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10-19 09:48陈剑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0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陈剑琴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以其艺术品位培养、审美水平提升等多种优势功能备受关注,现如今如何构筑更具趣味的音乐课堂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相关工作者积极研究与讨论的话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新变革,在技术的助推下许多新型教育方式得以出现与完善,在实践中收获颇丰,而将其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对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

一、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研究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是一个全面且具体的概念,其涵盖了自主学习、音乐素养、美学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最关键意义就是让小学生能够在兴趣驱动下展开自主探究,在体味音乐魅力的同时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在积累过程中催动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学会用优美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去呼应内心情感,最终达到提升审美、修身养性的目的。除此之外,学习与深入了解音乐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要对音乐艺术所覆盖或延伸的诸多领域有所了解,从艺术形式、文化特征、艺术连接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研究

信息技术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缩短信息传递时长的同时拓宽了信息传递渠道。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听到或看到和音乐有关的元素,如手机上的歌星屏保、視频中的优美乐声等,可以说音乐这门由人类所创的艺术形式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再次加深了与造物主所在族群的羁绊,以至于听音乐、谈音乐、创音乐成为了一种时代风尚,让音乐达到全民共享、全民共创高度的信息技术也已成为该艺术传播的主要依托。

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最直观的优势就是可快速搜集互联网中的优质内容,以起到丰富教学资源的效果,而其具象化展示功能更能在视觉、听觉的相互簇拥下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让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能够在“听”的同时,用“看”来加深印象,对接触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有良多裨益。此外,相比于传统的黑板与白粉笔,基于信息技术的诸多硬件更适合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10后”学生们,不论是多媒体上的计算机,还是能实时呈现讲授内容的投影仪和幕布,在其心理的印象是“神奇”“新奇”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关设备这一行为本身就能给其带来“好感”,学生在听课或参与活动时会更加积极主动,而这就是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策略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能给人带来无尽享受的学科,音乐教学与其它科目教学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有着较大差距。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每周的音乐课就像是摆脱传统课堂囚笼、释放灵魂、愉悦身心的殿堂。在歌曲、乐器的带入下全身心投入其中,但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教师存在只教书的情况,即将全部精力放在书本知识讲解上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想听到的是优美的旋律,而不是枯燥的声乐知识;他们想了解的是歌曲背后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而不是五线谱与歌词交错纵横的结构构成;他们想得到的是一种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顺应教师的主观意志。为此,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主要集中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上,想要促使其达到这一状态、充分发挥在学习主观能动,就需要保障三大前提:一是确保教学内容有趣、生动,能充分激发起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二是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能够对音乐学习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活动;三是确保学生能有机会、充足时间与教师或者其他伙伴去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活动。为此,我们可运用信息技术做好保障工作。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多彩课堂

我们都知道音乐能通过声音唤醒人的情感共鸣,但前提是听音乐的人要有相似的经历才有可能在旋律或歌词的刺激下引发情感变化,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对社会的认知不全,中低年级学生甚至无法正确认识与表达自身情感。虽然教材根据学生这一成长特性合理布置相应曲目,但若只采用教师唱、学生仿的固有模式,学生脑海中凝练成的是一种机械化记忆,其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情高度。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种单一的教学状态产生负面情绪,逐步丧失唱歌等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只能哼唱出歌曲的“形”,却不能真正体会乐曲的“神”。因此,音乐教师要致力于多彩课堂打造,借助信息技术将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相结合,达到以图传神、以乐养神的突出效果。

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进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课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少先队员,但其中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少先队由来,也很难理解“少先队”这一头衔的历史意义与职责。为此,音乐教师可以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用引用视频动画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少先队的由来,明白“老一辈少先队员”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多大牺牲,深入体会少先队员名号后那厚重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凝练出艰苦奋斗与爱国主义两大精神。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有很多,首先,视频动画这一信息传输形式本身就深受学生喜爱,动画一出学生们的观看兴致被瞬间燃起,以期待的眼神目不转睛地驻足观看,起到激发兴趣的功效;其次,以此方式传递与中国少年先锋队有关的知识内容,能在引出本课所需知识内容的同时,为歌曲播放后情感共鸣的产生创造记忆基础;第三,在进行知识拓展的同时,能起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爱国情操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组织全班学生观看完视频并在课堂上首次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后,教师可设置相应的问题:“在你的心中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随后,同时播放视频动画(无声)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声音适中,循环播放),在画面与声音的联动作用下创设“红色”情景,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扩展音乐课堂

再如,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传统音乐课堂的授课方式,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获得新的课堂学习体验。例如,我们可以将语文与音乐课融合在一起,通过两种学科有机融合、联合授课,诸如采用“古诗新唱”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穿插一段语文学科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古文吟唱教学内容,然后,音乐教师再基于音乐本身的特点进行内容分析、重点讲述,带领学生尝试通过感受旋律、把握重点音节等方式再对乐曲进行二次理解,从新的角度进行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引入音乐教材之外的内容。比如,本地区的一些民族的特殊唱法,就可以通过此引入课堂。

信息化技术的存在,给这种联合授课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除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还可以实现远程联合授课。诸如本校音乐学科教师可以邀请其它地区有着较高水平的音乐教师、知名的音乐家、相关音乐教育专家等通过在线授课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扩展音乐课堂教学资源,将最先进、最时尚、最前沿的音乐知识带入课堂内,进而真正实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實效。

(三)有效运用微课、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有着课时少、课程紧的特点,所以,预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机会并不多,而微课的出现则能在保证提升授课效率的同时,发挥其课下预习的优势辅助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微课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其能在上课前起到知识梳理、点拨重点的效果,其还可满足学生的特性的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反复观看,让知识盲区无处可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微课要更倾向于歌曲的旋律引入与相关背景故事介绍,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提前接收到那些不属于乐曲本身,但又是我们希望他们掌握的关键内容,就比如在《今天上学喽》一课中,我们除了要做好歌曲的旋律引入外,还要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照片切换展示的方式,将学生在上学路中点点滴滴具象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习惯性的动作、常见的人所创设的特定范围引导下,更深地体会歌曲内涵。这样,学生便会对相关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课上只要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他们便能借助微课的观看记忆展开思考,大大提高主观思考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有效避免学生在课上小组探究中不知从哪入手、找不到方向从而“开小差、聊大天”的现象发生,对教师授课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可以通过在微课中设置问题,课上再次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微课学习效果,将课上、课下串联到一起,课下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课上让其有沟通交流与展示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对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促进价值无可厚非,有关人员要积极运用新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寻求突破创新,通过运用微课、联合授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手段,把音乐的魅力展示给学生,尽最大努力从学生本身的需求出发、创设高效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对音乐之美有着深刻的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逐步培养其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宇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A4):41-42.

[2]杨玮.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91.

[3]肖文鹏.立足音乐欣赏教学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文艺家,2020(3):10.

[4]刘学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4):108-109.

[5]张璐璐.长春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2):61-65.

[6]黄海锋.给音乐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小学音乐课堂信息技术运用分析[J].艺术大观,2020(8):77-78.

[7]李征.论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04-205.

[8]赵文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4):237.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