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28 15:56王映倩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三英语复习教学思维导图

王映倩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广大的英语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大家积极参与到课改中来,不断地开展教学实践与探究。然而,不管是名师送教活动,还是各类的公开课或课堂教学大赛,似乎大家更关注英语新授课的教学策略,也更乐于上新授课,敢在公开场合上英语复习课的屈指而数。复习课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而且在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语言运用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大多数传统的初三英语复习课中,教师费尽心思地领读所学过的单词、词组与课文,教师只疲于讲解知识点,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和记笔记,学生不愿动脑筋,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而且不少教师还将复习的英语课变成试卷练习课,学生先做试卷,教师再逐一讲解。这样沉闷无趣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觉昏昏欲睡,无法提高复习效率。思维导图作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对于学生词汇记忆,文章理解,英语语法复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三英语;复习教学

引言: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丰富思维方式,促进思维发展的过程。纲要(试行)(2001)中提到教师要改变学生机械地模仿和不灵活的学习状态,提倡主动参与式的快乐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究中学,在运用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在体验中培养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可以看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创造让学生自主参与调查和探究的机会,让其找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英文Mind Map,它是有着“大脑瑞士军刀”美誉的思维辅助工具,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先生发明创造的。思维导图利用整体、图像、节点、线条、关键词以及颜色等图像化的形式建构信息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关注中心话题与关键分支,提高记忆效果。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潜能分工和协调发挥人们的潜能。思维导图的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记忆连接,使思维更具有创造性,符合人们的接受方式。东尼·博赞认为这种符合大脑工作方式的思维工具适合所有的学习活动,因此,初三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复习。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 map),顾名思义,是以图形的方式来展示大脑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词或一个图片为核心,以丰富的色彩,用线条将各级分支层层连接。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二、目前复习课中“教”与“学”的几点误区

(一)教师方面:

1、把复习课等同于试卷练习课

静止地看待学生的成绩,总认为离中考只有几十天了,学生的成绩已经“定型”了,所谓“复习”只能是多做习题、多讲解,别无他法;

2、疲于讲解知识点,忽略系统复习

忽略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并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的过程和艺术,只是一味机械重复地练习,口干舌燥地讲解;

3、脱离中考实际,完全依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

没有“依纲靠本”深入研究《中考说明》而是“舍本求末”,硬是找出一大堆课外资料在求新、求奇、求难求量上下功夫,或者是不顾学生存在的具体的普遍的问题,只是凭教者自己僵化的、教条的、过时的经验去搞复习;

4、脱离学生实际,不注重课堂趣味性

忘记了语言复习课是在轻松活泼、自然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特点,把英语复习课上成了理科课程复习的模式;复习课形式单调,兴奋点少,组织教学随意,往往以核对试卷答案来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这样看似教者“高效率”地完成了复习任务,其实学生是在被动无奈地接受着灌输。

5、缺乏思维训练,过分强调练习,就题讲题

阅读分析题,教师引导少,让学生练习多,教者仍偏爱选择纯语法性的知识点去考查、讲解;

(二)学生方面:

1、对基本字词缺乏扎实记忆,只偏重做综合性的练习,忽略听力、口语训练;

2、对能力提高题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只热衷做选择、填空题;

3、对老师课堂上知识点的拓宽和加深疲于应付,而以课后大量的练习来代替,这样加重了学业负担,降低了复习效率;

4、对复习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跟不上老师复习的节奏;

5、对所复习的内容只会单纯记忆,不会联系融会貫通。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话题中复习的意义

笔者所在地区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这套教材由“单元-话题-功能-任务”四大板块构成,以话题为主线,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话题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并呈螺旋上升趋势。由于同一话题不是集中呈现,如果老师在进行中考复习的时候不对教材进行整合,只是机械地重复已学过的内容,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应用思维导图整合话题进行中考复习,从词汇,语法,课文,写作等方面开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模式,打破传统复习耗时多、效率低的弊端,而且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话题复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复习课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的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完成各种任务。而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可以及时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把握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的连接。

(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示分解以及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激活对已学知识的记忆,让其对相关话题的词汇,词组及巨型实现高效率复习,不仅锻炼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技能,同时完成知识框架,增强他们的语言技能。

(三)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性温习、系统性回顾。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话题复习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在图解过程中实现思维训练,系统温习该话题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并能最终完成相关话题的写作。增强了语言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及时巩固并迁移所学知识,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四)增加课堂学习趣味性

过于沉闷的课堂是无法激起思维的再创造,也降低记忆效率,所以我们在保证复习进度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只有学生愿意参与进来的课堂才不是一厢情愿的课堂。而在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话题复习,设置词汇关卡,句型关卡,唤起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在小组合作竞争中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学生在制作、完善和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锻炼了记忆思维,这有利于他们形成自我英语认知,提升课堂学习气氛。

四、结语

《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多年指导中考复习经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进行更系统的加工处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感受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通过增添课堂趣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复习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思维导图在英语复习课中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唐雅庆,英语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讨[J].语数外学习,2015

[3]吴爱平,思维导图在初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王功玲,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0(04):66

猜你喜欢
初三英语复习教学思维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 提升九年级英语复习效率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三英语复习课优化策略
初三英语复习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以人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