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11-11 06:48周雪梅李玲秀彭成东董昌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诊断学实训考核

汪 莉,周雪梅,李玲秀,吴 凡,黄 稳,彭成东,董昌武

(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合肥明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是联系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由平时的自主学习和期末试卷考核形式构成。内容涉及多个章节,其重点难点多、实践性强,且授课对象多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掌握课程的核心思想。该课程每学年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专业开设,教学任务繁重。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基础理论讲解,缺乏互动性,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同时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不足,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保证教学效果,中医诊断学课程组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实践。随着教育信息化普及并不断深入,大数据时代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已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趋势,充分践行该理念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新范式。课程组秉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原则,推进线上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加强线上教学的建设和研究,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的同时,突出自适应学习与实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标准不降、形式多样、方式灵活。

1 突出重点难点,紧扣大纲组织线上教学

为适应线上教学模式,课程负责人多次组织全体课程组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积极开展讨论,编制《关于〈中医诊断学〉网络直播课学习的几点要求》,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主讲,统一线上教学平台,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操作流程,将课程组建设的中医诊断学慕课、精品课程视频、课件、实验视频、电子版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线上教学稳步、有序开展。线上直播过程中采取随机点名、快速投票、课堂答疑、群聊互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这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紧扣大纲组织线上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授课教师在中医诊断学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开展疫情专题介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的恶寒、发热、咳嗽、咽干、乏力、胸闷、胸痛、气促、自汗、无汗、神昏等症状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与鉴别。此外,在线上教学授课过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学的方法,由授课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学生模拟医生,从望、闻、问、切四诊不同的角度,收集相关病史、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书写病历,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诊断结论,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四诊技能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构建基于自适应引擎技术的线上实训与考核系统,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的在线学习系统解决了学习资源的获取问题,但是这些资源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匹配性,学习活动顺序和学习资源千篇一律,不能体现学习的“个性化”。此外,仅简单地提供海量学习资源,极容易造成信息迷航、认知负载,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线上教学仍然很难做到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较难做到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更加需要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把握,才能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自适应学习概念被提出。自适应学习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自身在学习中发现总结,最终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课程组前期研发的基于自适应引擎技术的线上实训与考核系统,通过核心算法的自适应引擎技术,精准捕捉学生学习数据,预测学习趋势,规划学习路径,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学生自适应学习。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知识状态监测”“学习路径规划”“智能推荐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调整”5个环节。

现以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为例,对基于自适应引擎技术的线上实训与考核系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进行介绍。学生在练习瘀阻脑络相关知识点题目时,回答错误,自适应生成学习路径,智能搜索前置知识点(如血瘀证的临床表现、疼痛的性质、望面色、望舌、脉诊细涩脉),自动规划学习路径。系统通过自动推送前置知识点的训练题目,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回答正确,自适应学习路径,搜索后置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如心脉痹阻证、瘀滞胃脘证等证候表现),自动规划学习路径,进行教学训练。

本系统支持浏览器登录,同时支持手机微信小程序登录,设计操作安全、稳定、易用。系统有利于实时广泛地采集学生个性特征的教育大数据,长时间大容量地进行存储,并深入精细地进行挖掘。同时,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得到极大延伸,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环境,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3 研制人工智能舌诊实训与考核平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中医诊断临床技能实训就尤为重要。舌诊是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舌诊技能,课程组积极思考,研制人工智能舌诊实训与考核平台(learning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platform for tongue diagnosis,Tongue LTE)。Tongue LTE的设计研发是基于丰富的舌象大数据资源和图像特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识别技术,精选10万例经过多位专家多轮次精准标注的舌象图片,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对舌象特征进行精准识别和多维度定量化分析。平台设置了舌诊自主学习模块、舌诊AI实训模块和舌诊线上考核模块。舌诊自主学习模块:学生通过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即可对舌诊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舌诊AI实训模块:学生可自行采集舌象或使用平台舌象库内的舌象图片,标注舌象特征,判读舌诊结论,同时AI可对学生标注与判读结果做出评判,再对实训薄弱环节进行纠错与反馈。舌诊线上考核模块:教师设置考核内容,线上发放给学生,学生登录平台进行线上考核,平台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AI评判,给出考核成绩。

Tongue LTE将自主学习、实训、考核评价多功能模块进行融合,学生操作便捷,AI评判准确可靠,应用效果良好。该平台弥补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迅速理解学习内容,达到思维和能力训练的效果。

4 结语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中医诊断学课程组利用人工智能、自适应引擎、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线上教学,突出自适应学习与实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探究的能力,帮助其树立中医思维,增强辨病识证的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完成度不高,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没有经过思考,仅是为了应付考核机制,另外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的中医思维不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注重课程资源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改革,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诊断学实训考核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