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的“七环·六段”实践研究

2021-09-25 08:48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朱丽娟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议课教研集体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 朱丽娟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6年实行一体化办学后,学校出现了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通过深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笔者调研发现,在教师备课中存在目标不系统、需求不具体、专业引领不足、案例示范缺失、课后无总结提炼等问题。集体备课存在无统领、无协同、写而不思、备而不做、创新意识不强、反思积累能力不够、交流展示活动不力、青年教师专业技术不优、专业发展信心不足等情况。

备课质量是影响授课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观课及对学生进行随机访谈,从近百名学生的视角也印证了课堂中存在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对学生的思维与素养能力发展关注度低,学生学习参与度低、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民主性、主动性、生长性的学习氛围等问题。

二、研究的过程

立足学校问题,从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师生对发展的渴望入手,在教育思想、学习金字塔、生本理论的指导下,课题组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七环节”集体备课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为“七环·六段”策略。

(一)“七环节”集体备课法

课题组将个体备课、个人研究与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有机结合,得出“初备—说课—研讨交流—二次备课—课堂实践—相互评课—课后反思”的“七环节”集体备课模式。

“七环节”集体备课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共同发展为纽带,以分享合作为核心,以萃取经验为关键,聚焦于教学难点,构建集体备课新样态。备课: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由原来的整册备课分解成单元备课或模块备课。在学期开始前,备课组长将备课任务分解,教师在假期独立备课,开学前上交教学设计,学校多层把关,印制教学设计,编辑成册,组内共享教学设计成果。说课:在每周集体备课活动前,备课组长提前布置“三定”工作,即确定本周集体备课的地点、内容和说课人。活动开始时,由负责备该内容的教师向全组说课。研讨交流:说课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优势,明晰课程目标、细化重点落实、突破教学难点,查漏补缺,群策群力讨论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前置作业单、微课等教学资源。二次备课:每位教师进行二次备课除了记录众人智慧,更要凸显自己的班情、学情、教学风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最忌千篇一律的教案。课堂实践:备课组开展“同上一节课”的展示活动,每周选定一节课,组员同上这一节课。相互评课:组内共同观课,教师间进行议课。课后反思:在备课、授课、观课、议课结束后,教师再次修订教学设计,期末形成学校资料。

(二)“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我校确立了“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前置学习—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质疑点拨—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通过前置学习单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让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参与的心态进入课堂,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展开交流和对话。在小组汇报交流时,要求教师大胆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阐述观点、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进行二次学习,教师引导点拨,适时出手,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展示汇报时,师生基于前置性学习和小组交流的问题、思考、质疑展开研讨,内容、形式、交流力求多元,使教学不仅是行动参与的课堂,也是思想碰撞的殿堂。质疑点拨、总结梳理、拓展延伸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尊重、互学原则,让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独学、互学、群学中不断收获,最终达到学会及会学的目标。

三、成效的评估

为了更好地评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的“七环·六段”的实践研究效果,学校利用张玲研发的《教师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卷调查》及生本教育项目校研发的《生本课堂观察表》,对师生活动进行观察分析。

(一)教师问卷

调查形式为无记名问卷调查,被试为学校全体一线教师,下发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收集148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数据。

教师教研活动有效情况

第1—6题符合比例均在75%以上,这说明:(1)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通过实施“七环节”集体备课法,教研活动的结构更加科学,以七个流程牵引教师有序开展对备课、授课、观课、议课的思考,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任务更加明确,提高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有效性。(2)搭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从共享教学设计、说课、研讨交流、二次备课、课堂实践到相互评课都是教师交流学习的过程,提升教师把握教材及教育教学的能力,在互看教学设计、相互观课、共同议课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3)增强了教师观课、议课及反思的能力。“七环节”集体备课法为教师提供了每周授课、观课、议课的机会,促进了反思的密度。每位教师不仅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这种“浸入”式的参与促进了反思的深度,一个备课组就是一个发展共同体,在一个团体中通过讨论反思又促进了每位教师思考的广度。第7题是反向问题,几乎都选择了“不符合”选项,说明“七环节”集体备课法对教研活动是有正向影响的,能够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动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30余节课,发现“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之普通课堂,“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有一个“小老师”的角色,让学生通过思考、讲述、演示、辩论的过程,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整个“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发挥主导作用,把主动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思考的核心。在经历独学(前置学习)、互学(小组合作)、群学(展示汇报、质疑点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最终达到学会(总结梳理、拓展延伸)的教学目标,形成会学(核心素养)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社会参与。“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减少了机械重复训练的练习时间,把学生放在一个现实的场域中,从前置学习开始,学生就需要参与搜集生活素材、调查现实数据等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质疑点拨等环节,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都得到展示,这为学生今后融入社会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反思与展望

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七环节”集体备课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个体评价的及时性和即时性、对“六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中课堂生成的诸多资源的及时反馈、对学生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等问题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索和认真研究。

猜你喜欢
议课教研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警犬集体过生日
“四心”让议课更精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议课形式种种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