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机制下应用型高校创业类社团创新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2021-10-25 01:15孙皓浦周筝
红豆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孙皓浦 周筝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使高校毕业人数大幅度地提升。但由于就业岗位有限,这就使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而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创业类社团的创新建设,则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机遇。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应用型高校;创业类社团;创新建设

引言:在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创业社团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社团组织,它在推进学生创业、就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使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学生社团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被忽视。高校创业类社团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科学化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一、校企合作机制对高校创业型社团创新建设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社团教育导向的转变。在校企合作的机制下,高校在对创业型社团进行建设时,会将企业的发展与要求融入社团教育体系当中,进而对高校的社团教育导向与作用进行改变。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社团教育目标、标准进行提升;同时,过去的高校社团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服务,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在落实校企合作机制后,为有效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高校在进行社团创新建设时会注重企业的用人需求[1]。这样就会使高校社团教育的导向发生转变,其教育重心会更偏向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教育与培养的标准。

其次,有助于社团资源的丰富。高校的创业型社团在运行的过程中,因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通常会需要一定的资源为其提供支持。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为高校创业社团在经济上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还能为社团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这样可以使创业社团与企业形成一种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发展新模式,这样能够使社团的活跃度得到有效提升。尽管企业与高校社团的组织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企业能够为高校社团提供专业性的实践指导与资源,从而使高校创业社团的实践教育效果获得提升。

二、应用型高校创业类社团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模式。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类社团基本都是由学生进行实际管理,并由辅导员、学校进行监督,专业教师则在技术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由于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并且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指导,因此可能会使社团内部出现意见不统一问题,进而导致内部出现分歧,同时逐步形成一些小团体造成社团内部的分裂,这对社团的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极为不利;而这一情况在社团中是较为隐蔽的,很难被学校与辅导员发觉[2]。

(二)社团活动与社会实际脱节。大部分的应用型高校学生社团只关注校内的学习、生活等内容,社团活动的规划也过于单一,并且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导致社团活动与社会、企业,以及行业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无法融入社团活动当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培育的,具有企业自身特征的精神与理念,也是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与行为规范。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缺少优秀企业文化指引的创业类社团,无法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这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进而导致学生的创业、创造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

三、创业类社团在校企联合机制下创新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全新的创业类社团管理制度。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教育与培养,是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导向的,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高校社团这一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必须对自身的作用与责任进行充分的认识,而高校也要提高对社团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逐步形成教学管理与学生培养的效果反馈机制,并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对高校的创业类社团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同时,还应为高校社团管理构建全新的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对社团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再根据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社团活动方案,借此对学生各项实践能力进行充分培养。

(二)对创业类社团的组织活力进行提升。由于当前高校中的创业类社团较多,这使部分此类社团在功能、职能等方面存在重复、交叉等问题,这会导致高校社团建设资源的浪费。所以,高校应当对社团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并使创业类社团得到优化与调整,同时选择优质的社团进行重点扶持。此外,还应当选派创业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养,并在职业发展方面为创业指导教师提供更為广阔的发展空间,借此为社团的创业指导服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高校还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及时地更新。

(三)在社团活动中融入企业元素。为对创业类社团进行有效的创新建设,社团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必须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以行业、专业为依托,在企业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进行创业培训与实践[3]。这样才能使创业类社团自身的功能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使校园与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也可以相互间的进行融合,这对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为在校企合作的机制下,提高创业类社团的创新建设效率,应当将企业元素融入社团活动当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创业类社团的创新建设,与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对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頔.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000(051):P.129-130.

[2]雷国慧.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1):93-94+126.

本文为2021年四川省科技厅渗漏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金重点课题《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创新创业社团发展模式探索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皓浦1993.3,男,汉,四川省盐边县,助理研究员,硕士,思政,成都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道路探析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