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2021-11-12 01:43张振振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意见领袖网络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言论空间,也拓展了公众政治参与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开始走进网络,并在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全面把握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分析其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确保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意见领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到2020年12月为止,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有9.89亿,和2020年3月相比增长了8540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70.4%,我国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高达3.7个小时。这表明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活跃在各大网络领域中并对公众思想与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特定公众,他们发挥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我们要全面认识、妥善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一、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

(一)网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最早是由美国的传播学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它是作为传播学中二级传播理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处于人际传播网络中,常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加强个人对他人影响的活跃人物。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意见领袖的影响从线下逐渐向线上转变,从而产生了网络意见领袖。所谓的网络意见领袖就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对社会中某些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原创性观点,凭借着其发言的数量、质量及其语言风格,体现出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进而影响信息的传播,在大众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价值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较大网络影响力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得到国民的认同,有效抵制外来意识形态的侵略,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在多元社会思潮中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制高点,掌控网络主导权,从而保持国家意识形态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其实,对于我国来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控网络主导权。但从我国实际来看,掌握网络主导权不是在短期内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在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战争也愈演愈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我国的重要任务。此外,由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着公众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因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是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举措。

二、网络意见领袖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一)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平台上拥有很多拥护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发表不实言论,蛊惑民众,从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网络意见领袖自身拥有天然的优势,与网民的身份接近,前期通过包装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得到网民的认可,之后为了追逐利益吸引眼球,不惜歪曲事实,利用无知群众,挑起口水战,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网络意见领袖时不时发表的一些虚假信息,导致真实的信息被淹没,造成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甚嚣尘上,侵蚀了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化、社会化的能力,从而影响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网络意见领袖将手伸到政治领域,以强大的舆论压力强迫政府做出决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民参与政治生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政府处于网民的监督之下,政治问题也是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网络意见领袖别有用心,针对国家公共事件,及其政治敏感问题,经过精密加工后在网络上发布一些真假难辨、夸大其词的观点,使网民对自己国家的制度产生怀疑,从根本上产生动摇。这个时代,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存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政部门要高度的关注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向,防止群体性网络事件的发生,引领网络意识形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三)煽动网民舆论热情

网络意见领袖善于营造舆论氛围,激发网民的舆论热情,导致多元意识形态的碰撞。网络意见领袖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网民的思想和行动,一些作为粉丝的网民会盲目的追捧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而不同的网络意见领袖由于不同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及其价值观的影响,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政治立场,对一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久而久之,一些特定政治立场的意见领袖可能会走向极端化,在网络上形成对立之势。保守与激进,左派与右派等。他们各自为政,各树旗帜,使多元意识形态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给国家总体安全带来影响。

三、借助网络意见领袖,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法制法规的健全能为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与现实社会一样,虽然自由,但也有秩序。” 只有在秩序,即法律的保证下,网络才能顺利运行。

首先要有法可依,健全法律法規,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导向,出台相关法律,对违反网络安全的意见领袖给予制裁,促使网络意见领袖文明发表言论。其次要有法必依,出台的相关法律不能束之高阁,针对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发表的不实言论、偏激言论,要及时给予法律制裁,并在相关平台将执法结果公示,展现法律的公开透明性。最后要严格执法,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对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尽管当前网民在网络上使用都是昵称,但由于网络实名制的存在,可以通过QQ 号码、电话号码等信息能够追踪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将违法分子绳之以法,切实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制化。

(二)加强道德教育,培养良好品质

通过教育,能够培育良好的品质,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从道德层面保证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法制不是完美的,需要道德配合,只有将法制和道德相結合,增强网络意见领袖内心认同感,才能发挥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一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的了解,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技巧,更好的运用网络传播的知识,提升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人际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关注国家发展大势,正确认识自身职责使命,纠正网络乱象,承担起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在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到实处,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主旋律的传播者。党政官员作为网络意见领袖,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坚定群众路线,自觉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的认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当然也不能忽视一些普通网络意见领袖的道德引领作用,他们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力军,尤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让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流观点,对网络中热点事件,做出客观评价,并对网络中的极端观点及时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氛围。

(三)提升主观能动性,健全激励机制

网络意见领袖要发挥积极作用,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义务,相应的就要拥有更多的权利,这就需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来实现。首先健全准入激励机制,一方面给予网络意见领袖一定的资金激励,另一方面颁发一定的证书给予鼓励,将物质层面的激励与精神层面的激励相结合,推动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次健全培养激励,定期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加强情景训练,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坚强奖励激励,对于表现良好的网络意见领袖,要及时给予奖励,推动奖励的常态化,提升其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性。

(三)发挥协同作用,健全保障机制

网络空间是多元主体生活在其中的大家庭,存在着多元价值观和利益诉求,要保证这个大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就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由于网络主体具有复杂性,要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发挥各方的合力。

党政部门要加强监管,通过建立网络意见领袖数据库,实时跟踪和监控,以便对其偏激言行及时加以引导,从而抵制诋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言论。但由于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涉及到方方面面,仅仅依靠当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发挥党政力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明星艺人、网红、专家学者的作用,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其专业能力为社会服务,对于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出客观独到的见解,依靠其魅力影响网民的思想,团结群体的力量,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时网络意见领袖还要加强与官方的合作,推动传统的意见领袖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充分调动网络意见领袖与网民的积极性,更好的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9.

[2]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

[3]方世南,徐雪闪.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意见领袖作用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87-96.

[4]周子璇.“微博意见领袖”理论研究现状——基于CNKI近8年的核心期刊[J].新闻传播,2019(05):46-47.

[5]张本青,李红革.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97-100.

[6]吴东风. 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4):21-25.

作者简介:张振振(1996-)女,汉族,安徽省宿州市,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意见领袖网络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