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1-11-10 02:33徐文婷
关键词:肾镜插管经皮

徐文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肾结石在临床中属于泌尿外科内的高发病率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长.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案开展诊疗[1].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相较于以往的手术治疗而言,其安全性更高,且可有效减少病人身体损伤和治疗时长.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本质为侵袭性的方案,病人极易在此治疗过程中产生呕吐、恶心及烦躁等不良反应,阻碍身体恢复[2].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理论而制定出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护理措施,也称之为快速康复,最早是由Henrik Kehlet在1997年所提出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缓解围术期患者出现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以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效果.目前,国外医疗界已逐渐将ERAS理念应用于妇产科、心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效果显著[3],但在国内,将ERAS应用于泌尿外科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旨在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所收治的共7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肾结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双色球法将其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3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35)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参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8.29±4.17)岁.研究组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8.19±4.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方案.术前告知病人应禁水禁食,术中对病人实施保温干预,保证手术室内部环境温度处于24℃,术后统计病人各个手术指征情况.

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1)术前:提前分析病人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指征,发现泌尿系感染病人,应实施药敏+尿培养方案;以快速康复外科原则,告知病人有关手术治疗措施;提前判断病人病情,告知其手术过程中应选取的麻醉方案、体位等,缓解其不良情绪.(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麻醉前后状况,避免导致低氧血症等不良情况;常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疏导患者负性心理,缓解患者不安情绪,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准备工作;取输尿管导管置于病人结石位,进行导尿管留置,为其建立人工肾积水;患者麻醉苏醒后,及时告知病人手术已成功实施,减少患者心理波动,使其配合治疗.(3)术后:做好与麻醉师的沟通,实施心电监护,检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按照尿管及引流管的颜色明确病人术后卧床时长;叮嘱病人多饮水,术后6~8 h可进食流食,此后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食半流食;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由床上运动向床下运动过渡,并逐渐增大运动量,增强免疫力,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术后麻醉清醒及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2)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含呕吐恶心、躁动及低体温.(3)对比两组的应激反应,在术后拔管后5 min(T1)、15 min(T2)时刻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

1.4 统计学依据

采用SPSS 25.0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术后麻醉清醒及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的麻醉清醒及术毕到气管插管拔管时长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术后麻醉清醒及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术后麻醉清醒及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情况对比(±s)

分组 术后麻醉清醒时长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研究组14.48±4.4517.09±4.58参照组 25.28±3.9430.48±4.32 t 11.49311.203 P<0.05 <0.05

2.2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干预后的呕吐恶心、躁动及低体温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2.3 两组病人术后应激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病人在T2时刻的SBP、DBP、MAP、HR等应激反应指标明显低于T1时刻及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术后应激反应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病人术后应激反应情况对比(±s)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分组 指标T1 T2 SBP/mm Hg 22.81±7.20146.27±12.50*参照组 DBP/mm Hg 80.19±4.23108.13±10.57*MAP/mm Hg 93.22±5.25120.23±12.06*HR/(次/min) 77.59±10.26102.28±12.03*SBP/mm Hg 123.00±7.29134.25±9.65*#研究组 DBP/mm Hg 80.21±4.2488.25±8.68*#MAP/mm Hg 93.23±5.27108.24±11.01*#HR/(次/min) 77.62±10.2688.05±10.26*#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尿石症患病率逐渐上升,5年复发率可达5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国内肾结石患者主要通过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取净结石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公认的上尿路结石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医师与患者的认可,但该术式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较高,因此围术期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常规护理措施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该类手术的需求.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治愈疾病不再单纯是医疗的最高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改善.

ERAS的核心理念表现在通过进行一系列已被循证医学证明的围术期优化措施使患者于最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手术,用最小的应激以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保护脏器功能及缓解其生理应激反应,最终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4].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的麻醉清醒及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及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呕吐、恶心及低体温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在T2时刻的SBP、DBP、MAP、HR等应激反应指标明显低于T1时刻及参照组(P<0.05).结果充分说明,加速康复外科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该研究结果与陈松琳[5]等人研究相似.

综上,对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患者,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术毕至气管插管拔管时长、术后麻醉清醒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且对应激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肾镜插管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