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规与“四有”好老师的相互作用分析

2021-10-13 19:47李晗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2期
关键词:好老师四有高等教育

李晗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高等教育更是其中处于最高层次、带头层次的一个阶段,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两个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话题:高等教育法规和“四有”好老师。高等学校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政策法规对其进行支持,如学校章程安排、学业学位制度、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等制度规定,这些高等教育制度保证了高等教育存在的法制基础。而高等学校的教育实施者则是广大的高校教师群体,为更好地教书育人,成为“四有”好老师是近几年最为火热的呼声。在简要介绍这二者概念之后,本文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得出二者能够相互补充,协同促进教师成长的结论。最后建议教师在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高等教育法规的学习,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法规;“四有”好老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35

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这一论述清晰地点明了教育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在所有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又是处于最高层次、带头层次的一个阶段,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可以从其高等教育水平瞥见端倪。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但就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其主要通过为社会经济建设、社会制度建设、社会文化繁荣提供服务来促进社会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丰富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对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是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本文旨在对高等教育法规及“四有”好老师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彼此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法规和“四有”好老师这两个主题,以往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针对某一主题单独进行讨论。如在高等教育法规方面,如訾建坤、王巍、银蕊(2019)则在分析了新时代下推行高等教育法规的重要意义之后,从业务、人格等方面论证了教師该如何践行法律法规。姜萌(2020)从学生就业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法规对师生关系的促进作用。李小月(2019)则认为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对高校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整个高校教师团队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在对“四有”好老师的研究中,张伯伦(2020)、熊迪、王威燕、吴志民(2020)分别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两方面强调了应该以“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导向,积极跟随理念引领的重要性。卫宝睿等(2020)则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认为要做“四有”好老师就应当在心中设置一个对照标准。目前同时结合高教法规和“四有”好老师进行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笔者仅发现鲁蓓蓓(2020)做了相关工作。她认为“四有”好老师能够通过示范作用来引导学生在包括理想、道德、学识等方面更好地成长。但鲁蓓蓓的研究中更偏重的还是关于如何做“四有”好老师,对法规的讨论仅占极少篇幅。为弥补研究空白,本文定位于对高等教育法规及“四有”好老师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之间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

1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由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不可能由其野蛮发展,粗放运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名臣张之洞,到民国时期张伯苓、竺可桢、梅贻琦等著名高校校长也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学制等有所研究。发展到今天,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其主要内容涉及:

(1)高等学校法律制度。

(2)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

(3)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

(4)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5)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制度。

(6)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7)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

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帮助广大高校教师树立法治观念,同时也为学生受到权力侵害时提供了法律保障。

2 “四有”好老师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概念。他认为,虽然对于好老师的评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优秀教师群体身上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联系,一些共同的特质:既怀揣理想信念又身负道德情操,既掌握扎实学识又饱含仁爱之心。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鞭辟入里,是充分考察教育教学实情得出的结论。首先,理想信念是教师教育学生的精神支柱和指引方针,是教师做人的人格基石和根骨风范。只有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教师才会甘愿奉献,无私育人。其次,道德情操是作为一名师者的应有的内在涵养,只有师者的道德修养高了,才能以德育人,为学生扶正道路的方向。试想在三尺讲台上以身作则的老师自己的道德品行都不过关,那教育出来的孩子又该如何作为祖国未来的担当。再次,扎实学识是老师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本体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输送知识。“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便无法承担教学任务。根据Shannon(1948)的理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存在耗散的,因此教师要讲好一个知识点,就必须储备更加大量的辅助内容来弥补关键知识点在传授过程中的失真。最后,好教师应该是饱含仁爱和温情的。对学习来说,有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对于教育,笔者认为还应有“乐之者不如爱之者”之意。高校教师不仅要乐于教学,更加应该做到仁而爱生,放下“师道尊严”,真正尊重并支持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3 高等教育法规与“四有”好老师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法规和“四有”好老师不仅分别从法律和自律两方面对作为高等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作出了要求,他们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

猜你喜欢
好老师四有高等教育
扎根三尺讲台 争做“四有”好老师
浅谈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新时期高校 “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