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21-11-07 10:34李雨晨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李雨晨

摘  要:文章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参与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分析等方法研究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现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未突出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指向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坚持多元化、以生为本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从而推动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阅读能力

前言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而现下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合理,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享几点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模块,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下课程标准以及有关教学要求,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单一。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始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抱着“稳中求胜”的心理去教学,不敢轻易创新,这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抵触心理。2.未突出学生主体性。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位,要让他们的阅读行为在课上真正发生,但现下小学语文阅读课上,部分教师仍然存在“一言堂”的问题,将教材、教参上的知识机械地“投喂”给学生,不仅没有实现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反而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以及“等、靠、要”思想。

二、指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要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对症下药”,根据现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处理,一方面增加阅读课堂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只有满足上述两则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几个经过实践证实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

有效的阅读需要思维的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法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围绕课题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设计一些开放性、趣味性问题,要求学生共同讨论并完成,使他们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以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提出问题:“1.‘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用它造一个句子。2.课文大篇幅的笔墨都是写圆明园昔日辉煌,这与题目似乎并不符合,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3.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看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在探讨问题、分享观点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其阅读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情境创设教学法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学习特征以及阅读教学规律,常见情境有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表演情境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材料内容以及学生特点创设合理的情境,给他们提供与作者以及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这对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以及提高其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3]。

例如,在上《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等角色,将文中的三个故事以情景剧的方式演绎出来。在扮演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需要梳理故事情节,对人物心理活动、形象特点进行揣摩与思考。通过对故事的演绎,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蔺相如与廉颇身上的精神品质,认识到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的人,也认识到蔺相如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等精神品质的可贵。相较于传统阅读课上直接接受教师“投喂”知識,情境创设教学法能够有效拓宽学生阅读深度,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读写结合教学法

读写结合是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指向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引导他们深入阅读,确保学生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从而达到拓宽其阅读深度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或是从生活中选择一个地方,模仿课文中四季的写作顺序仿写;或是选择一段优美的句子如使用了比喻、排比修辞的句子让学生仿写。在仿写任务驱动下,学生需要认真鉴赏、品味原句,其审美鉴赏能力得到增强,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续写、改写、写读后感,利用写作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深入阅读,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在阅读课上真正发生,以此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拥有它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多样化以及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激活其思维,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锻炼其信息梳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06):94-96.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42-44.

[3]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