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11 03:16何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何平

摘要:新课标将落实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内容,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熟知,希望可以通过核心素养的落实为社会、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物课程开展的意义,以及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教学具体方式的探讨,通过帮助学生培养生命的观念来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引言: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对教育加以关注。核心素養是目前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强烈,所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生物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生物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物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习理念。通过对生物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生物课程与初中的其他课程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通过将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课程提高兴趣,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了解,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教学情景,提高学习热情

随着基础课程的改革,生物教学必须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但是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造成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产生不了兴趣。核心素养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有较好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最高效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构建一个有助于他们学习的情景。生物学很多知识具有细小、抽象等特殊性,但是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所以要使学生综合而正确地熟悉课本内容还是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生物试验、教学模型等环节为学生构建一个和教学内容一致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在《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利用湿巾来裹住小鱼的鳃盖与躯干部,并露出小鱼口部与尾部,将其放在培养皿当中将尾鳍平贴着培养皿,带小鱼安静下来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应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状况,利用适用的实验材料进行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借助生动素材,培养生命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生命观念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单一讲述层面上,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引领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生命现象观察中彻底掌握生物概念,从生命现象中抽象出生命的特性以及相关关系,进而树立生命观念。以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理解遗传现象。在学生充分掌握之后,教师展示汶川地震后一位母亲的手机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或者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讲述歌曲背后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从生物遗传的学习升华到感激父母、珍惜生命的层面上,以生命观念的形成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培养科学的思维

学生观察生命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规律有更加正确的掌握,科学的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演绎推理、总结归纳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进行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的结果。在实践活动中系统地分析和整理相关的记录数据,将其整理出饼状图、柱状图,并且对平均值等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使学生能够对图表中展示的数据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得出准确的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践结果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实例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得最终的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各类问题转变为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推理和验证内容的逻辑,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理性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生物知识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拓思维空间,在观察和思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生物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在进行初中教学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通过培养生物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四)通过推导论证,强化理性思维

在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生物规律与生物科学的推导论证中树立理性思维。如在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决定》教学中涉及人的性别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借助民间观点“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由母亲决定”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思考“决定人的性别的因素是什么?”“人的性别的形成是否存在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上述中提到的民间观点是否正确?”等问题,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在学习人类染色体组成,发现人类性染色体规律以及从科学角度分析民间观点的过程中学会理性看待问题,助力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

(五)以合作探究为载体,树立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初中生必备的生物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借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生成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深刻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此过程需要始终将合作视为载体,以此来实现深度学习,即为学生能否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要对学习情境形成深入理解。学生在参与生物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对情境中的关键因素加以理解,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顺利迁移至新情境中。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蚯蚓在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教学为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合作的实验组织、数据记录以及实验结果总结中掌握蚯蚓的身体结构、运动规律,分析出如何判断蚯蚓的头尾,深度探究蚯蚓的运动是否与地面材质有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强化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在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协作中树立团队意识,在实验结果的总结与经验分享中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总结能力,树立积极的科学探究情感,形成科学素养,促进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的养成,带领学生建立逻辑思维方式,让学生的学习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叶兴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31-32.

[2]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