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有效教学工具,撬动小学语文课堂

2021-09-25 08:48黄蓓蓓谭秀芝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导图工具语文课堂

黄蓓蓓 谭秀芝

(1.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2.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光明学校)

陶行知先生早在多年前就富有创见地提出改进教法的三种意见: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些改革教学的主张,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这个“法子”就是指教学的方法、策略、措施等,其中也包括课堂工具的使用。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教师正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不断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但语文课堂“灌注式”“讲授式”的痕迹还比较明显。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也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改革过程中倾向于把PPT作为主要教学工具,使得语文课堂工具显得太过单一。语文学科是兼顾技能与智能的能力学科,智育中的技能目的是养成听、说、读、写等言语习惯,智能目的是积累语言、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这才构成了语文教育的主旋律。语文课是教孩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需要知识、规律、方法,其实质是运用。学的方法决定教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就要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经验、设计情境、安排任务、提供资源,全方位引导学生。要做好这些环节,需要充分思考可以用哪些有效的课堂工具来作为丰富有效的课堂支撑。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开发各类工具,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操作,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撬动整个课堂,更好地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一、课堂工具的分类

(一)声像视频类

这类工具在目前的课堂中使用比较常见。当前环境下,我国大多数地区普及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在课堂中常借助计算机利用软件,比如借助幻灯片、录音、视频、投影进行声像图画及文字的演示。这类工具具有立体感,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形态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能提高教师演示的速度,随时可操作。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在理解“弓”和“鸟”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图像和音频区别群雁和孤雁的不同,从而使学生了解雁群中的大雁心情舒畅,叫声也比较欢快,而离群的大雁孤零零的,叫声也会显得比较凄惨。这样的声像配合再现了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大雁“孤单失群”后内心的惊慌失措,为认识更羸“射雁”前的细致观察和推理做好铺垫,为学生创设了理解与运用语言的环境,提高了课堂效果。

(二)思维导图类

为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学习内容,近些年不少教师开始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中。思维导图通过线段或者框架的形式将具有关联的内容展示出来,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将新旧知识相联系,既可以复习旧知识,也能学习新知识,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还能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来进行拓展延伸,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军神》一课时,教师使用鱼骨图(思维导图的其中一种)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通过梳理,课文结构非常直观清晰地呈现了出来。除此以外,可以根据课堂的不同需求,发挥思维导图的不同用处,如圆圈图用于展开主题、双气泡图进行课文的比较和对照、树状图梳理比较烦琐文章的归纳等。

《军神》一课课文结构鱼骨图

(三)图表辅助类

画图列表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准确、恰当地运用图表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在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意识及学生记忆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归纳、整理、对比等环节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群文阅读“不一样的狐狸”的过程中,我们拟定了以下表格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群文阅读“不一样的狐狸”

学生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认识了狐狸的不同形象,形成了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学习任务单类

任务单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工具之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勾连旧知,打好深度学习的基础;扶放结合,搭建深度学习的基本支架;紧扣要素,夯实深度学习的学法指导;比较辨析,培养深度学习的思维品质;迁移应用,营造深度学习的实践场域,从而真正为学生的深度学习保驾护航。在“小水滴辩论会”一课上,学生要开展一次辩论会。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辩论活动是较难的活动,尤其是要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深刻领悟辩论的方法,突破“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和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这个难点。因此,教师应用了学习任务单来巧妙突破。

辩论会学习单

借助任务单,学生在听别人辩论的过程中有了准确的观察方向,在辩论后的交流讨论中能及时生成自己的理解,顺利达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文字图画类

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描写了栩栩如生的动人画面,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图画描绘课文描写的情景,课文形象会立马鲜明起来。语文部编版教材的插图十分精美,山水风景栩栩如生,人物形象惟妙惟肖,人物的动作、神态特别传神,巧用图画会让语文课堂变得鲜活灵动,还能帮助我们巧妙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图文结合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为让学生深刻领会事情发展的顺序,让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四格漫画,孩子们兴趣盎然,画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然后再告诉孩子们这四格漫画就是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教学达成效果非常好。

学生作品——四格漫画《麻雀》

(六)师生自创类

语文课堂是变化的,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认知规律也不同,各班的班情也不同。教师和学生会根据各自课堂的需求去创设一些临时的小工具,比如小字卡片、头饰、手偶等。这些工具都有利于撬动课堂,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

二、课堂工具使用的原则

(一)教学实用

这是设计和选择语文课堂工具要首先注意的原则。要做到实用,首先要坚持从课程标准出发,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以此作为设计和选择的依据。其次要从教学对象即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设计和选择课堂工具,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工具在教学中才有实用价值。

(二)内容正确

所有设计和选择的课堂工具,它传输的信息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语言上,或者是思想上都不能出现错误。

(三)形式美观

出现在课堂上的工具应该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不能太过随意或者粗陋,应尽量保持工具的美观。工具的清晰度、色彩和文字大小都要适当。

(四)制作经济

在设计和选择工具时,我们要考虑教学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要力求节约,避免铺张浪费。

(五)设计创新

在工具的设计上,要努力开拓创新,结合教学实际需要,从新颖的角度去思考,尤其是自创工具。

以上五点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工具时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说,在设计和选择语文课堂工具时,应该做到“十字”:实用、正确、美观、经济、创新。

三、课堂工具使用方法

语文课堂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工具不能滥用,并不是每节课一定要进行工具的使用,有时没有把握好工具使用的度,容易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工具要讲方法地用、恰到好处地用,因此总结了以下工具使用的方法。

积累材料法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情节、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根据需要适当加入再现过程法 把文章中抽象的过程通过工具形象地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快速展示法 把教材中写的,实际生活中需要长时间才能做到的,通过工具快速展示激发兴趣法 通过工具撬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法 借助工具,创设与课堂有关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厘清思路法 使用工具厘清文章思路或厘清作文思路启迪思考法 借用工具启发学生思维,使启发式教学融入更丰富的内容强化重点法 借助工具把教学重点凸显出来,使其得到强化点化难点法 通过工具把教学难点突现出来,以便化难为易,逐步解决

猜你喜欢
导图工具语文课堂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波比的工具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波比的工具
“巧用”工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