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思考
——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0-09 08:08马建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互联网+

文/马建华

现代学徒制是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种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间深度合作、校内“双师型”教师、企业专家共同施教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的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能者为师、学者为徒”是现代学徒制的主旨体现,培养学生落地的专业技能是现代学徒制的内在核心,对接企业的课程改革是现代学徒制的外在纽带,教师和技术工人的具体指导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支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必然产物。借助“互联网+”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师生学习的空间,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优化了人才培养的模式[1]。

一、“保险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一)对保险专业学徒制培养认识不到位

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有助于提升专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虽然学校也对学徒制做了部署,但投入的主动性较弱,针对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主客观上认清学徒制培养的现实重要性,学校层面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层面缺乏对双师教师的支持,专业建设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影响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推进[2]。

(二)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就目前情况来看,学院虽与保险公司及保险协会等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1+X证书的推广、顶岗实习预就业等方面有一定的合作,企业师傅的传帮带与集体培训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险企业的人才储备,但是,由于与企业的合作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企业盈利等方面协商得不到充分落实,学徒制的双赢效果不明显,致使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企业融入课程改革的契合度不够,“双师”实践不到位

有些专业课程虽然在课程标准中已经融入了行业标准的内容,但是缺乏系统的设计,没有充分融入企业文化等相关元素[3]。课程改革关系到课程结构的调整、核心课程及课程内容的确定,关系到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学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关系到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劣成败;有些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思考与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停留在形式上的需要,如评职称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而不是教学改革需要的社会实践。而相关制度的匹配没有跟上,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与现代学徒制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保险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增强学校与企业的活力,实现互补双赢,共同发展

由新生入校到毕业,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链,一链学平险,由保险公司负责营销学生参与其中;二链教职工的汽车险,利用课余时间由师傅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营销并参与全过程,切实体验营销的各种经历,享受成功的喜悦;三链校外实地教学—保险公司师傅现场教学,每学期可分批安排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进行;四链校内实践教学—保险智慧实训中心双师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智慧实训中心备战客户、设计营销方案、情景模拟;五链—顶岗实习预就业双向进行,实现互补双赢,共同发展。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加大“双师”的实践力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课堂教育教学越来越与信息化密不可分,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强弱已成为当前高职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也势必会成为今后教师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随时地、灵活地、个性化地应对教学对象,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时间鼓励教师勤于实践,从数量上加大实践的力度,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障,从质量上提升实践的效果,切实把“双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适应“互联网+保险”的教学需要。

表1 “保险专业”学徒制成长考核评价示例表

(三)课程改革双向合力,加大线上线下师徒教学

对接企业的课程改革是现代学徒制的外在纽带,在多方调研基础上,本着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应教什么,而核心内容的确定、课程标准等应由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师傅协作完成。在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定期、顶岗实习、在保险公司实践外,应结合互联网及保险营销的特点,适时增加线上实践教学,利用互联网随时由师傅分享给徒弟实时信息、客户及工作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线上提交解决方案。彰显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四)人才培养模式力求灵活并动态调整

在原有2.5+0.5“多元融合、岗位需求、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结合保险公司“开门红”等行业特点,实施动态灵活的培养模式,可采用集中授课,分段分组实习,形成“认识行业+理论教学+实地营销+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在学徒制的培养下,每一名学生从拜师之日起,就应作为一名准员工学习、实践职业人的行为准则,为毕业后的零距离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校企双方实施学徒制成长考核

设立专人负责建立学徒制学生的电子档案,每学期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百分比确定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学生本人。让企业师傅、校内“双师型”教师和学生本人了解自己成长成才的状况,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促使学徒制人才培养多角度开花结果。此考核进行到第四学期也可以由校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SWOT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把握现有的机会,思考自身的劣势,分析存在的威胁,帮助学生将资源和行动集中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市场动态需求,为早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努力奋斗。

三、结语

现代保险专业学徒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尤其是产教融合的深化与拓展。它不仅仅是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也是社会、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其实这需要一定的土壤,包括经济、文化、制度等外部环境,也包括政府经费投入、政策支持以及行业企业参与等支撑要素。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还不能全方位支撑产业升级,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质和量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放眼市场,不断提升教育的观念、理念、方式、方法,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所思所想之际,不要去跟那些不可能的参照物相比,做好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互联网+保险学徒制”培养的征程上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倾心倾力去谱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互联网+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