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2021-09-13 09:40韦雪婷
教育界·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韦雪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少年发展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本质是撒播思想、触及灵魂的一门课程,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阶段,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这一特殊阶段,教师要将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纯净的心灵中,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共圆中国梦;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政治认同感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与七、八年级的道德和法律常识的教学要求不同,九年级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对国家发展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我国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需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经济等各方面的建设;高扬民族精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此应对白热化的国际竞争;认识到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前途休戚与共,立报国之志;肩负起伟大使命,培养强烈责任感,甘于奉献[2]。因此,要想深化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本文中,笔者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一框“共圆中国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转客为主”。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避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占据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将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割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难以使学生对国家情感产生认同。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尤其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获取“拨开迷雾见艳阳”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因此,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主体教育非常重要。

所谓主体教育,就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将其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3]。简单来说,主体教育就是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由此可见,教师要学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将教学重难点与他们的关注点有机融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共圆中国梦”时,大胆地采用“学生活动展示—思考质疑—讨论答疑—感悟提升”的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师呈现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得出观点”的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学。

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学生分享祖国成就的活动。该活动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由各小组的学生分别围绕“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这五个方面搜集相关成就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分享。其中,“富强中国组”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数说桂林”小视频,从桂林的GDP总量到人均收入的增长变化,从“一市九站两高铁”的交通运输格局到私家车数量的增加,直观地阐述了当前国家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生活巨变的现状;“文明中国组”从“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的热映再到刘三姐文化收藏博物馆的成立、开馆,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更是以一曲悠扬的山歌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美丽中国组”从漓江的修复、保护成果方面阐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改变,等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从身边的变化着手,以小见大,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证明了祖国实质性的进步。配以图片、文字、音乐等多元素的展示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掌握,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主宰课堂、把握课堂,推动学生在思想上对祖国日益强盛的事实的认可,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國家的政治认同。

二、重视问题的价值导向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动力。在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课堂便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很难达成共识、引发学生共情。真正的思维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固化地问、学生统一标准地进行回答。思辨性是衡量有效提问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提问不应局限在预设中,更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后暴露出的真实困惑点。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内容和分寸,注重问题价值的导向,增强说服力。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第一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参与度的提高,笔者在执教第二个环节时,富强中国组的学生便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搜集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资料时,我们查到出国人数比例逐年增加的数据,除了出国旅游的人,每年投资、移民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既然国家取得了那么大的进步,为什么出国的人数反增不减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全体学生的思考。笔者立即开展了小组讨论活动,由各小组成员结合书本理论和自己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为了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发展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国家实施的政策方针等。学生在自主查找的资料和对国家政策理解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国家现阶段为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等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既有对现阶段国家进步的认可,也有对当前问题的担忧,更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三、回归学生生活,强化理念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才是教育的本原和初心。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和学校内,而应拓展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对学生而言,整个社会都是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在执教最后一个环节时,结合学生之前课堂提出的问题,笔者开展了一次班级大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基于之前对国家发展和政策的了解,学生很快地从国家、政府、社会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对此,还有很多学生谈到国家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中学生更要为国家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时,笔者从中学生需要为国家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问:“你能为此具体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能持续多长时间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回答,而是以课后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强调:“人在作用于自然,改变着自然的时候,同时他就改变着自己本身的自然,使他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能发挥出来,并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身的控制。”所谓“人作用于自然,改变自然”主要是指人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改变自己本身的自然”则是指人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改变和发展。简单来说,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设计、组织、参与和操作,在强化课内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化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学生可以参与的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如开展志愿者活动、主题手抄报比赛、社会调查、实地采访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实现对教学空间的有效拓展,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中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深化对国家政治理念的认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后,对“国家贡献”一词的认识便不再停留在口头上和想象中。因为有了实际行动的支撑,学生更能切身体会到青少年能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努力,从而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比重复说教来得更有力量、更为深刻。在本次实践活动的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汇报成果做了及时的点评和总结,给予了学生正面、有效的评价,充分地保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样的开放课堂中,学生的讨论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越来越细致;思考的角度越来越全面,受到的束缚与禁锢越来越少;参与实践的程度越来越深,生成的人生智慧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学生从固有知识的灌输转变为自主生成、积极践行;从对教条知识的被动接收转变为内化理解、实践生成的情感认同,学科素养的政治认同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韩叶青.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04):20.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01):4-7.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03):5-1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