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10-21 16:21郭蕴庄非凡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音乐专业提升策略

郭蕴 庄非凡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能,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应用场景广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和应用意义、钢琴即兴伴奏的配弹基础、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为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配弹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音乐专业;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1 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和应用意义

1.1 定义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无正谱伴奏的情况下,伴奏者对指定旋律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和声、织体进行编配,并在钢琴上直接弹奏出来。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除了要求伴奏者具备良好的钢琴演奏基础之外,对伴奏者分析曲式、和声、临场应变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钢琴即兴伴奏的魅力在于没有既定的乐谱,每位伴奏者根据自己对旋律的理解配弹出独一无二的伴奏。与正谱伴奏相比,钢琴即兴伴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独特性。

1.2 应用场景

1.2.1 资格考试

从每年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来看,走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或其他类型教育岗位的学生占比较大,而成功走向这些岗位的基础就是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通过教师编制考试。在招聘考试中,钢琴即兴伴奏在说课和自弹自唱环节都有所应用,且占比较大,很多课型明确要求“对给定旋律进行伴奏编配,并自弹自唱”。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说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1.2.2 职业需求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更加广泛,其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课型中都有所应用。在唱歌课上,教师利用钢琴对学生演唱的音准、节奏进行把握和提示,通过编配不同的伴奏音型、和声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同时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运用钢琴即兴伴奏演绎不同主题的音乐,可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主题之间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一些音域较高、跨度较大的旋律片段,可以利用钢琴即兴伴奏转调的灵活性迅速移调至适合学生演唱的音域。

1.2.3 赛事应用

近年来,国家教指委和各省市职能部门为提升音乐教师质量,推进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进程,举办了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如全国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等,钢琴即兴伴奏都被纳入比赛中。

1.3 应用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被纳入高校课程已有40余年历史,但其全面普及的时间较短、重视程度不够。调查发现,很多高校本科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仅开设一个学年,硕士阶段仅开设一学期,甚至完全不设置。课程内容也仅限于基础性配弹,不够深入。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出现了一些问题。

1.3.1 和声配置单调

首先,和声进行大多为正三和弦I-IV-V-I连接,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应用较少,缺乏和声色彩上的变化。其次,和声风格把握不够准确,民族、流行等风格化和声概念模糊。最后,和声布局凌乱,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

1.3.2 伴奏织体单一

高校中,很多学生都是在入学以后才学习钢琴,钢琴演奏基础相对薄弱,配弹的伴奏织体也较为单一,局限于柱式和弦或半分解和弦等简单音型,对于复杂音型的掌握程度不尽人意。

1.3.3 移调能力欠佳

钢琴即兴伴奏的配弹多以简谱形式出现,谱面为首调唱名,较正谱伴奏而言,在调性转换上更为灵活。但从实际应用来看,大部分学生无法较好地完成首调和固定调转换,移调能力欠佳。

2 钢琴即兴伴奏配弹基础

2.1 和弦配置

编配伴奏的第一步就是选用合适的和声。每个和弦的功能、色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伴奏者要通过应用不同的和弦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

2.1.1 正三和弦的应用

建立在调式I、IV、V级上的和弦被称为正三和弦,它们是主、下属、属三个功能组别的代表和弦,同时也是调式骨干和弦,是学习即兴伴奏配弹的基础,在很多歌曲中都有所应用。例如,在歌曲《送别》的主歌部分,便可以选用正三和弦进行配弹。

2.1.2 副三和弦的应用

建立在调式II、III、VI级上的和弦被称为副三和弦(VII级和弦独立应用较少),应用它们可使和声色彩、听觉效果更加丰富,和声语汇更加细腻,常用来替换同功能组的正三和弦、构建根音的流动等。例如,在歌曲《念故乡》中,可选用副三和弦替换正三和弦,使和声色彩更加柔和、忧郁。

2.1.3 副属和弦的应用

在大小调和声中,除了广泛应用主调的属—主和声外,还扩展到副调上的属—主的应用,即把调式中除了主和弦以外的大三和弦或小三和弦当作临时主和弦,构建其临时属和弦而产生的和弦被称为副属和弦[1]。常以七和弦形式出现,可使调性产生新的倾向,构成离调,色彩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前奏中,第二、三小节和声进行为I7-IV,这里就是把IV级和弦作为临时主和弦,构建它的临时属和弦I7,形成离调。在歌曲前奏中运用副属和弦的用法很常见,类似用法还有《天路》《长江之歌》等。

2.2 织体选用

伴奏织体就是和弦排列的音型化体现,是和弦组成音横向或纵向的运动形式。钢琴即兴伴奏中的织体种类繁多,但笼统看来大致可分为柱式和弦、半分解式、分解式三种,在实际应用中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

2.2.1 柱式和弦

柱式和弦伴奏音型是指和弦所有樂音在同一个节奏上奏出的音型,是和弦原型出现的一种形式[2],其特点是和声饱满、节奏感强、铿锵有力,常应用于军旅歌曲、儿童歌曲、圆舞曲等节奏性较强或轻松活泼的歌曲中。如歌曲《走向复兴》(见图1)就可以运用柱式和弦织体,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出中国人民勇敢向前的品质,主歌部分应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塑造出坚定向前的音乐形象。

2.2.2 半分解式

半分解式伴奏音型通常以和弦的低音与其他和弦音交替的形式出现,是和弦音的部分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平均、附点的形式出现,这种音型可用于多种体裁中。其可表现的音乐形象丰富,在表达欢快热情的情绪或营造宁静平缓氛围等类型的歌曲中都可应用。如歌曲《鼓浪屿之波》(见图2)就可以选用半分解式和弦表现夜晚宁静的海面。

2.2.3 分解式

分解式伴奏音型通常以和弦全分解排列的形式出现,是一种单音流动的伴奏手法。实际的伴奏编配常以八分音符或十六分音符均匀弹奏,一般在两个八度音域内进行。这种伴奏音型具有抒情性和柔美性,常用于表达富于梦幻、优美的意境,适合表达深刻而又细腻的情感。如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见图3)以分解式和弦的织体编配,传达了浪漫的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3 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3.1 重视钢琴演奏基本功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想要弹奏出动听的伴奏,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过硬的钢琴演奏基本功。

在训练中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熟悉24个大小调的音阶与琶音,配合哈农等基础练习训练手指。二是各调性正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连接练习。正三和弦连接是配弹伴奏的基础,可用多种音型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快速确立调性布局,搭建歌曲和声框架。三是配合相应调性的歌曲练习,如配弹F大调歌曲时可以先练习F大调的音阶琶音,熟练掌握后再应用到同一调性的其他歌曲中加以巩固。很多调性存在共同和弦,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效率,最终融会贯通。

从另一个角度看,基本功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各调性和声的把握,有利于快速提升移调能力。

3.2 培养首调与固定调的互换能力

在现有的钢琴伴奏谱中,正谱伴奏(固定调)占比较大,而即兴伴奏的编配多以简谱(首调)形式出现。正谱伴奏类似于一首既定的钢琴作品,在转调、移调上有局限性,而即兴伴奏的首调概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首调与固定调相互转换的能力问题应引起重视。

可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来练习。一是养成首调唱谱的习惯。在基础练习时,将各个调的音级用首调唱名哼唱出来。例如,G大调音阶固定唱名为sol la si dol re mi 升fa sol,而在练习时可以首调唱名dol re mi fa sol la si dol的形式哼唱,和弦连接练习时也可运用同样的方法。二是养成音级标记的习惯。在标记和声时,尽量选择音级标记,如I、II、IV等,相比于F、Am、Gm这样的音名标记法,具有更好的移调优势,也更利于首调概念的建立。在练习中可以标记好歌曲的和声,在不同调性上进行移调练习,也可在同一音乐动机上进行转调练习。三是分析利用正谱伴奏。选取优秀的正谱伴奏,分析并标注好音级,参考正谱伴奏的织体,在不同调性上进行练习。这个练习一方面有利于快速转换首调与固定调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積累伴奏素材、掌握和声连接规律和视奏的能力。

3.3 积累整合伴奏配弹素材

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兴”,它是伴奏者精心设计和声、织体等要素后呈现出来的。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犹如一件精美华贵的衣服,要做好这件衣服需要准备上好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则源于平时的积累。通过分析大量优秀的正谱伴奏后不难发现,很多歌曲在和声进行和织体选用上都有相似的规律,所以积累一些常用的和声连接与伴奏音型是很有必要的。

和声方面较为常见的有以卡农和声为主构建低音下行的连接、五度和声圈的连接等。流行风格、民族风格中的典型有非三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等风格化和声,如江苏民歌《茉莉花》,该曲为徵调式,若以大小调体系配置和声,其主和弦为首调唱名sol si re,而若从民族风格和声角度配弹,则可将si替换为dol,构成非三度叠置和弦sol dol re,在听觉效果上更贴近于民歌。

伴奏音型方面有十度伴奏音型、分解琶音、震音等常见织体类型。如在歌曲《我爱你中国》前奏中,运用了大量震音的伴奏音型,在情绪烘托和音乐形象的刻画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其他类似题材、风格的歌曲中则可以考虑借鉴应用。通过积累大量和声连接和伴奏织体,在配弹即兴伴奏时才能做到“心中有谱,手上有数”。

4 结语

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和应用意义、配弹基础、提升途径三个角度作了探讨。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应用来看,其与音乐专业学生的资格考试、未来职业需求等密不可分。提升钢琴即兴伴奏的配弹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反思、创造。

参考文献:

[1] 蔡少芬,毛毳.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2] 乾冬冬.钢琴即兴伴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85.

作者简介:郭蕴(197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庄非凡(1998—),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音乐专业提升策略
试论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性论述
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