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抗体鉴定谱细胞抗原谱质量对比分析

2021-10-22 11:10陈荣华冯文斌周清李洁张雪睿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型抗原红细胞

陈荣华 冯文斌 周清 李洁 张雪睿 兰炯采

谱细胞是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试剂细胞。如果患者体内存在不规则抗体,此时输入含有该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HTR)或新生儿胎儿溶血病(HDFN)[1]。精准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防治HDFN的前提之一。

国内市场上采用的谱细胞分为国产和进口两大类,我们对其抗原覆盖率、抗原阴阳比例及具有剂量效应抗原的纯合子比例等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材料 国内市场上采用的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G1~G20)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J1~J11)的抗原格局表。

2 研究方法

2.1 抗原鉴定方法:谱细胞中各抗原的鉴定方法参考文献[2]操作。

2.2 统计谱细胞中各抗原的覆盖面及覆盖率:对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抗原覆盖面及覆盖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谱细胞在不规则抗体鉴定中可能出现的漏检情况。

2.3 统计谱细胞各抗原的阴阳性比例:对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抗原阴性与阳性比例进行统计,利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概率计算分析,计算其在不规则抗体鉴定中的可靠性。

2.4 统计谱细胞中具有剂量效应抗原的纯合子比例:对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抗原纯合子比例进行统计,分析谱细胞在不规则抗体鉴定中可能的漏检情况。

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抗原可靠性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概率计算。国内外抗原可靠性对比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谱细胞中各抗原的覆盖率 覆盖率指覆盖该抗原的谱细胞批次占国产或进口谱细胞总批次的百分比。覆盖率100%即表示该抗原在国内或进口谱细胞的所有批次中均有覆盖。国产谱细胞20个批次共覆盖29种抗原,各抗原平均覆盖率为76.00%±34.3%,进口谱细胞11个批次共覆盖28种抗原,各抗原平均覆盖率为83.00%±21.9%。比较两组谱细胞,进口谱细胞缺乏抗原:Mur、Dia、Dib、Doa、Dob、Yta、Ytb,国产谱细胞缺乏抗原:Cw、V、f、Jsa、Jsb、Xga,见表1。

表1 谱细胞中各抗原的覆盖率(%)

2 谱细胞中各抗原的阴性与阳性比例 当抗原在谱细胞中阴性和阳性的比例为1∶9、9∶1、1∶15、15∶1、1∶10、10∶1时,P>0.05,无统计学意义,鉴定抗体特异性不可靠,判定该抗原为本批次谱细胞的不可靠抗原[2]。统计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抗原的阴阳性比例,对照表2按公式:

表2 抗体鉴定概率水平四格表

计算概率值(P)[3], 结果见表3。根据P值统计各批次谱细胞的不可靠抗原比例:国产谱细胞20个批次不可靠抗原比例为49.16%±7.78%,进口谱细胞11个批次不可靠抗原比例为27.61%±5.48%,见表4。

表3 谱细胞抗原阴性、阳性不同分布的概率

表4 各批次谱细胞不可靠抗原比例

3 剂量效应抗原中纯合子的比例 统计20个批次国产谱细胞和11个批次进口谱细胞中具有剂量效应的抗原纯合子比例。具有剂量效应的抗原有D、C、E、c、e、M、N、S、s、Fya、Fyb、Jka、Jkb[1]。因大部分谱细胞未标识D抗原是否纯合子,故只统计其余12种抗原的纯合子比例。国产谱细胞中12种纯合子抗原占比70.50%±4.62%,进口谱细胞中12种纯合子占比为73.15%±4.59%。见表5。

讨 论

1 抗原鉴定方法 红细胞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目前为止共发现有43个血型系统即抗原系统[4]。因供受者血型抗原不同的输血可能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临床输血一般要求供受者血型抗原相同即同型输血,所以输血前试验要求鉴定供受者的血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系统虽然多达43个,除ABO血型系统外只有Rh、Kidd、MNSs、Duffy、Diego、Xg、Kell、Lewis、P及Lutheran等血型抗原系统有临床意义[5],所以国内外谱细胞都覆盖这些抗原系统。鉴定血型抗原一般采用血清学技术,用己知特异性的商品抗血清与被检者红细胞做凝集试验。抗血清有IgM和IgG两种,前者作盐水介质试验,后者作抗人球蛋白试验、聚凝胺或酶介质试验。

2 文献对谱细胞的质量要求 不规则抗体是指人血液中不符合Landsteiner法则的红细胞抗体[1]。在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后,应鉴定其特异性,并评估其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是指能引起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HDFN)、溶血性输血反应(HTR)和显著降低输入红细胞寿命的抗体[1]。选择不带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的红细胞输血才安全有效。

谱细胞是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试剂细胞,由已知不同血型系统抗原表型的O型红细胞组合而成,通常8~16个供者的O型红细胞为一套[5]。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均为每套10个供者红细胞,进口谱细胞则有每套16和11个供者红细胞两种。谱细胞必须能够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和当地具有的某些罕见抗体,并且要保证在一组谱细胞中的抗原结构合理[1,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谱细胞应包括Rh、Kidd、MNSs、Duffy、Diego、Xg、Kell、Lewis、P及Lutheran等血型系统的主要抗原并注明Rh血型的基因型[5]。英国国家卫生服务血液和移植中心(NHSBT)要求谱细胞能排除所有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应使用纯合子红细胞排除有剂量效应的抗体和只有当被检样本与一套谱细胞中至少两个表达某抗原的红细胞反应及两个缺乏该抗原的红细胞无反应时才能指定特异性[6]。

3 谱细胞的抗原覆盖面分析 人类红细胞抗原具民族多态性和地区多态性,抗体鉴定时必须选择符合本地区血型抗原及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的谱细胞[7]。白种人和中国人MNS血型系统和Kidd血型系统频率有差异,中国人大多数不表达S抗原而表达s抗原,其S+s-基因型频率只有0.000 9左右,而S-s-型频率甚至接近零[7]。Jka和Jkb频率比较接近,汉族人群中Jkb>Jka[8-9]。一般认为中国汉族人群Kell血型系统K抗原频率几乎为零,有文献显示K抗原频率为约0.000 4,而k抗原频率约为0.999 6,故很少会产生抗-K抗体[10-11]。中国汉族人群中曾有几例鉴定出抗-K抗体,均疑似细菌性感染后免疫所致[7]。也有文献报道成都地区332位汉族献血者Kell血型均为K-k+,而白种人K-k+基因频率为0.910 0左右、K+k+基因频率为0.088 0左右[12]。Lewis血型系统,白种人Le(a+b-)表型为0.220 0,中国人群Le(a+b-)表型罕见[7]。Duffy血型系统,Fya在白种人中的频率为0.660 0,中国人中是0.990 0[7]。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中有10%覆盖了Lua和Lub抗原,5%覆盖了Kpa和Kpb抗原。一般Lu抗体不具有临床意义,抗-Lua与红细胞凝集的最适温度一般在37℃以下,抗-Lub的最佳反应温度为20℃[7]。有报道称Lu抗体通常仅与轻度的迟发性输血反应(HTR)有关,也不会引起严重的HDFN[1]。而Kpa和Kpb抗原虽可引起HTR,但Kpa抗原在亚洲人中极其罕见,Kpb则在所有人群中高频率表达[13],这两类抗原可考虑在谱细胞中剔除。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中Fya抗原覆盖率为95%,中国人群中Fya阳性者占99.7%,阴性者仅为0.3%,但时有抗Fya引起严重输血反应的报道[14],可在谱细胞中保留。谱细胞的以上血型系统抗原可根据本地区的抗原分布特点给予调整。本地区频率大于3%的抗原皆应包含在谱细胞内[7]。进口谱细胞未覆盖Dia抗原和Mur抗原,这两种抗原在中国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5%和7%,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曾报道,抗-Mur是除抗-A和抗-B之外最常见的血型抗体[2]。抗Dia抗体可引起严重的H D F N[1],而抗-M u r也可以导致严重的H T R和HDFN[15-16]。在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中覆盖率只有85%和80%,特别是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使用的谱细胞应全覆盖。

4 谱细胞的抗原格局分析 每套谱细胞每一种血型抗原应保持一定的阴性和阳性比例,以便从统计学上保证抗体特异性[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抗体鉴定概率达到95%(即P值<0.05)时可报告抗体特异性[5]。使用谱细胞鉴定抗体时应该使用“阴性结果排除阳性抗原对应抗体”的方法,“阴性排阳性”本质上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所得结论是否可靠还需要通过假设检验来验证,以判断所得结论是随机事件还是必然事件。假设检验统计推理的基本思路是用小概率原理来对假设进行判断,推断的基础是得出这一结论的概率值(P)。根据这一原理,如P>0.05可认为试验结果为偶然事件引起[3]。表3中,当阴性和阳性抗原的比例为1∶9、9∶1;1∶15、15∶1;1∶10、10∶1时的P值分别为0.101、0.101、0.062、0.062、0.091、0.091,判定为该比例的抗原不能准确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本文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来计算概率值,血型抗原阴阳性比例与概率值的关系见表3。由此表计算得出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不可靠抗原比例为49.16%±7.78%,而进口谱细胞的不可靠抗原比例仅为27.61%±5.4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进口谱细胞中45.5%为16个供者细胞,54.5%为11个供者细胞,而国产谱细胞均为10个供者细胞,故进口谱细胞的不可靠抗原比例明显低于国产谱细胞。国产谱细胞应通过增加供者数或调整抗原格局,降低不可靠抗原比例,提高不规则抗体鉴定的准确度。

5 谱细胞具有剂量效应抗原的纯合子细胞分析 剂量效应是指抗体反应强度的差异取决于目标红细胞上存在的目标抗原的数量。而纯合子细胞的抗原数量多于杂合子细胞的抗原数量,故纯合子细胞的反应强度要强于杂合子细胞。如果谱细胞中具有剂量效应的抗原为杂合子,则容易漏检相对应的低效价抗体[17]。AABB手册中要求有剂量效应的抗体使用纯合子红细胞检测,以避免杂合子漏检低效价不规则抗体。剂量效应现象并不是在所有血型系统中都会出现,剂量效应往往表现于共显性基因的抗原[18]。具有剂量效应的血型抗原主要有:D、C、E、c、e、M、N、 S、s、Fya、Fyb、Jka和Jkb抗原[1]。本次收集的国产谱细胞中以上抗原纯合子比例为70.50%±4.62%,进口谱细胞为73.15%±4.59%,两者相差不大。除了剂量效应Rh单倍型也会影响D抗原的表达水平,即“Ceppellini效应”,应引起注意。

6 对提高国内谱细胞质量的建议 综上所述,使用国产谱细胞鉴定不规则抗体时,应充分考虑是否适合本民族和本地区、谱细胞抗原格局的科学性、剂量效应抗原漏检低效价抗体情况等。要精准鉴定不规则抗体,除了谱细胞的质量,与实验技术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规则抗体鉴定时要进行规范化操作,并尽量对有剂量效应的抗原使用纯合子细胞。每套谱细胞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准备两套不同格局的谱细胞。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型抗原红细胞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其他动物有血型吗?
血型打0分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