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旅游高校德育教学研究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德育

张 涛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引言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同时也彰显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文明礼仪的养成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否积极、健康,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体的形象提升。

一 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的高校德育研究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学校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老师花费了很多精力实施各项教育活动,但是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方面仍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在文明礼仪养成德育教学工作时,出现老师非常投入,但是学生却常常不在状态的情况。这种现象最后就会造成在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以及德育教育中没有培养出该有的效果。另外,以往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也是造成老师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少思考的原因之一。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培养品德修养的过程中要求明显的规范性以及服从性,这样一来,将会造成学生地位出现边缘化的现象。如果高校的老师不及时进行解决,就会出现对品德学习主体性的否定。长期以来,就会给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给大打折扣,因此也就造成学生在品德认知上以及责任意识上的一个缺失[1]。

(二)文明礼仪养成德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今,高校在实施文明礼仪养成德育教学工作时,大多是用一种方式、标准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以及德育教育的约束,忽略了学生群体存在个性化的情况。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足够的重视,就会造成学生无法从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这些德育内容。老师仅仅通过上课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单一式的德育教育,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非常小的。或许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有所收获,但是如果在课后没有及时地加强文明礼仪德育培养,学生便会很快把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内容给忘记。大学这个学习阶段是作为学生生涯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学习阶段。很多时候人的价值观都是在这一个时期所形成的[2]。

二 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结合的高校德育教育及其特征

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德育是维系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人才、促使个人发展,塑造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就高校而言,德育是坚持办学方向,全面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保证;就个人而言,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素质的提高起方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通过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引领高校的德育教育,达到一个互补的作用,这对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3]。

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结合的高校德育教育主要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整体性以及联合性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学生来讲学校的教育其实就已经占据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实施德育工作的主体。这时候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以及整体性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可以积极地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具有独特性以及针对性的特征

我们要把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以及学生的品德教育相联系起来,把所处的学校环境的优点及特色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所影响。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不断地完善各项教学体系,让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效果。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生活的家庭环境,所接触的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加上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也是有差异的,相对来讲,农村的学生在文明礼仪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是偏差一些[4]。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这部分学生,可以依旧农村学生自身的特征来实施德育教育,通过因材施教及循循善导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德育发展。

三 以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为引领的高校德育教育研究策略

(一)利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来引领德育教育,推动学生礼仪素质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来引领德育教育,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礼仪素质提升。学校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以及行为习惯当中,可以监督他们来养成文明礼仪素养。在以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为引领的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行为约束体系让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约束他们在日常的行为习惯得到相应的变化。让自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让他们可以基本掌握以及养成一个最基本的待人接物文明礼仪,让学生们的综合修养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5]。实现学生的修养以及行为习惯,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甚至是进入社会之后,学生的行为以及表现都可以获得一致的好评。让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伴随学生们的一生,让他们并没有因为离开了校园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在外出旅游时,也要做到文明礼仪,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于现代人来讲,学生的有一些文明礼仪行为往往会是社会当中一股温暖的存在。在学校里面学生懂得尊敬师长,在学习上面懂得不耻下问,和老师同学相处融洽。这些都是体现文明礼仪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而取得成功的表现。

(二)构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

学校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象牙塔式的存在,学校在培养教育人才的时候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掌握到专业技术,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后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学校和家庭的关系也要紧密联系起来,要有一个很好的信息沟通。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把不同的教育主体地位以及任务充分地明确起来。打造一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相结合的德育长效教学体系,持续推动德育的宣传以及优化,不断完善培训、强化监督等方面作为出发点,来构建德育队伍的建设。长此以往,让高校拥有一支非常有力量的德育工作人才,从而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德育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要不断地优化学校的德育环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以及现实需求。提高学校的德育环境,能够在各项资源、渠道等方面来完成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品德修养。同时还要对学校的各项网络设施进行监管以及不断地强化,打造出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老师们要时刻提醒学生们要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避免上当[6]。一旦有学生在互联网上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止,可以采取通报批评,以此起到给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实现全方位的、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除了对基本常识礼仪的传授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利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引领,从而促进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