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021-09-22 01:44顾雪刚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深度学习

顾雪刚

摘要:当下,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趋向,教学中必须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向,而好的教学设计是这种转向的基础。落实深度教学不仅需要设计三层结构模型来挖掘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还需创设学习文化情境来深度扩展教学知识,更需要构建有深度的知识学习活动来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发展;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62-04

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地开展学科知识的学习,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完成了本课学习内容,但在更换同一知识点的主题内容后,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经历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了简单记忆与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而没有真正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去深刻理解与掌握,未能将新知与旧知建立关联,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科思维的发展。这样的学习只能说是表面学习或浅层学习,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重视思维过程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深度教学的引导,而教学设计又是教师实施深度教学的基础,它可以促进学生更真实、更深入地学习。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可能。下面笔者以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认识键盘”一课为例,谈自己对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一、设计三层结构模型,深度挖掘教学目标

教学不是送货,学习不是收货。深度学习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建立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可利用性的认知结构[1]。李艺教授团队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三层结构模型,即最底层的“学科知识”、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最上层的“学科思维”,这一三层结构模型为我们的深度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2]。因此,为避免教师的简单化、过度化、填鸭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基于对本课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深入分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三层结构模型,在教学中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对新知建立起一个清晰、稳定的认知结构,触发学生深度学习。

下面,笔者围绕“三层结构”模型来描述本课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一)学科知识

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及主要功能。

2.了解主键盘区的组成。

3.学会启动与退出“金山打字通”程序的方法。

(二)问题解决

1.键盘的由来是什么?

2.主键盘区由哪些区域构成?

3.四个分区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学科思维

1.通过与生活经验的关联,理解功能键区和小键盘区的作用。

2.通过字母键和双字符键的对比,概括双字符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在实践练习中,体验编辑键的作用,归纳编辑键区的功能。

从设定的三层目标来看:既有基于双基训练的学科知识目标,同时也有问题解决目标,帮助教师明确要达成认识键盘的学科知识,必须通过解决哪些问题来实现,最后是学科思维目标,指导教师教学相关知识时可运用什么方法、哪些内容来落实学生思维训练,为深度学习打下目标框架。通过以上三层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我们从“学科知识”的认知开始,依托“问题解决”的过程,逐步走向内涵丰富的“学科思维”,而在“学科思维”形成的过程中也可以反向促进学生对本课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3]。

二、创设学习文化情境,深度扩展知识教学

浅层的知识教学仅仅把知识作为一种符号存在和确定性的结果来看待,试图通过接受、记忆和机械训练等方式达到“堂堂清”,无视知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和“文化资本”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和内在意义,导致课堂教学日益丧失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4]9。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深度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创设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认识键盘”一课的导入环节,以往教学时,教师普遍都是剔除了相关键盘知识的文化基础,直接将键盘这一冷冰冰的符号名称告诉学生,而对键盘的由来及发展方向等文化信息只字不提。如果教师如此单向度、平面地呈现知识,或者简单地进行知识投射,学生的认知投入特别是思维方式投入绝不可能呈现出深刻、敏锐、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4]8。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让学生经历什么、获得什么?如何体现知识的文化内涵,拓展知识学习的深度呢?基于以上思考及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如此设置情境:“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是电脑的脸,那么键盘就是电脑的嘴,是它实现了人和电脑的顺畅沟通。下面就进入我们的‘大嘴小史——键盘的由来的环节。”笔者播放键盘由来的视频前,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进行思考:从视频中你获得了哪些关于键盘的信息?学生一下子被生动的视频情节吸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捕捉视频中关于键盘的信息。

在随后的交流回答中,笔者采用了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而1868年是“QWERTY”键盘诞生之年,对于键盘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笔者为了让学生记住1868这个年份,将它与自己学校文化中的建校时间进行关联,一举两得。

如果课堂教学剔除了知识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所传递的知识必然仅仅是冷冰冰的符号[4]9。因此,教师设计了“大嘴小史”这一学习环节,在对键盘的由来了解过程中,充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性特点,采用了视频学习的方式,把原本一句的关于键盘的文本介绍转变成关于键盘历史由来的丰富、生动的视频介绍,充分扩展了知识的广度,并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信息获取”,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提取里面与键盘知识相关的重要信息,加深对键盘知识背景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同时,此环节引入了思维导图,各节点清晰,图文并茂,将蕴藏在这个平凡的键盘中不为人知的文化故事展露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和思考,拓展了学生对键盘認知的深度与广度。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深度学习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