理解与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去理解周恩来这番情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们能够珍惜眼下幸福的和平生活,懂得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其实小学语文的教学与德育教育是有着一定的适切性的,而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也需要深刻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与需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培育高素质的基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涛.浅谈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C]//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2016.

[2]盛秋妃.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000(013):18-19.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